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面板与触控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68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式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框胶设于第一、第二基板之间、一液晶层设于第一、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框胶内、一第一感测区以及一第二感测区位于第一、第二基板上,且第二感测区环绕第一感测区,而框胶环绕第二感测区。第一与第二感测区分别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测结构与至少一第二感测结构,第一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一感测间隙,而第二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二感测间隙,其小于第一感测间隙。一种触控式装置也在此揭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式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式平面显 示面板及触控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中,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行动电i舌(mobile Phone)及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等可携式电子产品都已广泛使用触控式面板(touch panel)作为使用者与电 子装置间之数据沟通接口工具。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都以轻、薄、短、小 为方向,因此在产品设计上希望能节省如按键、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装置的 设置空间,尤其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平板计算机需求之带动下,搭配触控式面 板的显示装置已逐渐成为各式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之一。传统触控式面板为一独立的触控式装置,其可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或显示装 置表面,通常包括导电玻璃基板、设于导电玻璃基板上的导电薄膜、以及多数 个间隔物设在导电玻璃基板与导电薄膜之间。导电玻璃基板与导电薄膜间的相 对表面分别设置有一透明导电层,其可与导线电性连接,再经由可挠式电路板 而与外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现有技术的触控式面板的操作原理经由手指按压 面板表面的导电薄膜,使按压点发生电压变化,通过电压的变化量即可计算出 按压点的位置,并将代表此位置之输入讯号通过透明导电层、导线与可挠式电 路板传递出去。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触控式面板利用贴附方式额外设置于显示面板之 前,又由于触控式面板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会造成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 增加,且会降低显示装置的透光率,进而影响其亮度表现。另外,现有技术的 触控式面板仅支持单点输入(single touch)的方式来感测触控输入的信号,也 即一次仅可于一个位置输入,而不容许多点输入(multi touch)的方式输入, 因此在应用上受到限制。6另一方面,业界目前己尝试开发将触控式功能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上,通 过按压液晶显示面板使其上玻璃基板下凹形变以产生感测信号。一般液晶显示 面板均为通过框胶或包含纤维材料的间隔物设于玻璃基板之间的边缘部分,以 提供液晶层所需的间隙并固定玻璃基板,然而,因为框胶的刚性较大,使得较 接近框胶的玻璃基板边缘部分不容易形变,因此以外力按压玻璃基板越接近框 胶的部分时便需要越大的作用力,才能产生有效的感测信号。举例而言,在操 作现有技术中包含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时,按压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需的外 作用力可能只需要20公克,但按压接近框胶的面板边缘部分时,则可能需要 约100公克以上的外作用力才能使玻璃基板形变而产生感测信号,两者所需作 用力差别达五倍以上。在此情况下,使用者会觉得显示面板边缘部分的感测功 能相对较差,必须使用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在显示面板边缘部分产生控制指令, 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也有其功能上的限制。由上述可知,由于现有技术的触控式面板具有增加显示装置厚度、降低显 示面板亮度及触控作用力不平均等缺点,因此触控式面板与显示装置的制造商 仍须不断研究开发,以提供更佳轻薄、节省制造成本及感测效能良好的整合型# 口 广口口 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触控式功能的平面显示面 板及触控式装置,其包括了具有不同感测间隙的感测结构,以改善现有技术的 触控式面板占空间与感测效能不佳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式面板,其包括平行相对的一第一 基板与一第二基板、 一框胶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以及一液晶层位于 框胶内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感测区与 一第二感测区,且第二感测区环绕第一感测区,而框胶则环绕于第二感测区之 外。本专利技术触控式面板另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测结构与至少一第二感测结构,分 别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感测区与第二感测区内,其中第一感测 结构具有一第一感测间隙,而第二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二感测间隙,其小于第一 感测间隙。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式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平行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设置,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具有一第 一感测区以及一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感测区环绕该第一感测区;至少一第一 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一感测区,且该第一感测 结构具有一第一感测间隙;至少一第二感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 板之间的该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二感测间隙,该第二感测 间隙小于该第一感测间隙;以及一框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且环绕于该第二感测区外。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平行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设置,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具有一第 一感测区以及一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感测区位于该第一感测区的外侧; 一框 胶,位于该第 -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环绕于该第二感测区外,该第二感 测区比该第一感测区接近该框胶;至少一第一感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 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一感测区,且该第一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一感测间隙;以及 至少一第二感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二感测区,且 该第二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二感测间隙,该第二感测间隙小于该第一感测间隙。由于本专利技术触控式面板整合于一平面显示面板中,因此可以节省平面显示 装置的整体制造成本及体积,满足一般电子产品体积轻薄的市场需求。此外, 由于本专利技术触控式面板包括具有不同感测间隙的感测结构,因此在操作感测间 隙较小的感测结构区域时,仅需使玻璃基板发生较小的形变即可产生感测电 流,故本专利技术触控式面板可依据整体平面显示面板的设计而平均化触控操作面 板所需的作用力大小,进而改善触控式面板的整体感测效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 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一本专利技术内嵌触控式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内嵌触控式面板的部分组件布局示意图,-图3为内嵌触控式面板的等效电路图;图4为图1所示内嵌触控式面板的之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内嵌触控式面板之第二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内嵌触控式面板之 其中,附图标记 10、 100:内嵌触控式面板 14、 104:第二基板 18:数据线 22:扫描线 26:按压感应区 30:像素电极 34:薄膜晶体管38、 106:框胶区42、 110:第二感测区44a、 114a:第一上感测电极 46、 116:第二感测结构 46b、 116b:第二下感测电极50:黑色矩阵层54、 128:框胶 58、 122:第二垫高结构62:保护层66、 126:支撑结构112:边缘感测区118a:第三上感测电极 124:第三垫高结构 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12、 102:第一基板 16:像素 20:感测信号线 24:影像像素区 28:薄膜晶体管 32:感测结构 36:共享电极40、 108 :第一感测区 44、 114第一感测结构 44b、 114b:第一下感测电极 46a、 116a:第二上感测电极48:液晶层52、 130 :光刻胶间隔物 56、 120:第一垫高结构60:金属导电层64:掺杂材料层68:显示区域 118:边缘感测结构 118b:第三下感测电极 132:薄膜堆栈结构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平行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设置,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感测区与一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感测区环绕该第一感测区;至少一第一感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一感测区,且该第一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一感测间隙;至少一第二感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二感测间隙,该第二感测间隙小于该第一感测间隙;一框胶,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环绕于该第二感测区之外;以及一液晶层,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该框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平行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设置,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感测区与一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感测区环绕该第一感测区;至少一第一感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一感测区,且该第一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一感测间隙;至少一第二感测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二感测间隙,该第二感测间隙小于该第一感测间隙;一框胶,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环绕于该第二感测区之外;以及一液晶层,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该框胶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结构具有-第一上感测电极与一第一下感测电极,该第二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二上感测电 极与一第二下感测电极,且该第一、第二上感测电极设于该第一基板上,而该第一、第二下感测电极设于该第二基板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感测电极与 该第一下感测电极的间隙距离定义为该第一感测间隙,而该第二上感测电极与 该第二下感测电极定义为该第二感测间隙。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括一共享电极设于该第一基板的表面,且该第一与该第二上感测电极分别包含部分该共享电 极。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括 至少一第一垫高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一感测区内;以及至少一第二垫高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第二感测区 内,且该第二垫高结构的厚度大于该第一垫高结构的厚度。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垫高结构与该第二垫高结构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感测结构与该第二感测结构。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垫高结构与该 第二垫高结构分别包括一导电层。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垫高结构另包括一保护层。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结构与该 第二感测结构分别包括一透明导电层,设于各该第一垫高结构与该第二垫高结 构的表面。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与该第二 基板另具有一边缘感测区,且该触控式面板另包括至少一边缘感测结构,位于 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边缘感测区,且该边缘感测结构具有一第三 感测间隙,而该第三感测间隙小于该第二感测间隙。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区设 于该边缘感测区与该第一感测区之间。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数个显 示区域。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数个像 素位于该些显示区域中。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支 撑结构,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包括 一光刻胶间隔物。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包括 多数个堆栈的薄膜层。17. —种触控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平行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设置,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具有 一第一感测区以及一第二感测区,且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信宏马玫生吴元均郑国兴许家郎陈佩瑜谢曜任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