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63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且依次连通设置的前处理水罐、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后消毒池,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连通高温蒸汽气源的蒸汽入口管,所述前处理水罐内底部设置有蒸汽曝气头,所述蒸汽曝气头连通所述蒸汽入口管,所述前处理水罐顶部设置有密封的蒸汽收集出口并连通到蒸汽回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利用高温蒸汽对前处理水罐进行高温消毒灭菌,避免了污染源向后传递和外溢,并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医疗废水处理的A/O工艺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现有A/O工艺运行时,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回流污泥同步进入厌氧池进行释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污水经厌氧池处理后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其中,缺氧池中的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池送来的,经缺氧池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好氧池进行硝化反应及磷的吸收,最后由缺氧池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在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污泥部分回流至厌氧池,剩余部分污泥(剩余污泥)排放,分离出的清水排放至清水储存池存储。经过A/O工艺处理过的水体在后消毒池中进行臭氧或者二氧化氯消毒后,排入到市政的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对于医院污水中含一些传染性强的病源性微生物、寄生虫及病毒等,比如新型冠状病毒,必须设置前置消毒,否则会在污水处理、流动过程中向外逸散或者污染水处理设备。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一体化的医疗污水处理设备设置有前消毒池,首先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臭氧或者二氧化氯消毒后,在流入A/O单元进行处理。然而,采用臭氧或者二氧化氯消毒,对后续的A/O单元微生物分解存在不利影响,微生物活性降低,处理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利用高温蒸汽对前处理水罐进行高温消毒灭菌,避免了污染源向后传递和外溢,并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处理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且依次连通设置的前处理水罐、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后消毒池,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连通高温蒸汽气源的蒸汽入口管,所述前处理水罐内底部设置有蒸汽曝气头,所述蒸汽曝气头连通所述蒸汽入口管,所述前处理水罐顶部设置有密封的蒸汽收集出口并连通到蒸汽回收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水罐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前处理水罐并联在所述壳体的污水入口和调节池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水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测量所述前处理水罐内污水加热的水温并传递信号到设备的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盘管、第二加热盘管和冷凝器,所述第一加热盘管和第二加热盘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加热盘管和第二加热盘管的进气管连通到所述蒸汽收集出口,所述第一加热盘管和第二加热盘管的出气口连通到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后消毒池一侧的设备间内。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回流管流回所述前处理水罐。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内分别设置有测量反应水体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设备控制器。进一步的,还包括废气处理机构,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能够收集并处理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后消毒池上方密闭收集的废气,而且所述冷凝器产生废气也通过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包括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灯室,通过管道连通的所述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灯室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紫外灯室的尾端设置排气烟筒。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处理方法,利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利用高温蒸汽接触式加热对前处理水罐收集的医疗污水进行高温消毒。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水罐消毒工艺为加热温度85~95摄氏度并保温30分钟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前处理水罐收集医疗污水,并在前处理水罐内底部设置有蒸汽曝气头,利用热电厂发电的副产品高温蒸汽作为加热蒸汽,对前处理水罐内医疗污水进行接触式加热,能够快速加热,使其沸腾消毒灭菌。加温消毒的方式,避免引入臭氧或者二氧化氯,能够降低对后端A/O工艺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而且消毒灭菌效果好,能够避免后端处理工艺中传染性病原体的传递和外溢。本专利技术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利用高温蒸汽对前处理水罐进行高温消毒灭菌,避免了污染源向后传递和外溢,并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此外,通过三个并联设置的处理水罐,能够在持续从污水入口进入医疗污水的情况下,一个前处理水罐注入设定液位的医疗污水后,开始蒸汽鼓起加热升温保温过程中,本前处理水罐不在注入新的医疗污水,避免了累加重复污染。高温保温消毒灭菌一段时间后的医疗污水泵送到调节池降温。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高温蒸汽加热的前处理水罐内的医疗污水水温进行实时监测。户外安装的本设备在寒冷的冬季,低温下厌氧池和好氧池内微生物的反应活性下降,大大降低了医疗污水的处理效率。通过第一加热盘管和第二加热盘管的设置,能够利用完成高温消毒灭菌的蒸汽余热为厌氧池和好氧池增温,便于增加微生物活性,提高处理效率。通过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灯室构成的所述废气处理机构,能够对废气进行除臭、除杂和消毒后在进行排放,进一步进行防护,避免了病原体通过排气进行外溢扩散。本专利技术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处理方法,利用高温蒸汽接触式加热对前处理水罐收集的医疗污水进行高温消毒。所述前处理水罐消毒工艺为加热温度85~95摄氏度并保温30分钟以上。能够清除掉95%的病原体,彻底清除高传染性的病原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工艺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蒸汽加热工艺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1、污水入口;102、蒸汽入口管;103、出泥池;104、出水口;2、前处理水罐;201、蒸汽曝气头;3、调节池;4、厌氧池;401、第一加热盘管;402、第一温度传感器;5、好氧池;501、鼓风机;502、曝气矩阵;503、第二加热盘管;504、第二温度传感器;6、沉淀池;7、后消毒池;701、二氧化氯发生器;8、除泥间;9、冷凝器;10、电控柜;11、活性炭过滤器;12、紫外灯室。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利用高温蒸汽对前处理水罐进行高温消毒灭菌,避免了污染源向后传递和外溢,并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处理方法。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且依次连通设置的前处理水罐(2)、调节池(3)、厌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和后消毒池(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连通高温蒸汽气源的蒸汽入口管(102),所述前处理水罐(2)内底部设置有蒸汽曝气头(201),所述蒸汽曝气头(201)连通所述蒸汽入口管(102),所述前处理水罐(2)顶部设置有密封的蒸汽收集出口并连通到蒸汽回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且依次连通设置的前处理水罐(2)、调节池(3)、厌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和后消毒池(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连通高温蒸汽气源的蒸汽入口管(102),所述前处理水罐(2)内底部设置有蒸汽曝气头(201),所述蒸汽曝气头(201)连通所述蒸汽入口管(102),所述前处理水罐(2)顶部设置有密封的蒸汽收集出口并连通到蒸汽回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水罐(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前处理水罐(2)并联在所述壳体(1)的污水入口(101)和调节池(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水罐(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测量所述前处理水罐(2)内污水加热的水温并传递信号到设备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性医疗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盘管(401)、第二加热盘管(503)和冷凝器(9),所述第一加热盘管(401)和第二加热盘管(503)分别设置在所述厌氧池(4)和好氧池(5)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加热盘管(401)和第二加热盘管(503)的进气管连通到所述蒸汽收集出口,所述第一加热盘管(401)和第二加热盘管(503)的出气口连通到所述冷凝器(9),所述冷凝器(9)设置在所述后消毒池(7)一侧的设备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豪侠吴艳丽范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市堂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