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780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有:⑴保湿基质制备;⑵蓄水出菇架准备;⑶出菇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食用菌出菇期间始终保持食用菌基质在一定的湿度,补水充分,还能补充多种有益养分提高食用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抗癌、抗菌、抗病毒作用,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作用,健胃、助消化、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利胆、保肝、解毒、降血糖、通便利尿、免疫调节作用。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目前,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是主要的人工栽培方式之一,袋料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有必要保证水分以使食用菌正常生长,除了在菌袋上洒水保湿外,也有采用石蜡浸菌棒的保湿法,还有在菌袋出菇的位置用手工将菌袋割破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石蜡浸菌棒的保水技术由于石蜡的原因,生产出来的食用菌风味不好,手工割袋的方法不适合规模化生产,效率低,且产出的蘑菇容易形成畸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互殴缺陷,提供一种保湿效果好的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保湿基质制备按重量份,将玉米芯粉30-50份、石榴枝粉5-20份、蚯蚓粪5-10份、坡缕石粉2-8份、沙棘果渣2-10份、桦树屑70-80份、花生壳粉10-30份、石膏粉1-2份、石灰粉1-2份、轻质碳酸钙1-2份、桑枝粉20-30份、红豆草粉25-35份、苦荞壳粉20-40份混合,得到混合料,取适量水,加入富硒酵母0.1-1份、蔗糖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充分搅拌后喷洒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保湿基质,装袋灭菌后用于食用菌接种栽培;⑵蓄水出菇架准备出菇大棚内准备若干栽培架,栽培架为多层式结构,每层架体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菌袋两端,架体中部内凹形成蓄水槽,蓄水槽内底面及侧壁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其上再放置一层木质纤维素海绵,然后蓄水槽内铺设滴灌带,滴灌带穿过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部;⑶出菇管理食用菌出菇期,将菌袋转移至出菇大棚,菌袋底部中段打若干通孔,通孔内插入吸水棉芯,然后菌袋两端放置于栽培架弧形凹槽上,菌袋中段底部不与栽培架接触,吸水棉芯下端接触蓄水槽内木质纤维素海绵或插入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通过控制滴灌带滴罐速率控制香菇菌袋的滴罐量。作为优选,所述保湿基质是由按重量份的玉米芯粉40份、石榴枝粉12份、蚯蚓粪8份、坡缕石粉5份、沙棘果渣3份、桦树屑72份、花生壳粉20份、石膏粉1.5份、石灰粉1.2份、轻质碳酸钙1.5份、桑枝粉25份、红豆草粉30份、苦荞壳粉30、富硒酵母0.6份、蔗糖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6份组成的。作为优选,所述保湿基质含水量控制在56-62%。作为优选,所述架体上的滴灌带穿过木质纤维素海绵中间部位,滴灌带铺设方向与菌袋放置方向垂直。作为优选,菌袋内吸水棉芯的上端穿出保湿基质后触及菌袋壁。作为优选,在菌袋中段底部插至少一根毛细管,毛细管下端插入木质纤维素海绵。作为优选,滴灌带滴罐的水中添加有营养液。作为优选,所述营养液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磷酸二氢钾12-15份、无水硼酸5-11份、亚硒酸钠22-26份、钼酸铵0.1-4份、硫酸锰0.2-0.5份、黄腐酸3-7份、沼液20-25份、复硝酚钠0.1-2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食用菌出菇期间基质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湿度,补水充分,还能补充多种有益养分提高食用菌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香菇蓄水保湿栽培方法,步骤是:按重量份,将玉米芯粉40份、石榴枝粉12份、蚯蚓粪8份、坡缕石粉5份、沙棘果渣3份、桦树屑72份、花生壳粉20份、石膏粉1.5份、石灰粉1.2份、轻质碳酸钙1.5份、桑枝粉25份、红豆草粉30份、苦荞壳粉30混合,得到混合料,取适量水,加入富硒酵母0.6份、蔗糖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6份,充分搅拌后喷洒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保湿基质,保湿基质含水量控制在57%,装袋灭菌后用于食用菌接种栽培;出菇大棚内准备若干栽培架,栽培架为多层式结构,每层架体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菌袋两端,架体中部内凹形成蓄水槽,蓄水槽内底面及侧壁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其上再放置一层木质纤维素海绵,然后蓄水槽内铺设滴灌带,滴灌带穿过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部;食用菌出菇期,将菌袋转移至出菇大棚,菌袋底部中段打若干通孔,通孔内插入吸水棉芯,然后菌袋两端放置于栽培架弧形凹槽上,菌袋中段底部不与栽培架接触,吸水棉芯下端接触蓄水槽内木质纤维素海绵或插入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通过控制滴灌带滴罐速率控制香菇菌袋的滴罐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上的滴灌带穿过木质纤维素海绵中间部位,滴灌带铺设方向与菌袋放置方向垂直;菌袋内吸水棉芯的上端穿出保湿基质后触及菌袋壁;在菌袋中段底部插多根毛细管,毛细管下端插入木质纤维素海绵,毛细管与吸水棉芯可选择交替设置。本实施例中,滴灌带滴罐的水中添加有营养液,营养液与清水按1:500的重量比配置后滴罐;所述营养液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磷酸二氢钾13份、无水硼酸8份、亚硒酸钠24份、钼酸铵0.5份、硫酸锰0.5份、黄腐酸5份、沼液22.5份、复硝酚钠1.5份。实施例2一种平菇蓄水保湿栽培方法,步骤是:按重量份,将玉米芯粉30份、石榴枝粉5份、蚯蚓粪5份、坡缕石粉2份、沙棘果渣2份、桦树屑80份、花生壳粉30份、石膏粉1份、石灰粉1份、轻质碳酸钙2份、桑枝粉2份、红豆草粉35份、苦荞壳粉20份混合,得到混合料,取适量水,加入富硒酵母0.1份、蔗糖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份,充分搅拌后喷洒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保湿基质,所述保湿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装袋灭菌后用于食用菌接种栽培;出菇大棚内准备若干栽培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⑴保湿基质制备/n按重量份,将玉米芯粉30-50份、石榴枝粉5-20份、蚯蚓粪5-10份、坡缕石粉2-8份、沙棘果渣2-10份、桦树屑70-80份、花生壳粉10-30份、石膏粉1-2份、石灰粉1-2份、轻质碳酸钙1-2份、桑枝粉20-30份、红豆草粉25-35份、苦荞壳粉20-40份混合,得到混合料,取适量水,加入富硒酵母0.1-1份、蔗糖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充分搅拌后喷洒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保湿基质,装袋灭菌后用于食用菌接种栽培;/n⑵蓄水出菇架准备/n出菇大棚内准备若干栽培架,栽培架为多层式结构,每层架体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菌袋两端,架体中部内凹形成蓄水槽,蓄水槽内底面及侧壁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其上再放置一层木质纤维素海绵,然后蓄水槽内铺设滴灌带,滴灌带穿过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部;/n⑶出菇管理/n食用菌出菇期,将菌袋转移至出菇大棚,菌袋底部中段打若干通孔,通孔内插入吸水棉芯,然后菌袋两端放置于栽培架弧形凹槽上,菌袋中段底部不与栽培架接触,吸水棉芯下端接触蓄水槽内木质纤维素海绵或插入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通过控制滴灌带滴罐速率控制香菇菌袋的滴罐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保湿基质制备
按重量份,将玉米芯粉30-50份、石榴枝粉5-20份、蚯蚓粪5-10份、坡缕石粉2-8份、沙棘果渣2-10份、桦树屑70-80份、花生壳粉10-30份、石膏粉1-2份、石灰粉1-2份、轻质碳酸钙1-2份、桑枝粉20-30份、红豆草粉25-35份、苦荞壳粉20-40份混合,得到混合料,取适量水,加入富硒酵母0.1-1份、蔗糖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充分搅拌后喷洒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保湿基质,装袋灭菌后用于食用菌接种栽培;
⑵蓄水出菇架准备
出菇大棚内准备若干栽培架,栽培架为多层式结构,每层架体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菌袋两端,架体中部内凹形成蓄水槽,蓄水槽内底面及侧壁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其上再放置一层木质纤维素海绵,然后蓄水槽内铺设滴灌带,滴灌带穿过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部;
⑶出菇管理
食用菌出菇期,将菌袋转移至出菇大棚,菌袋底部中段打若干通孔,通孔内插入吸水棉芯,然后菌袋两端放置于栽培架弧形凹槽上,菌袋中段底部不与栽培架接触,吸水棉芯下端接触蓄水槽内木质纤维素海绵或插入木质纤维素海绵内,通过控制滴灌带滴罐速率控制香菇菌袋的滴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基质是由按重量份的玉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毛晓军王霞刘银霞雷雨杨发军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市源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