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30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外针并且该外针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针尖,在该外针外套设有软套管;还包括内针并且该内针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钝型端,所述内针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外针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外针通过第二通道套装在所述内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动脉穿刺中软套管置管的成功率。软套管置管的成功率。软套管置管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

技术介绍

[0002]在围术期监测中,经常通过动脉穿刺来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现有的动脉穿刺套管针主要是由外套管和穿刺针组成,使用时先用穿刺针穿刺动脉,然后退出穿刺针,直接将外套管(软套管)送入动脉中留置。但由于受到皮肤的遮挡,当外套管进入患者体内后,能否顺利送入动脉中只能凭医护人员自身经验进行判断,对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由于外套管较软,置入时容易出现打折,导致置管不顺或用力不当导致血管壁破损的风险,进而引发内出血、血栓等并发症。
[0003]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动脉穿刺中软套管置管的成功率的动脉穿刺套管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外针并且该外针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针尖,在该外针外套设有软套管;还包括内针并且该内针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钝型端,所述内针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外针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外针通过第二通道套装在所述内针上。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安装有一个在软套管送入动脉后能够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的锁紧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能够对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施加压力从而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的按扣、与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按扣与底座滑动连接并且所述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横置于按扣与底座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按扣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按扣底面中间设有能够对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施加压力从而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远离人体一端的截面为直径等于软套管管径的半圆形的凸起,在所述按扣底面两侧设有公扣,在所述按扣内部设有深度大于软套管的管径的滑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底座顶面中间设有截面为直径等于软套管管径的半圆形的凹槽,在所述底座顶面两侧设有能够与公扣卡扣配合的母扣,在所述凹槽与母扣之间设有高度大于软套管管径的导向板,在所述导向板顶端设有直径大于导向板厚度的限位杆,其中,所述凹槽与凸起相配合并且该凹槽内侧面与软套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与限位杆均沿滑槽滑动并且导向板的高度与限位杆的直径之和小于滑槽的深度。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内部套装有内针的外针穿刺动脉,然后退出外针,通过内针引导软套管送入动脉中,使软套管置管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在引导过程中内针对软套管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软套管在置入过程中出现打折等情况,从而提高了软套管置管的成功率。以及,在内针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道,当内针与人体配合一端进入动脉后,血液能够沿第一通道流出体外,方便医护人员通过血液判断内针与人体配合一端是否送入动脉内,从而更好的引导软套管送入动脉中。另外,内针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钝型端,能够降低内针刺破血管壁的风险。
[001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锁紧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的锁紧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外针1并且该外针1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针尖,在该外针1外套设有软套管2;还包括内针3并且该内针3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钝型端,所述内针3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道4;所述外针1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通道5,所述外针1通过第二通道5套装在所述内针3上。当内针3与人体配合一端进入动脉时,血液能够沿第一通道4流至体外,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判断内针3与人体配合一端是否位于动脉内部;所述内针3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钝型端,能够避免内针3刺穿动脉。
[0020]本技术中,在所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安装有一个在软套管2送入动脉后能够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的锁紧装置6,从而防止软套管2置入动脉后血液沿软套管2往外流。
[0021]本技术中,所述锁紧装置6包括能够对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施加压力从而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的按扣61、与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座62,所述按扣61与底座62滑动连接并且所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横置于按扣61与底座62之间。当对所述按扣61施加朝下的压力时,按扣61朝底座62方向滑动,同时按扣61对横置于按扣61与底座62之间的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施加压力,迫使软套管2变形,从而使软套管2上下内壁紧密贴合,达到锁紧封闭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的目的。
[0022]本技术中,所述按扣6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按扣61底面中间设有能够对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施加压力从而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的截面为直径等于软套管2管径的半圆形的凸起611,在所述按扣61底面两侧设有公扣612,在所述按扣61内部设有深度大于软套管2的管径的滑槽613,因此,按扣61与底座62之间相对滑动的距离大于软套管2的管径,从而避免在内针3引导软套管2的过程中锁紧装置6不会锁住内针3,同时在软套管2置入人体后按扣61能够滑动到迫使软套管2上下内壁紧密贴合的位置。
[0023]本技术中,所述底座62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底座62顶面中间设有截面为直径等于软套管2管径的半圆形的凹槽621,在所述底座62顶面两侧设有能够与公扣612卡扣配合的母扣622,在所述凹槽621与母扣622之间设有高度大于软套管2管径的导向板623,在所述导向板623顶端设有直径大于导向板623厚度的限位杆624,其中,所述凹槽621与凸起611相配合并且该凹槽621内侧面与软套管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623与限位杆624均沿滑槽613滑动并且导向板623的高度与限位杆624的直径之和小于滑槽613的深度。
[0024]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外针1穿刺入动脉内,当外针1刺中动脉后,拔出外针1,将内针3送入动脉内,并且当内针3与人体配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外针(1)并且该外针(1)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针尖,在该外针(1)外套设有软套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针(3)并且该内针(3)与人体配合一端为钝型端,所述内针(3)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道(4);所述外针(1)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通道(5),所述外针(1)通过第二通道(5)套装在所述内针(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安装有一个在软套管(2)送入动脉后能够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的锁紧装置(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6)包括能够对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施加压力从而锁紧封闭上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的按扣(61)、与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座(62),所述按扣(61)与底座(62)滑动连接并且所述软套管(2)远离人体一端横置于按扣(61)与底座(6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扣(6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昭李响陈剑泳陈素芳梁雁秋陈潮金邓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