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止水钢板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止水钢板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箱型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板的混凝土是分两次浇筑的,第二次浇筑墙板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冷缝,当这条缝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为了房子施工冷缝渗水,通常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预埋止水钢板,止水钢板有多种尺寸,包括:200*2、200*3、300*2、300*3、350*2、350*3等等,止水钢板都是采用冷轧板作为材料,通过止水板成型装置对冷轧板进行折弯加工,但是,现有装置无法生产多种尺寸的止水钢板,只能生产固定尺寸的止水钢板,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使得产品无法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且以冷轧板为材料的止水钢板在存放的过程中容易生锈,导致产品损耗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止水钢板成型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装置无法生产多种尺寸的止水钢板,只能生产固定尺寸的止水钢板,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使得产品无法更好的适应不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止水钢板成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一端的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皮带轮(3),所述第一皮带轮(3)的外侧装配有第一三角带(4),所述外壳(1)的内部装配有折弯机构(5),所述折弯机构(5)的一侧装配有第二三角带(6),所述第二三角带(6)的内部装配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的另一侧通过焊接连接有挤压主动齿轮(8),所述挤压主动齿轮(8)的底部通过啮合连接有挤压从动齿轮(9),所述挤压主动齿轮(8)的另一侧通过焊接连接有挤压主动辊(10),所述挤压从动齿轮(9)的另一侧且位于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止水钢板成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一端的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皮带轮(3),所述第一皮带轮(3)的外侧装配有第一三角带(4),所述外壳(1)的内部装配有折弯机构(5),所述折弯机构(5)的一侧装配有第二三角带(6),所述第二三角带(6)的内部装配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的另一侧通过焊接连接有挤压主动齿轮(8),所述挤压主动齿轮(8)的底部通过啮合连接有挤压从动齿轮(9),所述挤压主动齿轮(8)的另一侧通过焊接连接有挤压主动辊(10),所述挤压从动齿轮(9)的另一侧且位于挤压主动辊(10)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挤压从动辊(11);
所述外壳(1)顶部的一端且位于驱动电机(2)的另一侧固定有切割电机(12),所述切割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3),所述主动锥齿轮(13)的底部通过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4),所述从动锥齿轮(14)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中心转轴(15),所述外壳(1)和中心转轴(15)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15)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上刀固定块(16),所述上刀固定块(16)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有上刀固定板(17),所述上刀固定板(17)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上切刀(18),所述上刀固定板(17)的两侧均固定有切割滑块(19),所述切割滑块(19)的内部通过滑动连接有切割滑轨(20),所述切割滑轨(20)和外壳(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上刀固定板(17)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下刀固定板(21),所述下刀固定板(21)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下切刀(22);
所述外壳(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有控制器(23),所述驱动电机(2)和控制器(23)、切割电机(12)和控制器(23)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支腿(61);
所述折弯机构(5)包括第五皮带轮(42)、上空心管(43)、上折弯轮(44)、折弯主动齿轮(45)、第一轴承(46)、上丝杆(47)、上滑块(48)、定位销(49)、第一手摇轮(50)、第一合金滚珠(51)、折弯从动齿轮(52)、下空心管(53)、下折弯轮(54)、第二轴承(55)、下丝杆(56)、下滑块(57)、限位销(58)、第二手摇轮(59)和第二合金滚珠(60),所述第五皮带轮(42)装配于第一三角带(4)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皮带轮(3)和第五皮带轮(42)通过第一三角带(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7)和第五皮带轮(42)通过第二三角带(6)转动连接,所述上空心管(43)通过焊接连接于第五皮带轮(42)的一侧,所述上空心管(43)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上空心管(43)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导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滚珠限位孔,所述外壳(1)和上空心管(43)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折弯轮(44)通过滑动连接于上空心管(43)的外侧,所述折弯主动齿轮(45)通过焊接连接于上空心管(43)的外侧且位于上折弯轮(44)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轴承(46)固定于上空心管(43)的内部,所述上丝杆(47)固定于第一轴承(46)的内部,所述上空心管(43)和上丝杆(47)通过上空心管(43)转动连接,所述上丝杆(47)的外侧开设有两处第一外螺纹,且两处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滑块(48)通过螺纹连接于上丝杆(47)的外侧,所述上折弯轮(44)和上滑块(48)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上滑块(48)贯穿第一导向槽和上空心管(43)滑动连接,所述定位销(49)固定于上丝杆(47)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手摇轮(50)通过滑动连接于上丝杆(47)的一侧,所述第一手摇轮(50)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滚珠滑槽,所述第一手摇轮(50)的外侧且位于第一滚珠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定位销(49)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一手摇轮(5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合金滚珠(51)装配于所述第一滚珠限位孔的内部;
所述折弯从动齿轮(52)通过啮合连接于折弯主动齿轮(45)的底部,所述下空心管(53)通过焊接连接于折弯从动齿轮(52)的内部,所述下空心管(53)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下空心管(53)的外侧且位于第二导向槽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滚珠限位孔,所述外壳(1)和下空心管(53)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下折弯轮(54)通过滑动连接于下空心管(53)的外侧,所述第二轴承(55)固定于下空心管(53)的内部,所述下丝杆(56)固定于第二轴承(55)的内部,所述下丝杆(56)和下空心管(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