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串行传输系统,其中通过信号接收装置动态地检测例如 磁盘驱动器中的传输系统中的电特性的不匹配,并且通过向信号发送装 置发送与该不匹配相关的信息来对信号发送装置进行校正。
技术介绍
近来,由于通过服务器处理的数据量增加,在与服务器相连的存储 单元的接口中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扩展连接距离。因此,在服务器系统 等中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光纤通道而不是现有的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T11委员会制定了光纤通道标准。在光纤 通道中,通过使用光纤或同轴电缆(其最大传输速率为200 MB/s)进行 连接,来实现10 km的最大传输距离以及在长距离上的高速数据传输。 此外,连接模式包括点对点模式,其中服务器和存储器以一一对应的 方式连接;光纤通道仲裁环(FC-AL)模式,其中服务器和存储器以环 的方式连接;以及组构模式(fabric mode),其中服务器和存储器通过光 纤通道交换机相连。然后,为了确保光纤通道中的传输质量,预先在恒 定环境中测量发送收发器的特性,并且确定该收发器中的设置值,以使 信号特性符合标准。在安装设备时设置并固定这些值,并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行传输系统,该串行传输系统用于通过传输路径传送串行数据,该串行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信号质量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接收的数据的信号质量;校正请求数据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校正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测量的结果来校正所述第二端口的输出特性;以及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生成的校正请求数据;并且所述第二端口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数据;第二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端口接收所述校正请求数据;以及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校正请求数据来设置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输出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2-12 2006-3344941、一种串行传输系统,该串行传输系统用于通过传输路径传送串行数据,该串行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信号质量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接收的数据的信号质量;校正请求数据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校正请求数据,以根据所述测量的结果来校正所述第二端口的输出特性;以及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生成的校正请求数据;并且所述第二端口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数据;第二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端口接收所述校正请求数据;以及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校正请求数据来设置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输出特性。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行传输系统,其中,当所接收的信号的 比特误码率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校正请求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校正请求数 据,以改变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输出幅值。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行传输系统,其中,当所接收的信号的 比特误码率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校正请求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校正请求数 据,以改变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输出幅值和改变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预 加重。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行传输系统,其中,当所接收的信号的 幅值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校正请求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校正请求数据,以 减小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输出幅值。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行传输系统,其中,当所接收的信号的 幅值小于预定值时,所述校正请求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校正请求数据,以 增大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输出幅值。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行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包括 改变单元,该改变单元根据所述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改变所述第一接收 单元中的均衡器的设置。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串行传输系统,该串行传输系统还包括存 储器,该存储器预先存储保持所述校正请求数据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 输出特性的设置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8、 一种端口,该端口用于通过传输路径向另一端口发送数据和从另一端口接收数据,该端口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另一端口接收数据; 信号质量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接收的数据的信号质量; 校正请求数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的结果生成校正请求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向另一端口发送数据;以及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从另一端口接收的校正请求数据来设置所述发 送单元的输出特性。9、 一种相对型串行传输系统,该相对型串行传输系统包括一对端口, 该对端口中的每一个端口都具有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该对端口相对并 且进行连接,以使得来自该对端口中的每一个端口的发送单元的信号由 另一端口的接收单元接收该对端口中的每一个端口都包括信号质量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信号的信号质量;校正请求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的结果生成校正请求信 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