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94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包括一次回水机构,所述一次回水机构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辊,所述水辊的底端设有水槽,且所述水辊的顶端设有橡胶压辊,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二次回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压辊将硅纸依次输送进入水辊与橡胶压辊之间,通过水辊与水槽接触实现初步回水,通过打开阀门启动水泵工作,使得水泵将水箱内的水经输水管输送至洒水盘内,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即可将水从多个出水口洒出落在硅纸上实现二次回水,即可通过双回水设备,使得硅纸的平整度满足所有不干胶材料对硅纸的平整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硅纸涂硅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不干胶标签,是以纸张、薄膜或特殊材料为面材,面料的背面涂有胶水,再以涂硅保护纸为底材的一种复合型产品,现有的硅纸单回水工艺满足不了不干胶材料对硅纸的需求,特别是用二层标不干胶材料后对硅纸平整要求比较高。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但是现在的硅纸涂硅机主要采用压棍(或蒸汽)加湿工艺生产,压棍加湿工艺是一种低成本的生产工艺,由于机速在不断的提升采用一次性回水加湿硅纸的水分无法提升。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通过多个压辊将硅纸依次输送进入水辊与橡胶压辊之间,通过水辊与水槽接触实现初步回水,通过打开阀门启动水泵工作,使得水泵将水箱内的水经输水管输送至洒水盘内,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即可将水从多个出水口洒出落在硅纸上实现二次回水,即可通过双回水设备,使得硅纸的平整度满足所有不干胶材料对硅纸的平整性要求,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包括一次回水机构,所述一次回水机构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辊,所述水辊的底端设有水槽,且所述水辊的顶端设有橡胶压辊,所述橡胶压辊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的两侧内壁相连接;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二次回水机构,所述二次回水机构包括有回水仓,所述回水仓的内底板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洒水盘,所述洒水盘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水口,且所述洒水盘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延伸至洒水盘内连接有转盘,且所述洒水盘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设有挡水雾罩,所述挡水雾罩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的底端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底端与水箱的顶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机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齿条板,两个所述齿条板均通过转轴与橡胶压辊的两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机架内腔室的底板上设置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两个主动轮,两个所述主动轮相反的一侧均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的顶端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靠近对应齿条板的一侧均啮合转动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对应齿条板啮合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输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连接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洒水盘的底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与回水仓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一侧与收集漏斗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回水仓远离一次回水机构的一侧设有牵引冷却辊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多个压辊将硅纸依次输送进入水辊与橡胶压辊之间,通过水辊与水槽接触实现初步回水,通过打开阀门启动水泵工作,使得水泵将水箱内的水经输水管输送至洒水盘内,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即可将水从多个出水口洒出落在硅纸上实现二次回水,即可通过双回水设备,使得硅纸的平整度满足所有不干胶材料对硅纸的平整性要求;2、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两个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通过两个从动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两个螺纹杆转动啮合带动齿轮转动,通过两个齿轮啮合带动齿条板转动,两个齿条板即可沿着滑槽进行升降调节高度,即可实现调节橡胶压辊与水辊之间的间距,便于适用与不同尺寸的硅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次回水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A区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二次回水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的B区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次回水机构;11、机架;111、滑槽;12、橡胶压辊;13、水辊;14、水槽;15、第二驱动电机;16、主动轮;17、从动轮;171、螺纹杆;18、齿轮;19、齿条板;2、硅纸;3、二次回水机构;31、回水仓;32、水箱;321、输水管;33、第一驱动电机;34、阀门;35、水泵;36、洒水盘;361、出水口;362、支撑座;37、转盘;38、挡水雾罩;39、收集漏斗;391、回水管;4、牵引冷却辊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包括一次回水机构1,所述一次回水机构1包括有机架11,所述机架1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辊13,所述水辊13的底端设有水槽14,且所述水辊13的顶端设有橡胶压辊12,所述橡胶压辊12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11的两侧内壁相连接;所述机架11的一侧设有二次回水机构3,所述二次回水机构3包括有回水仓31,所述回水仓31的内底板上设置有水箱32,所述水箱32的一侧连接有输水管321,所述输水管321的一端连接有水泵35,所述水泵35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洒水盘36,所述洒水盘36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水口361,且所述洒水盘36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延伸至洒水盘36内连接有转盘37,且所述洒水盘36远离第一驱动电机33的一侧设有挡水雾罩38,所述挡水雾罩38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漏斗39,所述收集漏斗39的底端连接有回水管391,所述回水管391的底端与水箱32的顶端相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水管321远离水箱32的一端连接有阀门34,所述洒水盘36的底端连接有支撑座362,所述支撑座362的顶端与回水仓3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座362的一侧与收集漏斗39相连接,通过阀门34和支撑座362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实现控制送水开关以及支撑洒水盘36的目的。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水仓31远离一次回水机构1的一侧设有牵引冷却辊组件4。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首先硅纸2通过多个压辊依次进入水辊13与橡胶压辊12之间,通过水辊13与水槽14接触实现初步回水,然后硅纸2再通过多个压辊进入回水仓31内,打开阀门34启动水泵35工作,水泵35将水箱32内的水经输水管321输送至洒水盘36内,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3工作,第一驱动电机33驱动转盘37转动即可将水从多个出水口361洒出落在硅纸2上实现二次回水,多余的水经挡水雾罩38阻挡,沿着挡水雾罩38落入收集漏斗39内,最后经回水管391回流进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包括一次回水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回水机构(1)包括有机架(11),所述机架(1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辊(13),所述水辊(13)的底端设有水槽(14),且所述水辊(13)的顶端设有橡胶压辊(12),所述橡胶压辊(12)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11)的两侧内壁相连接;/n所述机架(11)的一侧设有二次回水机构(3),所述二次回水机构(3)包括有回水仓(31),所述回水仓(31)的内底板上设置有水箱(32),所述水箱(32)的一侧连接有输水管(321),所述输水管(321)的一端连接有水泵(35),所述水泵(35)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洒水盘(36),所述洒水盘(36)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水口(361),且所述洒水盘(36)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延伸至洒水盘(36)内连接有转盘(37),且所述洒水盘(36)远离第一驱动电机(33)的一侧设有挡水雾罩(38),所述挡水雾罩(38)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漏斗(39),所述收集漏斗(39)的底端连接有回水管(391),所述回水管(391)的底端与水箱(32)的顶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包括一次回水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回水机构(1)包括有机架(11),所述机架(1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辊(13),所述水辊(13)的底端设有水槽(14),且所述水辊(13)的顶端设有橡胶压辊(12),所述橡胶压辊(12)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11)的两侧内壁相连接;
所述机架(11)的一侧设有二次回水机构(3),所述二次回水机构(3)包括有回水仓(31),所述回水仓(31)的内底板上设置有水箱(32),所述水箱(32)的一侧连接有输水管(321),所述输水管(321)的一端连接有水泵(35),所述水泵(35)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洒水盘(36),所述洒水盘(36)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水口(361),且所述洒水盘(36)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延伸至洒水盘(36)内连接有转盘(37),且所述洒水盘(36)远离第一驱动电机(33)的一侧设有挡水雾罩(38),所述挡水雾罩(38)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漏斗(39),所述收集漏斗(39)的底端连接有回水管(391),所述回水管(391)的底端与水箱(32)的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硅机台双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的两侧内壁上均对称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宏建贺化才罗春生刘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恒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