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04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包括矩形外壳、滚轮、侧窗、出水口、进水口、主观察窗、粪便收集板、拉环、植物养殖槽、把手、滤网、对接板和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侧窗和主观察窗上均胶结有一层钢化玻璃,并在胶结点做密封处理,能够直观的对矩形外壳内部的鱼类进行观察,主观察窗的钢护玻璃上设置有刻度线,能够对所加水量进行精确控制,出水口、进水口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旋拧螺纹,并在其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片,能够与外接连接管旋拧锁定,防止水管脱落,粪便收集板上设置有正六边形漏孔,且漏孔的孔径小于鱼类粪便的直径,通过粪便收集板能够对鱼类粪便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复合养殖箱,具体为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属于生态复合养殖箱

技术介绍
鱼缸,一种装活鱼的水缸,缸体透明,多为玻璃质地,也可用来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起到观赏的作用,鱼缸不仅是鱼儿的家,更是家人共同的生活享受鱼缸更是家居风水里必不可少的摆件,是与空间的完美结合,是家居、办公,商业空间的灵魂禅师,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可以培育植物的鱼缸,但是就植物本身和鱼缸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鱼缸仅仅提供植物的放置点,众所周知,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会产生的氨氮和养殖鱼所排泄的粪便,该氨氮和粪便的含量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而持续积累,长期对鱼来说是有害的,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可以为植物提供很好的养料,如若能够将养殖水提供给植物所用,那么对于鱼来说,能够将养殖水中的氨氮和粪便及时地处理转化为植物吸收的营养,进而方便水的更换,使得鱼养殖可以有良好的水环境,对于植物来说,有了这些肥料,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因此,则需要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生态复合养殖箱,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生态复合养殖箱上大多没有设置刻度线,导致在加水时无法对所加水量进行精确控制,其二、现有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大多采用一体化结构,导致无法快速将鱼的粪便取出用于对植物的施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包括矩形外壳、滚轮、侧窗、出水口、进水口、主观察窗、粪便收集板、拉环、植物养殖槽、把手、滤网、对接板和连接槽;所述矩形外壳构成该生态复合养殖箱的主体结构,所述滚轮设置在矩形外壳的底部四角处,所述侧窗位于矩形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出水口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底部,所述进水口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顶部,且所述出水口、进水口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主观察窗设置在矩形外壳的前后两侧,所述粪便收集板水平放置在矩形外壳内部空腔底部,所述拉环竖直焊接固定在粪便收集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植物养殖槽通过对接板卡接在矩形外壳的顶部,所述把手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的左右两侧,所述滤网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的底部,所述对接板竖直固定在植物养殖槽的底部边线上,所述连接槽呈内凹式设置子矩形外壳的顶部边缘。优选的,为了能够直观的对矩形外壳内部的鱼类进行观察,所述侧窗和主观察窗上均胶结有一层钢化玻璃,并在胶结点做密封处理。优选的,为了能够对所加水量进行精确控制,所述主观察窗的钢护玻璃上设置有刻度线。优选的,为了能够与外接连接管旋拧锁定,防止水管脱落,所述出水口、进水口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旋拧螺纹,并在其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片。优选的,为了通过粪便收集板能够对鱼类粪便进行收集,所述粪便收集板上设置有正六边形漏孔,且漏孔的孔径小于鱼类粪便的直径。优选的,为了能够使植物养殖槽与矩形外壳快速对接与拆分,所述植物养殖槽通过对接板和连接槽咬合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呈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生态复合养殖箱设计合理,侧窗和主观察窗上均胶结有一层钢化玻璃,并在胶结点做密封处理,能够直观的对矩形外壳内部的鱼类进行观察,主观察窗的钢护玻璃上设置有刻度线,能够对所加水量进行精确控制,出水口、进水口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旋拧螺纹,并在其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片,能够与外接连接管旋拧锁定,防止水管脱落,粪便收集板上设置有正六边形漏孔,且漏孔的孔径小于鱼类粪便的直径,通过粪便收集板能够对鱼类粪便进行收集,植物养殖槽通过对接板和连接槽咬合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呈可拆卸式连接,能够使植物养殖槽与矩形外壳快速对接与拆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粪便收集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矩形外壳,2、滚轮,3、侧窗,4、出水口,5、进水口,6、主观察窗,7、粪便收集板,8、拉环,9、植物养殖槽,10、把手,11、滤网,12、对接板和13、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包括矩形外壳1、滚轮2、侧窗3、出水口4、进水口5、主观察窗6、粪便收集板7、拉环8、植物养殖槽9、把手10、滤网11、对接板12和连接槽13;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生态复合养殖箱的主体结构,所述滚轮2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侧窗3位于矩形外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出水口4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3底部,所述进水口5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3顶部,且所述出水口4、进水口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主观察窗6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前后两侧,所述粪便收集板7水平放置在矩形外壳1内部空腔底部,所述拉环8竖直焊接固定在粪便收集板7的左右两侧,所述植物养殖槽9通过对接板12卡接在矩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把手10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左右两侧,所述滤网11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底部,所述对接板12竖直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底部边线上,所述连接槽13呈内凹式设置子矩形外壳1的顶部边缘。所述侧窗3和主观察窗6上均胶结有一层钢化玻璃,并在胶结点做密封处理,能够直观的对矩形外壳1内部的鱼类进行观察,主观察窗6的钢护玻璃上设置有刻度线,能够对所加水量进行精确控制,出水口4、进水口5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旋拧螺纹,并在其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片,能够与外接连接管旋拧锁定,防止水管脱落,粪便收集板7上设置有正六边形漏孔,且漏孔的孔径小于鱼类粪便的直径,通过粪便收集板7能够对鱼类粪便进行收集,植物养殖槽9通过对接板12和连接槽13咬合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1呈可拆卸式连接,能够使植物养殖槽9与矩形外壳1快速对接与拆分。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生态复合养殖箱时,鱼养殖水比较浑浊的时候,观赏鱼缸通过进水口5将观赏鱼缸内的养殖水排出,并通过出水口4对矩形外壳1内部的空腔,注入新的养殖水,并根据刻度线对水量进行精确把控,植物养殖在植物养殖槽9中,并通过养殖水中鱼类会产生的氨氮来为植物提供养料,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在鱼类粪便过多时,通过拉环8将粪便收集板7拉出,对粪便进行倾倒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滚轮(2)、侧窗(3)、出水口(4)、进水口(5)、主观察窗(6)、粪便收集板(7)、拉环(8)、植物养殖槽(9)、把手(10)、滤网(11)、对接板(12)和连接槽(13);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生态复合养殖箱的主体结构,所述滚轮(2)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侧窗(3)位于矩形外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出水口(4)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3)底部,所述进水口(5)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3)顶部,且所述出水口(4)、进水口(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主观察窗(6)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前后两侧,所述粪便收集板(7)水平放置在矩形外壳(1)内部空腔底部,所述拉环(8)竖直焊接固定在粪便收集板(7)的左右两侧,所述植物养殖槽(9)通过对接板(12)卡接在矩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把手(10)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左右两侧,所述滤网(11)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底部,所述对接板(12)竖直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底部边线上,所述连接槽(13)呈内凹式设置子矩形外壳(1)的顶部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生态复合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滚轮(2)、侧窗(3)、出水口(4)、进水口(5)、主观察窗(6)、粪便收集板(7)、拉环(8)、植物养殖槽(9)、把手(10)、滤网(11)、对接板(12)和连接槽(13);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生态复合养殖箱的主体结构,所述滚轮(2)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侧窗(3)位于矩形外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出水口(4)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3)底部,所述进水口(5)水平固定在左侧侧窗(3)顶部,且所述出水口(4)、进水口(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主观察窗(6)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前后两侧,所述粪便收集板(7)水平放置在矩形外壳(1)内部空腔底部,所述拉环(8)竖直焊接固定在粪便收集板(7)的左右两侧,所述植物养殖槽(9)通过对接板(12)卡接在矩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把手(10)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左右两侧,所述滤网(11)水平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底部,所述对接板(12)竖直固定在植物养殖槽(9)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乳源瑶族自治县银源智慧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