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热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95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发热路面,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内含有发热件;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路面层下方,且与所述路面层相连;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支撑面和至少两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面相连,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粘结层下方,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撑面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路面层相连,所述支架内至少形成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贴设于所述支撑面的内表面上。该可发热路面结构简单,铺装和维修方便,成本低,同时融雪效果好,解决了现有自融雪路面结构繁杂、维修不便且融雪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发热路面
本技术属于路面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可发热路面。
技术介绍
在寒冷地区,下雪过后路面容易积雪,积雪不仅会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而且还会带来事故风险,为此,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铲雪。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地面积雪,有采用多孔路面从源头避免路面积水,或者路面下部设置动力吸水装置,使路面上的水及时除去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还有配套设置集水装置,将从路面向下流的水进行收集的技术方案;也有采用热量将路面上的冰或雪及时融化避免进一步积雪的技术方案,目前来说,借助热量形成自融雪道路的主要方法有:地热法、热管法、电磁感应加热法、微波加热法、电阻丝发热法以及导电沥青发热法等。地热法和热管法是指将热的地下水或加热后的水通过管道引流到路面结构中,使水的热量传导到路面从而融雪化冰。电磁感应加热法和微波加热法是指向混凝土中掺入磁感应材料或吸波材料,然后从外部施加电磁波或微波,对混凝土进行加热。电阻丝发热法和导电沥青发热法的原理都是电热效应,但区别在于导电沥青发热法是路面材料本身发热,发热体距离路表的冰雪更近,因此效率更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n路面层,所述路面层内含有发热件;/n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路面层下方,且与所述路面层相连;/n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支撑面和至少两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面相连,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粘结层下方,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撑面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路面层相连,所述支架内至少形成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贴设于所述支撑面的内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面层,所述路面层内含有发热件;
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路面层下方,且与所述路面层相连;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支撑面和至少两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面相连,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粘结层下方,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撑面通过所述粘结层与所述路面层相连,所述支架内至少形成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贴设于所述支撑面的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选自电热丝、电热膜、碳纤维发热片、碳晶发热片、碳晶发热膜、碳晶发热板、碳纤维发热线、石墨烯发热膜中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材料为钢或铜或铝或铁或PV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材料为PVC。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为内含所述发热件的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的厚度为6-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40-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热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面、底面和至少两相对设置的支撑脚,其中,一所述支撑脚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底面的一端相连,另一所述支撑脚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底面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多个第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福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