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74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9
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组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振动组件上的防震结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环形座,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座中的抗震弹片,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的振动结构,一个设置在环形座远离抗震弹片一侧内壁且与振动结构远离抗震弹片一端连接的振膜,以及一个嵌装在所述外壳外壁上的音圈。所述防震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且朝向远离音圈一侧突出的安装腔,以及至少三个周向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上的弧形孔。本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实现振动结构与抗震弹片之间的双向抗震,进一步增加了受话器的抗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
本技术属于受话器
,特别是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
技术介绍
受话器也叫听筒,英文为Receiver。一种在无声音泄漏(或按ITU标准的3.2型高/低泄漏环)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及助听器等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音频(语音、音乐)重放。现有手机或者连接在电子设备上的耳机,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位移、摇晃等操作,使受话器中产生多余的震动,影响出音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组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振动组件上的防震结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环形座,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座中的抗震弹片,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的振动结构,一个设置在环形座远离抗震弹片一侧内壁且与振动结构远离抗震弹片一端连接的振膜,以及一个嵌装在所述外壳外壁上的音圈。所述防震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且朝向远离音圈一侧突出的安装腔,以及至少三个周向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上的弧形孔,所述振动结构设置在安装腔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一个截面呈U形的支架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且封闭支架体一端的前盖,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与前盖之间的定位组装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周向外壁的定位缺口,以及至少一个对应嵌入所述定位缺口中的定位凸部。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一个与所述音圈连接的连接端子。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体远离前盖的一端中部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进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音圈嵌装在支架体远离前盖一端的外壁上且所述支架体的外壁上设有一个封闭音圈的环形套。进一步地,所述前盖远离支架体的一端设有一个中间凸部且在前盖上设有至少三个周向分布的出音孔。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安装腔中的磁钢,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磁钢远离安装腔一端的导磁体。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座的周向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嵌入所述定位缺口中的环形凸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通过设置安装腔结构在抗震弹片中部形成U形折边,实现振动结构与抗震弹片之间的双向抗震,而且弧形孔设计增加了抗震弹片的弹性幅度同时也减弱了抗震弹片上振动的径向传递,进一步增加了受话器的抗震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所具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所具有的抗震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所具有的出音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其包括一个外壳10,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中的振动组件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振动组件20上的防震结构30。所述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电气连接组件、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所述外壳10包括一个截面呈U形的支架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1且封闭支架体11一端的前盖1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1与前盖12之间的定位组装结构13。所述定位组装结构13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11周向外壁的定位缺口131,以及至少一个对应嵌入所述定位缺口131中的定位凸部132。所述前盖12上的定位凸部132对应嵌入支架体11上的定位缺口131中,形成周向限位,使得外壳10组成一个整体且在外壳10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振动组件20即设置在外壳10的空腔中。整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快捷。所述振动组件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中的环形座21,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座21中的抗震弹片22,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22中部的振动结构23,一个设置在环形座21远离抗震弹片22一侧内壁且与振动结构23远离抗震弹片22一端连接的振膜24,以及一个嵌装在所述外壳10外壁上的音圈24。所述环形座21的周向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嵌入所述定位缺口131中的环形凸部211,通过环形座21上的环形凸部211嵌装定位缺口131中,而且环形座21处于支架体11与前盖12之间,可以使环形座21稳定地固定在外壳10的空腔中。所述支架体11远离前盖12的一端中部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进气孔111。设置进气孔111可以保证音膜两侧的其他,避免音膜振动时两侧气压不同,导致音膜破裂。所述音圈24嵌装在支架体11远离前盖12一端的外壁上且所述支架体11的外壁上设有一个封闭音圈24的环形套14。环形套14位于进气孔111的外侧,使受话器安装时进气孔111不会被堵塞,保证进气方式。音圈24嵌装在支架体11中通过环形套14密封,避免音圈24受外界干扰。同时,所述外壳10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穿过外壳10且与所述音圈24连接的连接端子251,该连接端子251将电信号传递至音圈24,音圈24流经电流并产生磁性,吸引振动结构23周向振动,抗震弹片22给予振动结构23相应的振动弹性,吸收振动结构23径向传递的振动,避免振动传递至外壳10上。所述振动结构23包括一个设置在安装腔31中的磁钢23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磁钢231远离安装腔31一端的导磁体232。振动结构23在音圈24通电产生磁性时,受力往复振动。当音膜直接与振动结构23相连接时,振动结构23产生的轴向振动直接传递至音膜。当音膜不与振动结构23相连接时,振动结构23轴向振动,使音膜单侧的空气量不断发生变化,迫使音膜产生振动。所述防震结构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22中部且朝向远离音圈24一侧突出的安装腔31,以及至少三个周向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22上的弧形孔32,所述振动结构23设置在安装腔31中。安装腔31结构即在抗震弹片22中部形成一个U形折边,实现振动结构23与抗震弹片22之间的双向抗震,而且弧形孔32设计增加了抗震弹片22的弹性幅度同时也减弱了抗震弹片22上振动的径向传递,进一步增加了受话器的抗震性。所述前盖12远离支架体11的一端设有一个中间凸部15且在前盖12上设有至少三个周向分布的出音孔121。出音孔121结构设计,保证受话器的出音质量,配合中间凸部15的设计,增加出音孔121间距,避免出音孔121被部件堵塞。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组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振动组件上的防震结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环形座,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座中的抗震弹片,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的振动结构,一个设置在环形座远离抗震弹片一侧内壁且与振动结构远离抗震弹片一端连接的振膜,以及一个嵌装在所述外壳外壁上的音圈,所述防震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且朝向远离音圈一侧突出的安装腔,以及至少三个周向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上的弧形孔,所述振动结构设置在安装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组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振动组件上的防震结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环形座,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座中的抗震弹片,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的振动结构,一个设置在环形座远离抗震弹片一侧内壁且与振动结构远离抗震弹片一端连接的振膜,以及一个嵌装在所述外壳外壁上的音圈,所述防震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中部且朝向远离音圈一侧突出的安装腔,以及至少三个周向设置在所述抗震弹片上的弧形孔,所述振动结构设置在安装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一个截面呈U形的支架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且封闭支架体一端的前盖,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与前盖之间的定位组装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型大功率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体周向外壁的定位缺口,以及至少一个对应嵌入所述定位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根孙辉邱丽华郦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铭旭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