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15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包括横跨高速公路的防护棚、吊机,所述防护棚包括设置在高速公路两端的基础桩、设置在基础装上的纵向承重管、连接纵向承重管的横向连接杆、设置在纵向承重管上方的承重桁架、设置在承重桁架上方的分配梁、设置在分配梁上方的轨道梁,所述轨道梁沿着高速公路横向距离设置,所述分配梁与轨道梁垂直,等间距设置,所述承重桁架设置方向与轨道梁一致,所述轨道梁上设有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运载待安装节段钢箱梁至待安装桥梁的下方,所述吊机安装在两个待安装的桥梁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防护棚集合运输和防护功能,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方便钢箱梁的运输,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施工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工程环境越来越复杂,跨越公路设置的桥梁越来越多。通常这种桥梁的施工采用的形式是上部结构为挂篮施工,主体结构为钢箱梁节段对称悬臂拼装工艺,在施工时,会有焊渣等杂物掉落,影响下方通行车辆的安全,尤其是当桥址区位于城市收费站进出口旁,下方跨路,交通流量大,不允许中断交通,且无条件改道绕行,上述桥梁施工作业会给公路行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3]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620968389.3的一种用于桥梁跨公路施工的防护吊棚,利用吊杆将在水平面内封闭的操作平台结构吊设在桥梁底部形成防护吊棚,能够有效防止施工中向公路内掉落杂物,确保公路施工安全,不占用公路行车道路,能够确保公路行车安全,但是无法方便的运输钢箱梁和实现钢箱梁的安全起吊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不占用公路行车道路,并且施工方便,实现防护、运输一体化。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包括横跨高速公路的防护棚、吊机,所述防护棚包括设置在高速公路两端的基础桩、设置在基础装上的纵向承重管、连接纵向承重管的横向连接杆、设置在纵向承重管上方的承重桁架、设置在承重桁架上方的分配梁、设置在分配梁上方的轨道梁,所述轨道梁沿着高速公路横向距离设置,所述分配梁与轨道梁垂直,等间距设置,所述承重桁架设置方向与轨道梁一致,所述轨道梁上设有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运载待安装节段钢箱梁至待安装桥梁的下方,所述吊机安装在两个待安装的桥梁上方。
[0006]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桁架上方设有防护钢板。
[0007]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桥梁底部设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吊机的正下方,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立杆、行走轮、底部框架、横向防护栏、纵向防护栏、设置在横向防护栏和纵向防护栏之间的防护网,所述立杆一端与行走轮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框架固定,所述底部框架上设有底板。
[0008]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桥梁的两侧设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包括两个长度不同的侧板和置于侧板之间的底板,长的侧板与待安装桥梁侧面固定连接,底板和短的侧板悬空设置,所述行走轮在底板上进行行走。
[0009]方案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轨道的长的侧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上设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将行走轨道固定在待安装桥梁的两侧。
[0010]方案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侧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平行地面设置,设置位置高于
所述行走轨道的短边上部,所述连杆和立杆垂直连接,使得立杆随着行走轮移动从而实现移动。
[0011]方案进一步地,还包括吊车,所述吊车设置在地面上将待安装节段钢箱梁吊装至行走小车上。
[0012]方案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4个,两两设置在待安装桥梁两侧的行走轨道上。
[0013]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桥梁上方设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与行走轮连接为其提供动力。
[0014]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设置警示灯或灯带。
[0015]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实现了桥梁施工过程中钢箱梁运输以及安全防护的一体化,设置跨越高速公路的防护棚,集合运输和防护的功能,不仅能实现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方便待安装节段钢箱梁的运输,还能避免施工过程中杂物的掉落,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本技术在吊机正下方设置操作平台,方便材料焊接施工和后期焊缝的检测,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材料易得,便于加工制作,制作成本低,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的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的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待安装桥梁,2、桥墩,3、吊车,4、待安装节段钢箱梁,5、行走小车,6、轨道梁,7、分配梁,8、防护钢板,9、承重桁架,10、横向连接杆,11、纵向承重管,12、基础桩,13、吊机,14、操作平台,141、立杆,142、底部框架,143、纵向防护栏,144、横向防护栏,145、防护网,146、行走轮,15、连杆,16、行走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技术。
[002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包括横跨高速公路的防护棚、吊机13,所述防护棚包括设置在高速公路两端的基础桩12、设置在基础装12上的纵向承重管11、连接纵向承重管11的横向连接杆10、设置在纵向承重管11上方的承重桁架9、设置在承重桁架9上方的分配梁7、设置在分配梁7上方的轨道梁6,所述轨道梁6沿着高速公路横向距离设置,所述分配梁7与轨道梁6垂直,等间距设置,所述承重桁架9设置方向与轨道梁6一致,所述轨道梁6上设有行走小车5,所述行走小车5运载待安装节段钢箱梁4至待安装桥梁1的下方,所述吊机13安装在两个待安装桥梁1上方。
[0022]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桁架9上方设有防护钢板8。
[0023]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桥梁1底部设有操作平台14,所述操作平台14设置在吊机13的正下方,所述操作平台14包括立杆141、行走轮146、底部框架142、横向防护栏144、纵向防护栏143、设置在横向防护栏144和纵向防护栏143之间的防护网145,所述立杆141一端与行走轮146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框架142固定,所述底部框架142上设有底板,操作平台14的设置方便焊接施工和焊缝的检测,提供施工便利性和安全性。
[0024]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桥梁1的两侧设有行走轨道16,所述行走轨道16包括两个长度不同的侧板和置于侧板之间的底板,长的侧板与待安装桥梁1侧面固定连接,底板和短的侧板悬空设置,所述行走轮146在底板上进行行走。
[0025]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轨道16的长的侧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上设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将行走轨道16固定在待安装桥梁1的两侧。
[0026]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146的侧部设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平行地面设置,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行走轨道16的短边上部,所述连杆15和立杆141垂直连接,使得立杆141随着行走轮146移动从而实现移动。
[0027]本技术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高速公路的防护棚、吊机,所述防护棚包括设置在高速公路两端的基础桩、设置在基础装上的纵向承重管、连接纵向承重管的横向连接杆、设置在纵向承重管上方的承重桁架、设置在承重桁架上方的分配梁、设置在分配梁上方的轨道梁,所述轨道梁沿着高速公路横向距离设置,所述分配梁与轨道梁垂直,等间距设置,所述承重桁架设置方向与轨道梁一致,所述轨道梁上设有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运载待安装节段钢箱梁至待安装桥梁的下方,所述吊机安装在两个待安装的桥梁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桁架上方设有防护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安装桥梁底部设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吊机的正下方,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立杆、行走轮、底部框架、横向防护栏、纵向防护栏、设置在横向防护栏和纵向防护栏之间的防护网,所述立杆一端与行走轮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框架固定,所述底部框架上设有底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跨公路桥梁施工钢箱梁防护运输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安装桥梁的两侧设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包括两个长度不同的侧板和置于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彪张有军张林龙蔡欣卞亚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