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91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上支座板与上滑动板之间可以进行旋转摆动,下支座板与下滑动板之间可以进行旋转摆动,当受到地震等冲击时,第一卡榫受到第一沉孔的限制,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相对位移不能超过旋转半径以外,还可以通过自身水平转动来应对各个方向上的受力,减少了结构的地震响应,使得结构所承受的能量大大减小;由于各摩擦副未使用硅脂润滑,使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效果更佳;平摆半径限制了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桥梁、建筑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范围,防止桥梁、建筑结构位移过大造成永久性破坏,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易于更换和维修,施工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桥梁减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
技术介绍
摩擦摆式隔震支座是1985年由美国地震保护体系(EPS)公司研制而成,并首先用于房屋建筑结构上。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的本质也是摩擦阻尼支座,但它是依靠两个曲面的摩擦来实现支座的正常功能。当建筑上下部结构发生相对位移时,摆动件如钟摆一样运动。水平运动产生一个重力的竖向提升,如忽略摩擦力,该体系的运动方程近似于一个质量相等的钟摆运动,钟摆长度为球面的曲率半径。通过改变支座球面的曲率半径,可以改变支座的摆动周期,达到预期的隔震周期。通过支座水平运动时的重力的竖向提升,将动能转化为势能消耗地震能量。地震后支座在重力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复位能力。目前,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已在房屋结构和桥梁工程中大量应有。目前所使用的摩擦摆式隔震支座有球面和柱面两种,球面支座性能更佳但加工较难、成本更高,普通的柱面支座转动时轴向需要单独施加位移约束,并且方向单一,不能满足其他方向上的抗震需求。在一个结构物之下需要同时设置多个柱面支座时(同一个桥墩上设几个柱面支座),必须考虑在同一排上的柱面支座的同轴度,如果施工安装误差造成一排柱面支座不在同一轴线上,或几个支座轴线之间有夹角,必将引起耐磨板的过度磨损。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架,解决在加工、装配、施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包括上滑动板1、上支座板2、滑动块3、下支座板4和下滑动板5,所述上滑动板1与所述上支座板2连接,所述上支座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导轨槽22,所述下支座板4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导轨槽42,所述下支座板4的底面与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3上凸起形成有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所述滑动块3夹设于所述上支座板2和下支座板4之间,且所述第一滑轨3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槽22内,所述第二滑轨3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槽42内。优选的,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开设有第一沉孔11,所述上支座板2的顶面凸起形成有第一卡榫21,所述第一卡榫21连接于所述第一沉孔11内。优选的,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与所述上支座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不锈钢板6和第一耐磨板7,所述第一不锈钢6的顶面贴合于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上,所述第一不锈钢6的底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耐磨板7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耐磨板7的底面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顶面接触,所述第一不锈钢板6和第一耐磨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榫2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一沉孔11内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开设有第二沉孔51,所述下支座板4的底面凸起形成有第二卡榫41,所述第二卡榫41连接于所述第二沉孔51内。优选的,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与所述下支座板4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不锈钢板8和第二耐磨板9,所述第二不锈钢板8的底面贴合于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上,所述第二不锈钢板8的顶面贴合于所述第二耐磨板9的底面上,所述第二耐磨板9的顶面与所述下支座板4的底面接触,所述第二不锈钢板8和第二耐磨板9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卡榫4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二沉孔51内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沉孔11和第二沉孔51均为盲孔。优选的,所述滑动块3夹设于所述上支座板2和下支座板4之间,且所述滑动块3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底面接触的区域设设置有第三耐磨板,所述滑动块3与所述下支座板4的顶面接触的区域设置有第四耐磨板。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所述上支座板与上滑动板之间可以进行旋转摆动,下支座板与下滑动板之间可以进行旋转摆动,当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受到地震等冲击时,第一卡榫受到第一沉孔的限制,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的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相对位移不能超过支座旋转半径以外,防止了上滑动板、下滑动板、桥梁、建筑上下部结构位移过大造成永久性破坏,此时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的作用与多向型摩擦摆支座的作用相同。2)通过对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的平摆式设计,令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可以通过自身水平转动来应对各个方向上的受力,增大了桥梁或建筑的自振周期,减少了结构的地震响应,使得结构所承受的能量大大减小;同时,由于各摩擦副未使用硅脂润滑,较大的摩擦可以消耗相当一部分地震能量,使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效果更佳。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易于更换和维修,施工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经济实用,相对于现有的桥梁、建筑支座具有更佳的减隔震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等工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图1的右向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上滑动板;11、第一沉孔;2、上支座板;21、第一卡榫;22、第一导轨槽;3、滑动块;31、第一滑动导轨;32、第二滑动导轨;4、下支座板;41、第二卡榫;42、第二导轨槽;5、下滑动板;51、第二沉槽;6、第一不锈钢板;7、第一耐磨板;8、第二不锈钢板;9、第二耐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包括上滑动板1、上支座板2、滑动块3、下支座板4和下滑动板5,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顶面连接,所述上支座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导轨槽22,所述下支座板4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导轨槽42,所述下支座板4的底面与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3上凸起形成有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所述滑动块3夹设于所述上支座板2和下支座板4之间,且所述第一滑轨3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槽22内,所述第二滑轨3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槽4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开设有第一沉孔11,所述上支座板2的顶面凸起形成有第一卡榫21,所述第一卡榫21连接于所述第一沉孔1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与所述上支座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不锈钢板6和第一耐磨板7,所述第一不锈钢6的顶面贴合于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上,所述第一不锈钢6的底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耐磨板7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耐磨板7的底面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顶面接触,所述第一不锈钢板6和第一耐磨板7上开设有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榫2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一沉孔11内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开设有第二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动板(1)、上支座板(2)、滑动块(3)、下支座板(4)和下滑动板(5),所述上滑动板(1)与所述上支座板(2)连接,所述上支座(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导轨槽(22),所述下支座板(4)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导轨槽(42),所述下支座板(4)的底面与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3)上凸起形成有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所述滑动块(3)夹设于所述上支座板(2)和下支座板(4)之间,且所述第一滑轨(3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槽(22)内,所述第二滑轨(3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槽(4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动板(1)、上支座板(2)、滑动块(3)、下支座板(4)和下滑动板(5),所述上滑动板(1)与所述上支座板(2)连接,所述上支座(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导轨槽(22),所述下支座板(4)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导轨槽(42),所述下支座板(4)的底面与所述下滑动板(5)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3)上凸起形成有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所述滑动块(3)夹设于所述上支座板(2)和下支座板(4)之间,且所述第一滑轨(3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槽(22)内,所述第二滑轨(3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槽(4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开设有第一沉孔(11),所述上支座板(2)的顶面凸起形成有第一卡榫(21),所述第一卡榫(21)连接于所述第一沉孔(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水平转动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与所述上支座(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不锈钢板(6)和第一耐磨板(7),所述第一不锈钢(6)的顶面贴合于所述上滑动板(1)的底面上,所述第一不锈钢(6)的底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耐磨板(7)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耐磨板(7)的底面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顶面接触,所述第一不锈钢板(6)和第一耐磨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鼎李高升白自恒师艳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桥之恒桥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