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74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向外弯折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远离所述振动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固定的固定部,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和/或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提升了共振频率的同时降低了低频失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子音箱产品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发声器件又名扬声器或喇叭,运用于音箱中实现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且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然而,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中,振膜的折环部的宽度被限制,而部分产品对刚度和失真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的振膜结构满足不了产品刚度及失真的要求。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共振频率,降低低频失真的发声器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向外弯折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远离所述振动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固定的固定部,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和/或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优选的,所述折环部呈带圆角的矩形结构,所述折环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轴边、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轴边以及连接相邻所述长轴边和所述短轴边的圆角部;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长轴边和/或所述短轴边。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折环部的凸起方向相异。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折环部的凸起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振膜由硅胶、橡胶、聚醚醚酮以及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振膜还包括球顶,所述振动部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球顶贴设于所述振动部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且完全覆盖所述通孔。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盆架,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相对两侧。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固定于所述磁轭并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磁间隙的副磁钢以及盖设于所述副磁钢的上夹板。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发声器件中,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和/或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该结构的设置,减少了所述折环部的折环宽度,即,缩小了折环部的振动面积,进而提升了所述发声器件的共振频率的同时降低了低频失真。而所述折环部的圆角部并未设置凹陷结构,其保证了振膜的刚度,从而有效避免了振膜振动发声时的摇摆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100,其包括振动系统1和具有磁间隙10且驱动所述振动系统1振动的磁路系统2。所述振动系统1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11;所述振膜11包括振动部111、由所述振动部111的周缘向外弯折延伸的折环部112以及由所述折环部112远离所述振动部111的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磁路系统2相对固定的固定部1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环部112靠近所述固定部113的一侧和/或所述折环部112靠近所述振动部111的一侧设有凹陷部114。该结构的设置,减少了所述折环部112的折环宽度,即,缩小了折环部122的振动面积,进而提升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共振频率的同时降低了低频失真。具体的,所述折环部112呈带圆角的矩形结构,具体的,所述折环部1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轴边1121、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轴边1122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长轴边1121和所述短轴边1122的圆角部11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114设置于所述长轴边1121和/或所述短轴边1122靠近所述固定部113的一侧,所述凹陷部114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折环部112的凸起方向相异,且所述凹陷部114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折环部112的凸起方向相反。当然,所述凹陷部114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长轴边1121和/或所述短轴边1122靠近所述振动部111的一侧,其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中,所述凹陷部114设置于所述长轴边1121和/或所述短轴边1122,但是圆角部1123并未设置凹陷结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振膜11的刚度,从而有效避免了振膜11振动发声时的摇摆问题。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11由硅胶、橡胶、聚醚醚酮以及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当然,不限于此,所述振膜11还可以由其它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了增加所述振膜的振动效果,进而提升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声学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11还包括球顶115,所述振动部111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1111,所述球顶115贴设于所述振动部111远离所述磁路系统2的一侧且完全覆盖所述通孔111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器件100还包括盆架3,所述固定部113和所述磁路系统2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3的相对两侧。具体的,所述磁路系统2包括磁轭21、固定于所述磁轭21的主磁钢22、固定于所述磁轭21并与所述主磁钢22间隔形成磁间隙10的副磁钢23以及盖设于所述副磁钢23的上夹板24。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系统1还包括插设于所述磁间隙10内以驱动所述振膜11振动发声的音圈12和固定于所述盆架3并与所述音圈12电连接的弹性件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13为柔性线路板。更优的,为了抑制所述音圈12的横向摇摆,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系统1还包括贴设于所述弹性件13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辅助振膜1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发声器件中,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和/或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该结构的设置,减少了所述折环部的折环宽度,即,缩小了折环部的振动面积,进而提升了所述发声器件的共振频率的同时降低了低频失真。而所述折环部的圆角部并未设置凹陷结构,其保证了振膜的刚度,从而有效避免了振膜振动发声时的摇摆问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向外弯折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远离所述振动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和/或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向外弯折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远离所述振动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和/或所述折环部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呈带圆角的矩形结构,所述折环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轴边、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轴边以及连接相邻所述长轴边和所述短轴边的圆角部;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长轴边和/或所述短轴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折环部的凸起方向相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平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