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91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支架模块、垫梁和第二支架模块,第一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一斜撑,若干第一平联槽钢分别焊接于邻近的两个第一立柱之间,若干第一斜撑分别焊接于第一平联槽钢和第一立柱之间的焊接处,垫梁的上部安装有支撑工字钢,支撑工字钢的上部架设有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上部架设有分配梁,第二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二立柱、若干第二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二斜撑,若干第二立柱架设于分配梁的上部。本方案,可实现先安装底层钢箱梁,再安装上层钢箱梁,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带动城市道路尤其是城市桥梁快速发展,城市桥梁因地形限制,特别是多方向的平面交叉路口处,往往设计为上、下多层交叉重叠,以减少征地拆迁难度和费用。桥梁交叉设计的同时带来一系列施工问题,如上、下层均为钢箱梁(即钢箱梁)或下层为钢箱梁、上层为钢结构箱梁形式,此种交叉设计满足城市交通和征地限制的同时带来极大的施工难度,尤其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对工期有着异常严苛的要求。传统施工方法为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自上而下按部就班的施工顺序,该施工方法缺点有:①一般情况下,钢箱梁上、下交叉两者上下净空高度稍大于5m,若桥面较宽或施工场地受限,上层施工完成后,因两层设计净空限制,下层钢箱梁支架和梁体难以架设(吊车吊臂与上层已完成钢箱梁冲突);②先搭设高层钢梁支架,待高层钢箱梁整体焊接施工完成后,拆除高层支架并重新搭设低层钢箱梁的钢管支架,支架重复搭设和拆除,施工周期较长、效率低、必须有足够长的施工周期为基础。面对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出行紧迫的需求,如何保证在最短施工时间内,如期安全高效的完成钢结构桥梁上、下交叉的施工成为桥梁建设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先上层施工,后下层施工,下层钢箱梁架设困难,施工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模块、垫梁和第二支架模块。所述第一支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一斜撑,若干所述第一平联槽钢分别焊接于邻近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若干所述第一斜撑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平联槽钢和所述第一立柱之间的焊接处。所述垫梁安装于若干所述第一支架模块的上部,所述垫梁的上部安装有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的上部架设有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所述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上部架设有分配梁。所述第二支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二立柱、若干第二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二斜撑,若干所述第二立柱架设于所述分配梁的上部,若干所述第二平联槽钢分别焊接于邻近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若干所述第二斜撑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平联槽钢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焊接处。优选地,还包括混凝土基础层,所述混凝土基础层的上部设置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焊接有马凳筋,所述马凳筋伸入所述混凝土基础层的内部,若干所述第一立柱均焊接于所述预埋钢板的上部。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至少四个,若干所述第一立柱均设置为钢管。优选地,若干所述第一平联槽钢与若干所述第一斜撑均设置为[14a槽钢。优选地,若干所述垫梁均设置为双拼I40a工字钢。优选地,所述支撑工字钢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支撑工字钢相对于所述垫梁呈等距设置,若干所述支撑工字钢的高度均在25cm-35cm,若干所述支撑工字钢均为I20工字钢。优选地,所述分配梁设置为双拼I40a工字钢,所述分配梁通长覆压于所述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钢箱梁腹板顶面。优选地,所述分配梁的下部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下壁紧贴所述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上壁。优选地,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立柱均设置为钢管。优选地,若干所述第二平联槽钢与若干所述第二斜撑均设置为[14a槽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支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上、下层钢结构梁的垂直交叉区域,按照钢结构箱梁安装专项施工方案搭设钢管支架,放样支架位置进行场地整平和压实,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最不利工况下的支架受力,基础检测合格后支模浇筑C25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对应钢管立柱处预埋钢板,钢板底焊接马凳筋深入混凝土核心,目的为固定预埋钢板;S2,钢管立柱支架整体制作成型,主管为φ426×8mm钢管,斜撑及平联采用[14a槽钢,主管、斜撑及平联按照6~9m分节段在地面进行逐一连接为整体,立柱支架焊接成型后开始安装,第一节整体支架与C25混凝土基础预埋的钢板进行满焊固定,保证支架自身的稳定性,然后继续安装立柱支架至设计高度,支架与支架采用焊接连接为整体;S3,立柱支架安装至设计高度后安装顶部纵横垫梁,垫梁采用双拼I40a工字钢,纵横垫梁上竖向均匀布置安装30cm高I20工字钢;S4,支架安装完成后分阶段左右对称架设低层钢箱梁节段,各节段安装完成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不得拆除低层支架,此时钢混组合梁呈“U”型,在钢混梁“U”型顶面通常横向通长放置并焊接双拼I40a工字钢分配梁,分配梁务必通长覆压钢混梁腹板顶面,目的为受力均匀;S5,在双拼I40a工字钢分配梁搭设顶层钢混组合梁支架,分配梁与“U”型腹板顶点焊,支架与I40a工字钢顶面焊接防止支架滑移,支架安装步骤同上,安装完成后架设顶层钢混组合梁节段并焊接。优选地,在步骤S4中,为保证低层钢混梁结构安全稳定,避免“U”型腹板结构变形,在I40a工字钢分配梁正下方紧贴腹板立面焊接一根圆形立柱或工字钢进行结构加强,圆形立柱或工字钢柱低部紧贴钢混梁底板,顶部紧贴钢混梁顶翼缘板,然后采用同型号工字钢将加强结构进行横向连接,使钢混梁U”型腹板形成方形的整体受力结构。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6,形成上、下两层支架及钢混梁后,待上层钢混梁整体焊接完成后,采用切割机直接切割横垫梁上竖向均匀布置安装30cm高I20工字钢,卸力完成后拆除上层支架和双拼I40a工字钢分配梁,拆除低层钢混梁腹板内加工工字钢,而后再拆除低层立柱支架,整体支架拆除顺序与架设搭设顺序相反。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先将第一支架模块支撑底层钢箱梁节段,并在底层钢箱梁节段上安装垫梁、支撑工字钢和分配梁,然后再将第二支架模块安装在分配梁上部,最后将上层钢箱梁安装在第二支架模块的上部,实现先下层箱梁、后上层箱梁的施工方式,进而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的垫梁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的混凝土基础层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00、第一支架模块;110、第一立柱;120、第一平联槽钢;130、第一斜撑;200、垫梁;210、支撑工字钢;220、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230、分配梁;231、加强杆;300、第二支架模块;310、第二立柱;320、第二平联槽钢;330、第二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架模块,所述第一支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一斜撑,若干所述第一平联槽钢分别焊接于邻近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若干所述第一斜撑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平联槽钢和所述第一立柱之间的焊接处;/n垫梁,所述垫梁安装于若干所述第一支架模块的上部,所述垫梁的上部安装有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的上部架设有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所述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上部架设有分配梁;/n第二支架模块,所述第二支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二立柱、若干第二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二斜撑,若干所述第二立柱架设于所述分配梁的上部,若干所述第二平联槽钢分别焊接于邻近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若干所述第二斜撑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平联槽钢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焊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模块,所述第一支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一斜撑,若干所述第一平联槽钢分别焊接于邻近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若干所述第一斜撑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平联槽钢和所述第一立柱之间的焊接处;
垫梁,所述垫梁安装于若干所述第一支架模块的上部,所述垫梁的上部安装有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的上部架设有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所述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上部架设有分配梁;
第二支架模块,所述第二支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架模块包括若干第二立柱、若干第二平联槽钢和若干第二斜撑,若干所述第二立柱架设于所述分配梁的上部,若干所述第二平联槽钢分别焊接于邻近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若干所述第二斜撑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平联槽钢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焊接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基础层,所述混凝土基础层的上部设置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焊接有马凳筋,所述马凳筋伸入所述混凝土基础层的内部,若干所述第一立柱均焊接于所述预埋钢板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至少四个,若干所述第一立柱均设置为钢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平联槽钢与若干所述第一斜撑均设置为[14a槽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垫梁均设置为双拼I40a工字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字钢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支撑工字钢相对于所述垫梁呈等距设置,若干所述支撑工字钢的高度均在25cm-35cm,若干所述支撑工字钢均为I20工字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梁设置为双拼I40a工字钢,所述分配梁通长覆压于所述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钢箱梁腹板顶面,所述分配梁的下部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下壁紧贴所述U型底层钢箱梁节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广郗振东赵付强包迎春高腾飞苑广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