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38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包括外支撑体、第一电伴热带、第二电伴热带和第三电伴热带,外支撑体具有弧形截面并且第一电伴热带、第二电伴热带、第三电伴热带依次间隔设置在外支撑体内,外支撑体的内弧面中部位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支撑体的外弧面朝向坡道进行铺设,雪在外支撑体的内侧堆积并融化,融化产生的水沿着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外支撑体的外弧面不完全与坡道贴合,外支撑体与坡道之间的积雪也很容易受热融化,融化产生的水沿着多个第三凸起之间的间隙进行向下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
本技术涉及点伴热带
,尤其涉及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
技术介绍
公路坡道积雪并且结冰在短时间内很难融化,造成公路坡道变形、渗水甚至裂缝,传统采用的融雪方式是靠人工除雪,后来发展到了撒盐或化学融雪剂来融雪,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使用电伴热带帮助公路坡道融雪化冰,伴热电缆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温及防冻方案一直被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伴热媒体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管道的损失,以达到升温、保温或防冻的正常工作要求。但是由于坡道面积一般较大,而带状的电热带由于散热面积较小,一根电伴热带融雪半径较小,此时就需要电伴热带的布置密度较高,不仅增加了能耗,还会增加系统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包括外支撑体、第一电伴热带、第二电伴热带和第三电伴热带,外支撑体具有弧形截面并且第一电伴热带、第二电伴热带、第三电伴热带依次间隔设置在外支撑体内,外支撑体的内弧面中部位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优选的,第二电伴热带设置在外支撑体内部中间位置且其一侧延伸至第一凸起内。优选的,第一电伴热带第三电伴热带关于第二电伴热带对称设置。优选的,外支撑体的内弧面位于第一凸起两侧位置均间隔布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优选的,外支撑体的外弧面间隔布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凸起。优选的,第一电伴热带、第二电伴热带、第三电伴热带均具有椭圆形截面且第一电伴热带、第三电伴热带的椭圆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电伴热带的椭圆截面面积。优选的,第一电伴热带包括第一导线以及依次包裹在第一导线外部的第一PTC层、第一绝缘层、第一屏蔽层、第一防水外护套。优选的,第二电伴热带包括第二导线以及依次包裹在第二导线外部的第二PTC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屏蔽层、第二防水外护套。优选的,第三电伴热带包括第三导线以及依次包裹在第三导线外部的第三PTC层、第三绝缘层、第三屏蔽层、第三防水外护套。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在外支撑体内依次设置第一电伴热带、第二电伴热带、第三电伴热带,第一电伴热带、第二电伴热带、第三电伴热带工作产生热量;将外支撑体的外弧面朝向坡道进行铺设,雪在外支撑体的内侧堆积并融化,融化产生的水沿着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外支撑体的外弧面不完全与坡道贴合,外支撑体与坡道之间的积雪也很容易受热融化,融化产生的水沿着多个第三凸起之间的间隙进行向下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包括外支撑体1、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和第三电伴热带4;其中:外支撑体1具有弧形截面,外支撑体1的内弧面中部位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11,外支撑体1的内弧面位于第一凸起11两侧位置均间隔布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12,外支撑体1的外弧面间隔布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凸起13。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第三电伴热带4依次间隔设置在外支撑体1内,第二电伴热带3设置在外支撑体1内部中间位置且其一侧延伸至第一凸起11内,第一电伴热带2第三电伴热带4关于第二电伴热带3对称设置。本技术中,在外支撑体1内依次设置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第三电伴热带4,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第三电伴热带4工作产生热量;将外支撑体1的外弧面朝向坡道进行铺设,雪在外支撑体1的内侧堆积并融化,融化产生的水沿着第二凸起12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外支撑体1的外弧面不完全与坡道贴合,外支撑体1与坡道之间的积雪也很容易受热融化,融化产生的水沿着多个第三凸起13之间的间隙进行向下流动。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第三电伴热带4均具有椭圆形截面且第一电伴热带2、第三电伴热带4的椭圆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电伴热带3的椭圆截面面积。如此,可以使得外支撑体1的热量均匀化,提高融雪效率。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伴热带2包括第一导线21以及依次包裹在第一导线21外部的第一PTC层22、第一绝缘层23、第一屏蔽层24、第一防水外护套25。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电伴热带3包括第二导线31以及依次包裹在第二导线31外部的第二PTC层32、第二绝缘层33、第二屏蔽层34、第二防水外护套35。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三电伴热带4包括第三导线41以及依次包裹在第三导线41外部的第三PTC层42、第三绝缘层43、第三屏蔽层44、第三防水外护套4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撑体(1)、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和第三电伴热带(4),外支撑体(1)具有弧形截面并且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第三电伴热带(4)依次间隔设置在外支撑体(1)内,外支撑体(1)的内弧面中部位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撑体(1)、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和第三电伴热带(4),外支撑体(1)具有弧形截面并且第一电伴热带(2)、第二电伴热带(3)、第三电伴热带(4)依次间隔设置在外支撑体(1)内,外支撑体(1)的内弧面中部位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二电伴热带(3)设置在外支撑体(1)内部中间位置且其一侧延伸至第一凸起(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电伴热带(2)第三电伴热带(4)关于第二电伴热带(3)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外支撑体(1)的内弧面位于第一凸起(11)两侧位置均间隔布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12)。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坡道融雪用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外支撑体(1)的外弧面间隔布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凸起(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贻连卜基峰姚月凤
申请(专利权)人: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