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韶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780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料制备,将香菇废菌包脱袋,加3%石灰搅拌并加水至含水量75%后起堆;场地建造,选择好栽培的场地,平整土地并挖好排水沟;播种,在播种前在步骤二的土地上撒1mm后的白石灰,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土地上,再将菌种播种在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培养土;覆土栽培,当菌种生长至土地可看到白色菌丝时,进行二次覆土,并盖上一层3‑5cm的秸秆层,所述步骤一的起堆过程为将香菇菌包脱袋加石灰搅拌后,堆成长10m宽2m高5m的料堆,并且堆料时需要浇水,每3‑5天浇一次水,每7‑10天翻堆一次,20‑40天后停止浇水。该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完成对香菇菌渣合理利用,更有效提高了大球盖菇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具体为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
技术介绍
大球盖菇又名酒红球盖菇、思壮赤菇、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是国际食用菌交易市场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菇种。大球盖菇属草腐菌,是珍稀名贵食用菌新品种。其鲜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品气味清香,含有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因其生长因子粗泛,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栽培技术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附加值高等特点,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西、陕西、辽宁等地都有大面积栽培,常被套种到其他作物间,形成立体栽培结构,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香菇被誉为我国“国菇”,近年来香菇产业发展迅猛,生产中所产生的香菇废菌渣也随之增多,如果废菌渣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长期堆置在香菇栽培基地,会成为虫源或病源,加大香菇养菌期的染杂几率。以目前香菇每袋平均生物学转化率计算,香菇废菌渣中仍有部分营养没被利用,合理地利用香菇废菌渣不但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同时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新鲜的香菇废菌渣因含有香菇产生的活性物质对有害细菌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制备,将香菇废菌包脱袋,加3%石灰搅拌并加水至含水量75%后起堆;步骤二:场地建造,选择好栽培的场地,平整土地并挖好排水沟;步骤三:播种,在播种前在步骤二的土地上撒1mm后的白石灰,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土地上,再将菌种播种在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培养土;步骤四:覆土栽培,当菌种生长至土地可看到白色菌丝时,进行二次覆土,并盖上一层3-5cm的秸秆层。优选的,所述步骤一的起堆过程为将香菇菌包脱袋加石灰搅拌后,堆成长10m宽2m高5m的料堆,并且堆料时需要浇水,每3-5天浇一次水,每7-10天翻堆一次,20-40天后停止浇水。优选的,所述翻堆过后需要用空心管每隔1m对料堆打孔,打孔高度为2m,打孔时从打孔位斜插至料堆底部且不与料堆底部的土壤接触。优选的,所述步骤二的场地选择是大棚内或室外,室外的场地需在林下,且在室外栽培雨天需对大球盖菇覆膜。优选的,所述步骤三播种具体为在步骤一堆料后的第40天开始播种,且播种后60-80天可出菇。优选的,所述步骤三铺培养土具体为先铺15cm后的培养土压实,再铺5cm的培养土将菌种播种在第二层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2cm的培养土。优选的,所述步骤四的二次覆土具体为在菌丝上覆一层3cm的培养土。优选的,所述步骤四的秸秆为稻杆、麦秆或油菜杆,秸秆在覆盖前需进行高温蒸出水分,再进行暴晒干燥定形,最后才能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香菇废菌渣作为栽培大球菌菇的培养基质,不仅对香菇菌渣合理的综合利用,解决了香菇废菌渣丢弃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香菇废菌渣内的活性物质可以有效的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可以给大球盖菇提供一个干净的生长环境,能有效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制备,将秸秆打碎与土壤混合,加3%石灰搅拌并加水至含水量75%后起堆;步骤二:场地建造,选择好栽培的场地,平整土地并挖好排水沟;步骤三:播种,在播种前在步骤二的土地上撒1mm后的白石灰,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土地上,再将菌种播种在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培养土;步骤四:覆土栽培,当菌种生长至土地可看到白色菌丝时,进行二次覆土,并盖上一层3-5cm的秸秆层。步骤一的起堆过程为将秸秆打碎加石灰搅拌后,堆成长10m宽2m高5m的料堆,并且堆料时需要浇水,每3天浇一次水,每7天翻堆一次,35天后停止浇水。翻堆过后需要用空心管每隔1m对料堆打孔,打孔高度为2m,打孔时从打孔位斜插至料堆底部且不与料堆底部的土壤接触。步骤二的场地选择是大棚内或室外,室外的场地需在林下,且在室外栽培雨天需对大球盖菇覆膜。步骤三播种具体为在步骤一堆料后的第40天开始播种,且播种后60-80天可出菇。步骤三铺培养土具体为先铺15cm后的培养土压实,再铺5cm的培养土将菌种播种在第二层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2cm的培养土。步骤四的二次覆土具体为在菌丝上覆一层3cm的培养土。步骤四的秸秆为稻杆、麦秆或油菜杆,秸秆在覆盖前需进行高温蒸出水分,再进行暴晒干燥定形,最后才能使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制备,将香菇废菌包脱袋,加3%石灰搅拌并加水至含水量75%后起堆;步骤二:场地建造,选择好栽培的场地,平整土地并挖好排水沟;步骤三:播种,在播种前在步骤二的土地上撒1mm后的白石灰,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土地上,再将菌种播种在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培养土;步骤四:覆土栽培,当菌种生长至土地可看到白色菌丝时,进行二次覆土,并盖上一层3-5cm的秸秆层。步骤一的起堆过程为将香菇菌包脱袋加石灰搅拌后,堆成长10m宽2m高5m的料堆,并且堆料时需要浇水,每3天浇一次水,每7天翻堆一次,35天后停止浇水。翻堆过后需要用空心管每隔1m对料堆打孔,打孔高度为2m,打孔时从打孔位斜插至料堆底部且不与料堆底部的土壤接触。步骤二的场地选择是大棚内或室外,室外的场地需在林下,且在室外栽培雨天需对大球盖菇覆膜。步骤三播种具体为在步骤一堆料后的第40天开始播种,且播种后60-80天可出菇。步骤三铺培养土具体为先铺15cm后的培养土压实,再铺5cm的培养土将菌种播种在第二层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2cm的培养土。步骤四的二次覆土具体为在菌丝上覆一层3cm的培养土。步骤四的秸秆为稻杆、麦秆或油菜杆,秸秆在覆盖前需进行高温蒸出水分,再进行暴晒干燥定形,最后才能使用。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料制备,将香菇废菌包脱袋,加3%石灰搅拌并加水至含水量75%后起堆;步骤二:场地建造,选择好栽培的场地,平整土地并挖好排水沟;步骤三:播种,在播种前在步骤二的土地上撒1mm后的白石灰,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土地上,再将菌种播种在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培养土;步骤四:覆土栽培,当菌种生长至土地可看到白色菌丝时,进行二次覆土,并盖上一层3-5cm的秸秆层。步骤一的起堆过程为将香菇菌包脱袋加石灰搅拌后,堆成长10m宽2m高5m的料堆,并且堆料时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培养料制备,将香菇废菌包脱袋,加3%石灰搅拌并加水至含水量75%后起堆;/n步骤二:场地建造,选择好栽培的场地,平整土地并挖好排水沟;/n步骤三:播种,在播种前在步骤二的土地上撒1mm后的白石灰,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土地上,再将菌种播种在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培养土;/n步骤四:覆土栽培,当菌种生长至土地可看到白色菌丝时,进行二次覆土,并盖上一层3-5cm的秸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培养料制备,将香菇废菌包脱袋,加3%石灰搅拌并加水至含水量75%后起堆;
步骤二:场地建造,选择好栽培的场地,平整土地并挖好排水沟;
步骤三:播种,在播种前在步骤二的土地上撒1mm后的白石灰,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培养土平铺在土地上,再将菌种播种在培养土上,最后再铺一层培养土;
步骤四:覆土栽培,当菌种生长至土地可看到白色菌丝时,进行二次覆土,并盖上一层3-5cm的秸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起堆过程为将香菇菌包脱袋加石灰搅拌后,堆成长10m宽2m高5m的料堆,并且堆料时需要浇水,每3-5天浇一次水,每7-10天翻堆一次,20-40天后停止浇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堆过后需要用空心管每隔1m对料堆打孔,打孔高度为2m,打孔时从打孔位斜插至料堆底部且不与料堆底部的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白玉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