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应力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91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应力千斤顶,属预应力张拉千斤顶技术领域,该千斤顶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多个从缸体的一端伸出的将缸体的内腔分为张拉油腔和顶压油腔的活塞;缸体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密封张拉油腔的密封环板,穿心套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环,穿心套的另一端穿过各自的密封环板,穿装在各自的活塞中,限位凸环的内侧与密封环板的外侧相抵接;限位凸环的外侧连接有与缸体螺纹连接的密封端盖;活塞的伸出端外有弹簧端盖,活塞的伸出端内有顶头,顶头外套有弹簧,顶头的一端从弹簧端盖的前端伸出并与弹簧端盖活动连接,顶头的另一端与穿心套之间设有工具夹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钢绞线分别进行预紧,难以保证钢绞线初应力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应力千斤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张拉千斤顶
,尤其是一种等应力的千斤顶。
技术介绍
随着公路、铁路建设的发展,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常,混凝土构件中的每根钢绞线(预应力筋)在进行张拉前需进行预紧,其中,每根钢绞线预紧时的受力均匀性尤其关健,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例现行的GB/T14370-20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中有“预应力筋在做锚固性能试验、疲劳载荷性能试验时,必须将各根预应力筋(钢绞线)初应力调试均匀”的要求;在《广东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文件》、《重庆工程建设标准》中有“锚下预应力大小偏差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要求,而控制锚下预应力偏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证预应力筋初应力均匀;在GB/T30826-2014《斜拉桥钢绞线技术条件》中有“拉索张拉完毕后,每束拉索内各根钢绞线的拉力偏差控制在±2%范围内”的要求;而现有的钢绞线的预紧采用的是穿心式千斤顶,分别对每根钢绞线进行预紧,实际应用时,由于工作锚板会发生受力越大,变形量越大的弹性变形,因此,存在着以下问题:相同拉力的情况下,依次预紧的钢绞线受力相差会越来越大,先预紧的钢绞线会变松,受力变小,而后预紧的钢绞线还没有拉到同等拉力值时,先预紧的钢绞线已经失效,难以保证钢绞线初应力的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应力千斤顶,这种等应力千斤顶可以解决现有钢绞线分别进行预紧,难以保证钢绞线初应力均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等应力千斤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所述缸体内设有多个从所述缸体的一端伸出的将所述缸体的内腔分隔为张拉油腔和顶压油腔的活塞,这些所述活塞均位于所述顶压油腔内;所述第一油嘴与所述张拉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嘴与所述顶压油腔相连通;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密封所述张拉油腔的密封环板,所述活塞均具有穿装穿心套的芯孔,所述穿心套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凸环,所述穿心套的另一端均穿过各自的所述密封环板,穿装在各自的所述活塞中,所述限位凸环的内侧与所述密封环板的外侧相抵接;所述限位凸环的外侧连接有其外壁与所述缸体的内壁螺纹连接的密封端盖;所述活塞伸出端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弹簧端盖,所述活塞的伸出端内设有顶头,所述顶头外套有弹簧,所述顶头的一端从所述弹簧端盖的前端伸出并与所述弹簧端盖活动连接,所述顶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穿心套之间设有工具夹片。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每个所述密封端盖的外侧均设有穿装各自钢绞线的工作夹片,所述工作夹片与所述密封端盖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工作夹片外套装有工作锚板。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的两端外壁上分别装有油缸套环,所述油缸套环上分别设有安装所述第一油嘴和所述第二油嘴的螺纹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千斤顶的结构,各活塞的施力相同,并且可一次性的预紧构件中需预紧的全部钢绞线,不但可根据安装时各钢绞线的长度自动调整相应活塞的伸出长度,使预紧后的各钢绞线受力相同,保证了混凝土构件中各钢绞线初应力的均匀,避免了拉力越大,每根钢绞线受力相差越大,有可能导致某根钢绞线受力极大崩断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孔对孔安装即可,安装方便快捷,可广泛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簧端盖、顶头和工具夹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图2所示的等应力千斤顶,包括缸体1,缸体1的两端外壁上分别装有油缸套环2,油缸套环2上分别设有安装第一油嘴3和第二油嘴4的螺纹孔,第一油嘴3和第二油嘴4分别安装在缸体1两端的油缸套环2上;缸体1内设有多个从缸体1的一端伸出的活塞5,这些活塞5将缸体1的内腔分隔为张拉油腔a和顶压油腔b,这些活塞5均位于顶压油腔b内;第一油嘴3与张拉油腔a相连通,第二油嘴4与顶压油腔b相连通;缸体1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用于密封张拉油腔b的密封环板6,每个活塞5均具有穿装穿心套7的芯孔,每个穿心套7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凸环(未画出),穿心套7的另一端均穿过各自的密封环板6,穿装在各自的活塞5中,使限位凸环的内侧与密封环板6的外侧相抵接,穿心套7用于穿装各自的钢绞线8,限位凸环的外侧连接有密封端盖9,密封端盖9的外壁与缸体1的内壁螺纹连接;每个密封端盖9的外侧均设有用于穿装各自钢绞线的工作夹片10,工作夹片10与密封端盖9之间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用于限制工作夹片10打进工作锚板的深度,防止工作夹片因打进工作锚板内太深而咬紧钢绞线,致使钢绞线难以拉出;工作夹片10外套装有工作锚板12;每个活塞5伸出端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弹簧端盖13,每个活塞5的伸出端内均设有顶头14,每个顶头14均具有穿装钢绞线8的芯孔,每个顶头14的外壁上均套有弹簧15,每个顶头14的一端均从各自的弹簧端盖13的前端伸出并与各自的弹簧端盖13活动连接,每个顶头14的另一端与穿心套7之间设有工具夹片16;其中,顶头14用于定向工具夹片,并保证工具夹片在轴线上往复运动的张开与闭合;工具夹片用于咬紧钢绞线,并保证活塞伸出时,钢绞线也被拉出。本千斤顶不工作时,弹簧始终压紧工具夹片,穿心套处于顶开工具夹片的状态,当本千斤顶工作、活塞伸出开始拉动钢绞线,同时也带动顶头、弹簧、工具夹片向前运动离开穿心套,此时弹簧的压紧力使工具夹片闭合咬紧钢绞线。工作时,将构件中需预紧的各钢绞线的前端先穿过工作锚板和工作夹片,将工作夹片打进工作锚板里;然后将钢绞线的前端依次穿过限位板、密封端盖、穿心套、工具夹片和顶头,钢绞线伸出的长度大于缸体的长度,以防工具夹片咬不到钢绞线,而至活塞伸长时无法将钢绞线拉出;再从第一油嘴输入压力油,各活塞在相同压力油的作用下同时伸出,此时锚固在锚板里的工作夹片夹持各自的钢绞线使钢绞线一直绷直受力,同时工具夹片夹持钢绞线拉直钢绞线,同步对各钢绞线进行预紧;预紧后从第二油嘴输入压力油,此时因工具夹片处于咬紧钢绞线状态,所以活塞、顶头、工具夹片、弹簧相对于钢绞线是静止的,由缸体连同穿心套相对于活塞往前运动,当缸体往前运动使穿心套顶到工具夹片,由于工具夹片的结构包括锥筒,锥筒的壁体上设有多个轴向的凹口。当穿心套顶到工具夹片时,工具夹片就会像开花一样打开,不再咬紧钢绞线,此时就可把本千斤顶从钢绞线中抽出,完成等应力预紧。本专利技术各活塞的施力相同,并且可一次性的预紧构件中需预紧的全部钢绞线,不但可根据安装时各钢绞线的长度自动调整相应活塞的伸出长度,使预紧后的各钢绞线受力相同,保证了混凝土构件中各钢绞线初应力的均匀,避免了拉力越大,每根钢绞线受力相差越大,有可能导致某根钢绞线受力极大崩断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孔对孔安装即可,安装方便快捷,可广泛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应力千斤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有多个从所述缸体的一端伸出的将所述缸体的内腔分隔为张拉油腔和顶压油腔的活塞,这些所述活塞均位于所述顶压油腔内;所述第一油嘴与所述张拉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嘴与所述顶压油腔相连通;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密封所述张拉油腔的密封环板,所述活塞均具有穿装穿心套的芯孔,所述穿心套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凸环,所述穿心套的另一端均穿过各自的所述密封环板,穿装在各自的所述活塞中,所述限位凸环的内侧与所述密封环板的外侧相抵接;所述限位凸环的外侧连接有其外壁与所述缸体的内壁螺纹连接的密封端盖;所述活塞伸出端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弹簧端盖,所述活塞的伸出端内设有顶头,所述顶头外套有弹簧,所述顶头的一端从所述弹簧端盖的前端伸出并与所述弹簧端盖活动连接,所述顶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穿心套之间设有工具夹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应力千斤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油嘴和第二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有多个从所述缸体的一端伸出的将所述缸体的内腔分隔为张拉油腔和顶压油腔的活塞,这些所述活塞均位于所述顶压油腔内;所述第一油嘴与所述张拉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嘴与所述顶压油腔相连通;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密封所述张拉油腔的密封环板,所述活塞均具有穿装穿心套的芯孔,所述穿心套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凸环,所述穿心套的另一端均穿过各自的所述密封环板,穿装在各自的所述活塞中,所述限位凸环的内侧与所述密封环板的外侧相抵接;所述限位凸环的外侧连接有其外壁与所述缸体的内壁螺纹连接的密封端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茂韦中夫韦建宏郑琪黄振桂刘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邱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