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70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所述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和防护网,所述主体结构平面为六边形空心结构,空间为延展至六个方向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边缘开有固定槽,所述防护网通过扣锁与固定槽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水生动物生活习性,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可供水生动物躲避捕食、受精卵孵化、幼崽长大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和缺陷: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是对水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根据水生动物的生存习性,繁衍规律,现阶段能够提供给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设施有限,尤其是在新建河道、疏浚后流域中,若水生动物受精卵水流沉入河底或受风浪影响无法孵化、或被其它动物吃掉,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目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以环境保护为主,栖息地保护装置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建立有针对性的进行栖息地保护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的一种针对水生动物生活习性,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可供水生动物躲避捕食、受精卵孵化、幼崽长大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针对水生动物生活习性,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可供水生动物躲避捕食、受精卵孵化、幼崽长大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所述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和防护网,所述主体结构平面为六边形空心结构,空间为延展至六个方向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边缘开有固定槽,所述防护网通过扣锁与固定槽相互连接。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内部为凹凸不平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内部中空,主体结构由混凝土材料制成,为凹凸不平的粗糙结构,便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卵固定与内壁上。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伸展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与固定槽为统一整体。所述固定槽与主体结构为整体现浇混凝土材质。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为尼龙材料,所述扣锁为塑性材料制成,一侧与固定槽相互卡接,另一侧与防护网连接。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的六边分别固定于扣锁尾端的卡口上,扣锁另一端与固定槽相互卡接。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为尼龙材质。所述防护网为强度大、耐用性强的尼龙材质。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网孔根据保护的水生动物种类不同更换不同网孔尺寸的防护网。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的六个防护网网孔大小一致。在上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互堆叠。所述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堆叠形成不同空隙,作为栖息地整体使用栖息地保护效果更佳。不同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上的防护网网孔可以不同,该装置能够相互堆叠,形成整体保护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目的在于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繁殖的空间,尤其是在一些硬质河道、新建河底、水流流速较缓的河湖中。本申请能够在水生动物栖息系统不完善的条件下,为底栖动物提供生存场所。本技术目的在于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保护水生动物在生存、产卵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外部捕食。针对水生动物生活习性,可供水生动物躲避捕食、受精卵孵化、幼崽长大的场所。2、本申请采用混凝土预制构建配合防护网,具有成本低、耐久性强、应用简单、适应性广等特点,有利于水生动物产卵、孵化,对于促进水生动物系统完整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应用于水生动物保护中。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本技术防护网及扣锁的主视图;图5本技术防护网及扣锁的示意图。图中:1、主体结构,2、固定槽,3、扣锁,4、防护网,5、卡口,6、防护网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5具体说明本技术。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装置可根据需求进行单个或多个组合使用。单个主体结构内部可以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产卵场所,多个堆叠形成的不同空隙,为小型水生动物提供躲避空间。装置呈六个方向伸展的空间结构。实施例一: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所述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和防护网,所述主体结构平面为六边形空心结构,空间为延展至六个方向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边缘开有固定槽,所述防护网通过扣锁与固定槽相互连接。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主体结构内部为凹凸不平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内部中空,主体结构由混凝土材料制成,为凹凸不平的粗糙结构,便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卵固定与内壁上。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主体结构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伸展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与固定槽为统一整体。所述固定槽与主体结构为整体现浇混凝土材质。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防护网为尼龙材料,所述扣锁为塑性材料制成,一侧与固定槽相互卡接,另一侧与防护网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防护网的六边分别固定于扣锁尾端的卡口上,扣锁另一端与固定槽相互卡接。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防护网为尼龙材质。所述防护网为强度大、耐用性强的尼龙材质。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防护网网孔根据保护的水生动物种类不同更换不同网孔尺寸的防护网。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主体结构的六个防护网网孔大小一致。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互堆叠。所述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堆叠形成不同空隙,作为栖息地整体使用栖息地保护效果更佳。不同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上的防护网网孔可以不同,该装置能够相互堆叠,形成整体保护群。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可以相互堆叠,组合使用;防护网4边缘进行加强;防护网4与扣锁3的尾部想连接;防护网3根据需要保护的物种不同适当调整防护网网孔6的大小;扣锁3顶部与固定槽2卡接;固定槽2与主体结构1为一体浇筑混凝土结构;对主体结构各个方向形成的空腔,都安装好防护网4,组装完成。栖息地保护装置组装完成后,运送到指定位置,沉入水中或置于岸边浅位置,组合形式以自然堆叠为主。本实例具有保护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和防护网,所述主体结构平面为六边形空心结构,空间为延展至六个方向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边缘开有固定槽,所述防护网通过扣锁与固定槽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和防护网,所述主体结构平面为六边形空心结构,空间为延展至六个方向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边缘开有固定槽,所述防护网通过扣锁与固定槽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内部为凹凸不平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伸展的立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与固定槽为统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为尼龙材料,所述扣锁为塑性材料制成,一侧与固定槽相互卡接,另一侧与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征陈硕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