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74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8
一种耳机喇叭,其包括设有一个中空部的安装架,一个设在安装架一端的振膜,以及一个夹设在安装架与振膜之间的粘接环。安装架设有位于中空部外径边缘的两个内调节气孔以及分别与两个内调节气孔相对应的两个外调节气孔。每一个内调节气孔包括至少两个大小相同且相邻间隔设置的通孔。每一个通孔与空腔相通。内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小于外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本耳机喇叭中振动的气流先经过空腔然后流经内调节气孔的通孔,可以对称均匀地调节进出通孔的气流,调节后的气流进入到外调节气孔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进而可以保证耳机喇叭的音质。同时两个通孔间隔设置,保证了安装架的强度,并且可以使得该安装架变得更小,以减小耳机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喇叭
本技术属于耳机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喇叭。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耳机喇叭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音质问题,其原因一般是喇叭上的音圈带动振膜振动,振动所产生的气体无法正常地输送到耳机外,以致使用者无法听到耳机正常发出的声音,很容易造成耳机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耳机喇叭。一种耳机喇叭,包括一个设有中空部的安装架,一个设在所述安装架一端的振膜,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振膜之间的粘接环,所述振膜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音圈的空腔,所述安装架设有位于所述中空部外径边缘的两个内调节气孔,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内调节气孔相对应的两个外调节气孔,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包括至少两个大小相同且相邻间隔设置的通孔,每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内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小于所述外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自远离所述振膜一端表面且沿所述中空部外径边缘向远离所述振膜一端延伸形成多段凸起。进一步的,多段所述凸起包括长圆弧状凸起以及两个短圆弧状凸起,两个所述短圆弧状凸起以所述长圆弧状凸起的圆弧中点的延伸线为对称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内调节气孔以所述中空部的一条第一直径为对称轴且两个所述外调节气孔以所述中空部的所述第一直径为对称轴。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的两个所述通孔以所述中空部的一条第二直径为对称轴。进一步的,穿过所述外调节气孔的截面中至少有两个所述截面分别穿过所述内调节气孔的两个所述通孔。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的两个所述通孔和所述外调节气孔的延伸方向均为以所述中空部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所述外调节气孔的弧长大于一个所述通孔的弧长的大小且小于两个所述通孔的弧长之和的大小,致使所述安装架两侧形成两个实心部且与所述粘接环相配合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粘接环包括一个粘接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环体,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环体两侧的耳朵,两个所述耳朵分别粘接固定在对应所述实心部上。进一步的,所述振膜设有一个设于所述振膜一端与所述振膜相配合粘接的粘接片,所述粘接片包括一个分别与所述振膜和所述环体相配合粘接的粘接圈,以及由所述粘接圈向外延伸且与对应所述耳朵相配合粘接的两个粘接延伸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耳机喇叭振动产生的气流先通过空腔流经内调节气孔所具有的大小相同的通孔,可以对称均匀地调节进出通孔的气流,调节后的气流进入到外调节气孔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进而可以保证耳机喇叭的音质,使得耳机可以正常工作。同时,两个通孔间隔设置,从而可以保证安装架的强度,进而可以使得该安装架的大小及厚度变得更小,以进一步减小耳机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耳机喇叭的爆炸图。图2为图1耳机喇叭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耳机喇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耳机喇叭包括一个设有中空部11的安装架10,一个设在所述安装架10一端的振膜20,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安装架10与所述振膜20之间的粘接环30。所述振膜20与所述安装架1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音圈的空腔12。所述安装架10设有位于所述中空部11外径边缘的两个内调节气孔13,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内调节气孔13相对应的两个外调节气孔14。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13包括至少两个大小相同且相邻间隔设置的通孔131。每一个所述通孔131与所述空腔12相通。所述内调节气孔13所在的直径小于所述外调节气孔14所在的直径。工作原理:当音频电流通过耳机线进入耳机喇叭的音圈中,变化的电流会让电磁铁产生变化的磁场,此时电磁铁与永磁磁铁相互作用,便发生了振幅变化的运动,电磁铁带动振膜20产生了振动,耳机内外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人们才能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当振膜20产生振动时,振动的气流先通过空腔12然后流经内调节气孔13的大小相同的通孔131,从而可以对称均匀地调节进出通孔131的气流,而调节后的气流进入到外调节气孔14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进而可以保证耳机喇叭的音质,使得耳机可以正常工作。同时由于两个通孔131间隔设置,中间具有一个连接梁,从而可以保证了安装架10的强度,进而可以使得该安装架10的大小及厚度变得更小,以进一步减小耳机的体积。所述安装架10自远离所述振膜20一端表面且沿所述中空部11外径边缘向远离所述振膜20一端延伸形成多段凸起15。具体的,多段凸起15能有效地增加耳机喇叭与其他零部件安装配合的结构数量,其可以与其他零部件形成卡接固定,以增加耳机的固定强度。多段所述凸起包括长圆弧状凸起151以及两个短圆弧状凸起1521,两个所述短圆弧状凸起1521以所述长圆弧状凸起151的圆弧中点的延伸线为对称轴,以使得与零部件安装配合后结构强度更强。两个所述内调节气孔13以所述中空部11的一条第一直径为对称轴且两个所述外调节气孔14以所述中空部11的所述第一直径为对称轴,从而使得气流的进出在垂直于第一直径的方向上更均匀。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直径为以中空部11的圆心的直径,因此不管是该第一直径位于何位置,两个内调节气孔13皆应当以该第一直径为对称轴。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13的两个所述通孔131以所述中空部11的一条第二直径为对称轴,同样该结构使得通孔131可以气流在垂直于第二直径的方向上更均匀,而第一直径垂直于第二直径,从而使得从空腔12中流出或流入的气流更加均匀。穿过所述外调节气孔14的截面中至少有两个所述截面分别穿过所述内调节气孔13的两个所述通孔131,外调节气孔14相对靠近内调节气孔13的附近,从而气流可以在两个所述通孔131与所述外调节气孔14之间进行流通。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13的两个所述通孔131和所述外调节气孔14的延伸方向均为以所述中空部11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所述外调节气孔14的弧长大于一个所述通孔131的弧长的大小且小于两个所述通孔131的弧长之和的大小,致使所述安装架10两侧形成两个实心部16且与所述粘接环30相配合粘接。圆弧状的通孔131与圆弧状的外调节气孔14仅仅是为了符合圆形的空腔12。由于所述外调节气孔14的弧长小于两个所述通孔131的弧长之和,从而使得在设置所述外调节气孔14的位置具有一段实心部16。由于实心部16的存在使得整个安装架10的强度变大,同时耳朵32与该实心部16的粘接强度也由于接触面积更大而变得更强,从而不会因振膜20的振动或在严苛的跌落测试时而发生脱落。所述粘接环30包括一个粘接在所述安装架10上的环体31,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环体31两侧的耳朵32,两个所述耳朵32分别粘接固定在对应所述实心部16上,进而增加粘接环30与安装架10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减少振膜20的振动或在严苛的跌落测试时而发生脱落。所述振膜20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喇叭包括一个设有中空部的安装架,一个设在所述安装架一端的振膜,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振膜之间的粘接环,所述振膜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音圈的空腔,所述安装架设有位于所述中空部外径边缘的两个内调节气孔,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内调节气孔相对应的两个外调节气孔,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包括至少两个大小相同且相邻间隔设置的通孔,每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内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小于所述外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喇叭包括一个设有中空部的安装架,一个设在所述安装架一端的振膜,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振膜之间的粘接环,所述振膜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音圈的空腔,所述安装架设有位于所述中空部外径边缘的两个内调节气孔,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内调节气孔相对应的两个外调节气孔,每一个所述内调节气孔包括至少两个大小相同且相邻间隔设置的通孔,每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内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小于所述外调节气孔所在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自远离所述振膜一端表面且沿所述中空部外径边缘向远离所述振膜一端延伸形成多段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喇叭,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凸起包括长圆弧状凸起以及两个短圆弧状凸起,两个所述短圆弧状凸起以所述长圆弧状凸起的圆弧中点的延伸线为对称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喇叭,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调节气孔以所述中空部的一条第一直径为对称轴且两个所述外调节气孔以所述中空部的所述第一直径为对称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宇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