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913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属于供热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型解决了现有的供热系统用途单一、系统可靠性低、系统使用时长受限的问题。内水箱的下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内水箱的上部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所述冷凝器设置于外水箱内,且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废水取热装置中的制冷剂管道及套管式换热器的内管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内水箱的顶部以及废水取热装置中的自来水管道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生活用水设备,外水箱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供热管网的入口及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属于供热工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具有节能环保效益的家用供暖和制热水系统主要有空气源热泵、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污水源热泵系统等。然而,这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缺陷:1、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室外机在相对湿度较大及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容易结霜,当霜层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制热量会严重减少。因此,防霜或除霜是空气源热泵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严寒地区应用时,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将大大削弱,严重影响到制热(水)的可靠性和效率。2、在实际生活中尤其对于个体家庭,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生产废水,这对于污水源热泵的使用条件起到了很大的限制,更对其应用和生产热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了威胁,同时,生活热水的直接排放浪费了废水中储存的热量,也造成了城市热污染。3、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和太阳能直接生产热水系统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且冬季室外管路易造成冻结,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时长。4、目前,上述这些系统基本都是分开的,家用时一般都只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套管式换热器(2)、废水取热装置(3)、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装置(6)、外水箱(7)、设置在外水箱(7)内的内水箱(8)以及设置在内水箱(8)内的速热装置(9),其中内水箱(8)的下部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外管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口,内水箱(8)的上部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外管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所述废水取热装置(3)包括废水水箱、布置在废水水箱内的自来水管道及制冷剂管道,所述冷凝器(5)设置于外水箱(7)内,且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装置(6)、废水取热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套管式换热器(2)、废水取热装置(3)、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装置(6)、外水箱(7)、设置在外水箱(7)内的内水箱(8)以及设置在内水箱(8)内的速热装置(9),其中内水箱(8)的下部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外管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口,内水箱(8)的上部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外管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所述废水取热装置(3)包括废水水箱、布置在废水水箱内的自来水管道及制冷剂管道,所述冷凝器(5)设置于外水箱(7)内,且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装置(6)、废水取热装置(3)中的制冷剂管道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内管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内水箱(8)的顶部以及废水取热装置(3)中的自来水管道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生活用水设备(13),外水箱(7)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供热管网(14)的入口及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箱(8)位于冷凝器(5)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1)的入口及出口对应连接设置有入口管路及出口管路,内水箱(8)的下部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外管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入口管路,内水箱(8)的上部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外管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出口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内水箱(8)的上部与出口管路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套管式换热器(2)的外管入口与出口管路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以及压缩机(4)与冷凝器(5)之间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内水箱(8)连接至生活用水设备(13)的管路一端部与废水取热装置(3)连接至生活用水设备(13)的管路一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混水阀(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外水箱(7)的上部与供热管网(14)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12)。


8.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体化供热系统的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水箱(8)与太阳能集热器(1)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装置(6)、废水取热装置(3)及套管式换热器(2)的内管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太阳能集热器(1)与套管式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锴姜益强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