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23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形圆筒壳体,圆筒壳体上端内部设有上胶芯,圆筒壳体下端内部设有下胶芯,上胶芯和下胶芯均设有贯穿上下两端且直径与管杆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上胶芯与下胶芯之间圆筒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蒸汽入口,内壁上设有上下两排沿着圆周方向设置的喷嘴,蒸汽入口与喷嘴相连通,蒸汽入口的下方圆筒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污水出口,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吸水孔,污水出口与吸水孔相连通,蒸汽入口用于与高温蒸汽产生装置相连,污水出口用于与污水回收装置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清洗装置,能够使清洗的蒸汽与洗下来的污水在装置内部流动,减少蒸汽消耗、实现废液回收及环保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修井作业管杆清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修井作业时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主要清蜡方式为蒸汽车现场清蜡,清蜡方法为将油井内的抽油杆、管杆全部提出到地面,然后用高温蒸汽喷射清洗。蒸汽车现场清蜡在冲洗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且效率比较低;在清洗过程中因为是高温蒸汽作业,蒸汽喷射时还带有一定的压力,存在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清洗下来的污油和石蜡落在地表和三防布上,对现场环境污染很大,且后期的环保处理也要花费一定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蒸汽清蜡方式蒸汽消耗大,且容易对地面造成污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能够使清洗的蒸汽与洗下来的污水在装置内部流动,减少蒸汽消耗、实现废液回收及环保作业。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形圆筒壳体,圆筒壳体上端内部设有上胶芯,圆筒壳体下端内部设有下胶芯,上胶芯和下胶芯均设有贯穿上下两端且直径与管杆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上胶芯与下胶芯之间圆筒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蒸汽入口,内壁上设有上下两排沿着圆周方向设置的喷嘴,蒸汽入口与喷嘴相连通,蒸汽入口的下方圆筒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污水出口,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吸水孔,污水出口与吸水孔相连通,蒸汽入口用于与高温蒸汽产生装置相连,污水出口用于与污水回收装置相连通。本技术的清洗装置,能够使清洗的蒸汽与洗下来的污水在装置内部流动,减少蒸汽消耗、实现废液回收及环保作业。本技术在使用时,以提升管杆的模式进行清洗,即管杆从下至上运行,从圆筒壳体的下端伸入,在穿过下胶芯的内径与管杆外径尺寸相匹配的通孔时,下胶芯对附着在管杆外壁的油蜡化合物进行初步刮除,当管杆上端运动到喷嘴时,高温蒸汽产生装置通过管线与蒸汽入口连接,上下两排喷嘴喷射出蒸汽,形成全覆盖的扇形蒸汽对处于提升过程中的管杆外壁进行清洗;清洗后液化的蒸汽和污水向下流到吸水孔处,从污水出口将污水吸入到污水回收装置中;其中上下胶芯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管杆接箍通过的时候能够确保高温蒸汽以及清洗下来的油污不泄漏,下胶芯和上胶芯之间的油蜡水化合物能够及时通过负压被排出,避免了对喷嘴处造成堵塞。本技术的装置可以用于多种管件的清洗,只要改变上胶芯和下胶芯通孔的直径,即可实现不同管径管杆的清洗。本技术的清洗装置在使用时,需和多功能撬装罐配合使用,多功能撬装罐上的高压泵将罐体内经过加热器加热的高温蒸汽通过管线送至清洗装置,清洗后液化的蒸汽和污水流至吸水孔,利用多功能撬装罐上的真空泵和真空罐产生的负压,从清洗装置的污水出口将污水吸入到回收罐中,回收的废液过滤后的水加热加压又可以形成高温蒸汽用于清蜡,因此本装置与多功能撬装罐配合使用,无需再配置蒸汽车。上胶芯和下胶芯采用橡胶材料,管杆在穿过上胶芯和下胶芯通孔时,既能保证密封性,又能保证管杆在通过时外壁不受磨损。圆筒壳体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支杆,便于将本清洗装置安装在一定高度位置,方便管杆的提升运动。位于上排的喷嘴向上倾斜45°,位于下排的喷嘴向下倾斜45°,即上下两排的喷嘴之间呈90°夹角设置,能够对管杆表面的油蜡化合物进行充分的清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上下胶芯之间形成环形空腔,能够使清洗的蒸汽与洗下来的污水在装置内部流动,减少蒸汽消耗、实现废液回收及环保作业;2、本技术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上胶芯和下胶芯采用橡胶材料制得,管杆在穿过上胶芯和下胶芯通孔时,既能保证密封性,又能保证管杆在通过时外壁不受磨损;3、本技术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位于上排的喷嘴向上倾斜45°,位于下排的喷嘴向下倾斜45°,即上下两排的喷嘴之间呈90°夹角设置,能够对管杆表面的油蜡化合物进行充分的清除。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圆筒壳体,2-上胶芯,3-下胶芯,4-蒸汽入口,5-喷嘴,6-污水出口,7-吸水孔,8-固定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形圆筒壳体1,圆筒壳体1上端内部设有上胶芯2,圆筒壳体1下端内部设有下胶芯3,上胶芯2和下胶芯3均设有贯穿上下两端且直径与管杆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上胶芯2与下胶芯3之间圆筒壳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蒸汽入口4,内壁上设有上下两排沿着圆周方向设置的喷嘴5,蒸汽入口4与喷嘴5相连通,蒸汽入口4的下方圆筒壳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污水出口6,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吸水孔7,污水出口6与吸水孔7相连通,蒸汽入口4用于与高温蒸汽产生装置相连,污水出口6用于与污水回收装置相连通。本技术的清洗装置,能够使清洗的蒸汽与洗下来的污水在装置内部流动,减少蒸汽消耗、实现废液回收及环保作业。本技术在使用时,以提升管杆的模式进行清洗,即管杆从下至上运行,从圆筒壳体的下端伸入,在穿过下胶芯的内径与管杆外径尺寸相匹配的通孔时,下胶芯对附着在管杆外壁的油蜡化合物进行初步刮除,当管杆上端运动到喷嘴时,高温蒸汽产生装置通过管线与蒸汽入口连接,上下两排喷嘴喷射出蒸汽,形成全覆盖的扇形蒸汽对处于提升过程中的管杆外壁进行清洗;清洗后液化的蒸汽和污水向下流到吸水孔处,从污水出口将污水吸入到污水回收装置中;其中上下胶芯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管杆接箍通过的时候能够确保高温蒸汽以及清洗下来的油污不泄漏,下胶芯和上胶芯之间的油蜡水化合物能够及时排出,不会积累过多,避免了对喷嘴处造成堵塞。优选的,上胶芯和下胶芯采用橡胶材料制得,管杆在穿过上胶芯和下胶芯通孔时,既能保证密封性,又能保证管杆在穿过过程中外壁不受损坏。优选的,圆筒壳体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支杆8,便于将本清洗装置安装在一定高度位置,方便管杆的提升运动。优选的,位于上排的喷嘴向上倾斜45°,位于下排的喷嘴向下倾斜45°,即上下两排的喷嘴之间呈90°夹角设置,能够对管杆表面的油蜡化合物进行充分的清除。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形圆筒壳体(1),圆筒壳体(1)上端内部设有上胶芯(2),圆筒壳体(1)下端内部设有下胶芯(3),上胶芯(2)和下胶芯(3)均设有贯穿上下两端且直径与管杆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上胶芯(2)与下胶芯(3)之间圆筒壳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蒸汽入口(4),内壁上设有上下两排沿着圆周方向设置的喷嘴(5),蒸汽入口(4)与喷嘴(5)相连通,蒸汽入口(4)的下方圆筒壳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污水出口(6),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吸水孔(7),污水出口(6)与吸水孔(7)相连通,蒸汽入口(4)用于与高温蒸汽产生装置相连,污水出口(6)用于与污水回收装置相连通;上胶芯(2)和下胶芯(3)采用橡胶材料制得;圆筒壳体(1)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支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井作业管杆高温高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形圆筒壳体(1),圆筒壳体(1)上端内部设有上胶芯(2),圆筒壳体(1)下端内部设有下胶芯(3),上胶芯(2)和下胶芯(3)均设有贯穿上下两端且直径与管杆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上胶芯(2)与下胶芯(3)之间圆筒壳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蒸汽入口(4),内壁上设有上下两排沿着圆周方向设置的喷嘴(5),蒸汽入口(4)与喷嘴(5)相连通,蒸汽入口(4)的下方圆筒壳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仕洪陈龙钱存彬蔡晓龙马耀刘正铎杨志亮梁务勇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众城石油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