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发酵菌、以及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2785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发酵菌、以及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复合发酵菌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短小芽孢杆菌8~15%、扣囊覆膜酵母20~30%、植物乳杆菌10~16%、枯草芽孢杆菌40~55%、黑曲霉1~10%。短小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分解蚕豆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利于消化的菌体蛋白;扣囊覆膜酵母和黑曲霉能够分泌蛋白酶,从而降解蚕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使其变成利于消化吸收的肽类和氨基酸;植物乳杆菌能够产生乳酸,从而降低发酵制品的pH值,进而抑制发酵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产生;此外,上述菌均可分泌植酸酶,从而降低了蚕豆粕中的植酸。如此,通过对复合发酵菌中的组分和配比的设计,发酵得到了营养成分丰富,且抗营养因子含量少的蚕豆粕发酵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发酵菌、以及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饲料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发酵菌、以及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鲩鱼,又名草鱼,是我国重要养殖鱼类,它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肌肉较疏松,影响了口感及价格。通过饲喂蚕豆,即脆化养殖可使草鱼肉质变脆,脆化养殖成功的草鱼称为脆肉鲩。蚕豆价格较高,因此,目前饲养脆肉鲩的饲料主要以蚕豆粕为主,但蚕豆粕存在营养成分不平衡(如淀粉纤维素含量过高,氨基酸不均衡)和抗营养因子(植酸、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过多的缺点,在脆化过程中单独使用蚕豆粕,极易导致草鱼机体吸收功能失调、代谢紊乱和生长缓慢,尤其会引起草鱼肠道发生炎症反应,降低鱼体免疫力,发生病害;此外,这些抗营养因子还会造成蛋白利用率降低,饲料原料浪费、环境污染和养殖成本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发酵菌、以及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旨在解决用于喂养鲩鱼的蚕豆粕营养成分不平衡和抗营养因子过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发酵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发酵菌,用于发酵制备蚕豆粕发酵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n短小芽孢杆菌8~15%、扣囊覆膜酵母20~30%、植物乳杆菌10~16%、枯草芽孢杆菌40~55%、黑曲霉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发酵菌,用于发酵制备蚕豆粕发酵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短小芽孢杆菌8~15%、扣囊覆膜酵母20~30%、植物乳杆菌10~16%、枯草芽孢杆菌40~55%、黑曲霉1~10%。


2.一种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蚕豆粕粉碎过筛,得到粉体A,将所述粉体A至少分为两份,包括粉体B和粉体C;
S20、将所述粉体B、红糖和活化水制成活化发酵液,并将复合发酵菌加入所述活化发酵液,在28~39℃下培养8~12h,得到发酵菌液;
S30、将所述粉体C与所述发酵菌液混合,并进行发酵;
S40、将发酵完成后的产物进行干燥、粉碎,即可得到蚕豆粕发酵制品;
其中,所述复合发酵菌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所述过筛为过30~50目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豆粕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森苏应兵余登航胡兵田铁孙浩然杨洋卢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