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55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信号覆盖及井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井盖盖体下方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井盖立柱;井盖盖体内部设有宽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一端与接收天线连接,宽带放大器另一端与射频输出连接器和供电通信连接器分别连接;射频输出连接器与设置在井盖盖体底面或隧道内顶部的覆盖天线连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高、覆盖效果不好或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信号覆盖装置;实现隧道井下的移动信号网络覆盖,降低网络覆盖的成本,有效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发现问题时及时与操作室人员沟通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证生命财产安全。一步保证生命财产安全。一步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信号覆盖及井盖
,尤其是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电力行业、通信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隧道、综合管廊、输油、储油廊道等建设数量与日俱增,目前以电力隧道和通信隧道为代表的地下管廊的建设率在逐步升高。由于隧道的独特形式和特殊性,移动信号网络无法覆盖至地下,而隧道内部做整体的移动信号覆盖成本投入非常高,各大运维公司目前未在管廊内部进行移动2G/3G/4G/5G等网络的信号覆盖。因电力隧道内部使用了电力电缆、通信设备、防火监测系统、电力监测设备等诸多电子设备,所以经常需要技术人员及运维人员进行隧道内的巡检或技术作业。由于隧道建在地下深处,内部空间较为封闭,且无移动网络信号,作业人员发现问题时无法及时与地面人员或操作室人员沟通,给相关技术人员或维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隧道内部环境较为恶劣,部分区域存在氧气缺少现象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监控室人员监测到异常时无法与现场人员及时沟通,这将导致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危害,在不能实时与外界通信的前提下容易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2016年07月13日公开的专利CN 105762486A一种智能井盖仅将天线至于井盖内,提升井盖监控的通信性能,未起到相关信号覆盖的功能,而2019年07月05日公开的专利CN109972662A智能井盖仅介绍了井盖能供于地面上方的WiFi信号的覆盖方法,且建立在有网络的前提下,专利无实际解决问题的意义。
[0003]因此,为降低信号覆盖的成本,有必要研发一种成本低、覆盖效果好、与井盖结合的覆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高、覆盖效果不好或安全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信号覆盖装置;实现隧道井下的移动信号网络覆盖,降低网络覆盖的成本,有效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发现问题时及时与操作室人员沟通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0006]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井盖盖体下方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井盖立柱;井盖盖体内部设有宽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一端与接收天线连接,宽带放大器另一端与射频输出连接器和供电通信连接器分别连接;射频输出连接器与设置在井盖盖体底面或隧道内顶部的主覆盖天线连接。
[0008]井盖盖体内部设有接收天线,接收天线通过支架过孔铜支柱将连接主天线连接线、第一分集天线连接线连接到宽带放大器;顶层屏蔽层、底层屏蔽层、设置在两侧的屏蔽层连通铜网圈相连形成密封的屏蔽仓结构,宽带放大器固定在这个屏蔽舱结构内;宽带放
大器底端分别连接射频输出连接器和供电通信连接器。
[0009]接收天线通过主天线连接线连接至第一功分器的一端,接收天线的分集天线通过第一分集天线连接线连接至第一功分器的第二端,第一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双工器;第一双工器上行接口连接至上行功放的输出端,第一双工器下行接口连接至下行低噪放的输入端,公共端口连接至的第一功分器输出端;下行低噪放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双工器的下行输出端,下行低噪放输出端连接到下行滤波器的输入端和下行低噪放AGC增益控制电路;下行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下行功放的输入端;下行功放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双工器和下行功放ALC 功率控制电路;第二双工器与第二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功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主覆盖天线连接线和第二分集天线连接线;主覆盖天线连接线和第二分集天线连接线分别连接至 2

5覆盖天线,实现信号的下行覆盖。
[0010]上行信号通过覆盖天线经主覆盖天线连接线和第二分集天线连接线连接至第二双工器,第二功分器连接至第二双工器的公共端口,第二双工器的上行接口输出上行信号连接至上行低噪放的输入端,进行信号放大;上行低噪放输出端与上行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上行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上行功放的输入端;上行功放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双工器的上行输入接口和上行功放ALC功率控制电路;第一双工器将上下行信号进行合路,传输至第一功分器后通过主天线连接线和第一分集天线连接线传输至接收天线,进行上行信号的传输。
[0011]用于控制上下行的增益和功率的调整的核心控制器分别连接下行低噪放AGC增益控制电路、上行功放ALC功率控制电路、下行功放ALC功率控制电路、上行低噪放AGC增益控制电路;整机的电源与接口通过接口电路配置核心控制器。
[0012]主覆盖天线通过天线固定螺丝在井盖盖体的底部或隧道内部顶端;射频输出连接器通过覆盖天线连接线与天线射频连接器一端连接,固定在天线罩体侧面的天线射频连接器另一端连接主覆盖天线连接线、第二分集天线连接线;主覆盖天线连接线与覆盖天线的主天线相连,第二分集天线连接线与覆盖天线的分集天线相连。
[0013]在井盖盖体下方井口上安装井圈,屏蔽层连通铜网圈与井圈接触,井圈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到井壁。
[0014]优点及效果: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可便携式的覆盖整条隧道,哪里信号弱就在哪里布放该井盖;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技术可对地理环境复杂的隧道进行快速信号覆盖;本技术通过更改宽带放大器的频带,即可轻松实现其他网络频段的覆盖。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当隧道与地面为平顶时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1的仰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覆盖天线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的剖视图;
[0024]图7为当隧道为深井时本技术的天线安装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的宽带放大器的原理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井盖盖体、2主覆盖天线、3井盖立柱、1

1接收天线、1

2支架过孔铜支柱、1

3宽带放大器、1

4屏蔽层连通铜网圈、1

5顶层屏蔽层、1

6底层屏蔽层、1

7主天线连接线、1

8分集天线连接线、1

9射频输出连接器、1

10供电通信连接器、2

1天线固定螺丝、2

2天线射频连接器、2

3主覆盖天线连接线、2

4分集天线连接线、2

5覆盖天线、2

6天线罩体、2

7覆盖天线连接线、4井圈、4

1膨胀螺栓;1
‑3‑
1双工器、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井盖盖体(1)下方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井盖立柱(3);井盖盖体(1)内部设有宽带放大器(1

3),宽带放大器(1

3)一端与接收天线(1

1)连接,宽带放大器(1

3)另一端与射频输出连接器(1

9)和供电通信连接器(1

10)分别连接;射频输出连接器(1

9)与设置在井盖盖体(1)底面或隧道内顶部的主覆盖天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井盖盖体(1)内部设有接收天线(1

1),接收天线(1

1)通过支架过孔铜支柱(1

2)将连接主天线连接线(1

7)、第一分集天线连接线(1

8)连接到宽带放大器(1

3);顶层屏蔽层(1

5)、底层屏蔽层(1

6)、设置在两侧的屏蔽层连通铜网圈(1

4)相连形成密封的屏蔽仓结构,宽带放大器(1

3)固定在这个屏蔽舱结构内;宽带放大器(1

3)底端分别连接射频输出连接器(1

9)和供电通信连接器(1

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的隧道内信号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天线(1

1)通过主天线连接线(1

7)连接至第一功分器(1
‑3‑
5)的一端,接收天线(1

1)的分集天线通过第一分集天线连接线(1

8)连接至第一功分器(1
‑3‑
5)的第二端,第一功分器(1
‑3‑
5)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双工器(1
‑3‑
1);第一双工器(1
‑3‑
1)上行接口连接至上行功放(1
‑3‑
8)的输出端,第一双工器(1
‑3‑
1)下行接口连接至下行低噪放(1
‑3‑
2)的输入端,公共端口连接至的第一功分器(1
‑3‑
5)输出端;下行低噪放(1
‑3‑
2)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双工器(1
‑3‑
1)的下行输出端,下行低噪放(1
‑3‑
2)输出端连接到下行滤波器(1
‑3‑
3)的输入端和下行低噪放AGC增益控制电路(1
‑3‑2‑
1);下行滤波器(1
‑3‑
3)的输出端连接至下行功放(1
‑3‑
4)的输入端;下行功放(1
‑3‑
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双工器(1
‑3‑
11)和下行功放ALC功率控制电路(1
‑3‑4‑
1);第二双工器(1
‑3‑
11)与第二功分器(1
‑3‑
1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功分器(1
‑3‑
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主覆盖天线连接线(2

3)和第二分集天线连接线(2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志矫天书王日应辉王忠伟高艺关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达能电安全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