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07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液压缸、输料孔和循环冷却水箱,所述液压缸设置底座上侧面,且液压缸分别设置冷却箱左右两侧,同时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塑胶模具,且第二塑胶模具设置在第一塑胶模具上方,同时第二塑胶模具下侧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输料孔开设在第二塑胶模具上,且输料孔设置在限位孔之间,所述第二塑胶模具上侧面设置有料斗,且料斗设置输料孔上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箱和循环冷却水箱,在使用该冷却装置对塑胶模具进行冷却时,通过把循环冷却水箱内部的水抽入到冷却箱内部,致使冷却箱能够对塑胶模具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塑胶产品的制作工作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
,具体是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塑胶模具是工业之母。
[0003]现在的塑胶模具在进行制作产品时,通过自然降温冷却,致使产品得到冷却,但随着塑胶模具的不断制作产品,塑胶模具本身的温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得产品的冷却时间越来越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的塑胶模具在进行制作产品时,通过自然降温冷却,致使产品得到冷却,但随着塑胶模具的不断制作产品,塑胶模具本身的温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得产品的冷却时间越来越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液压缸、输料孔和循环冷却水箱,所述液压缸设置底座上侧面,且液压缸分别设置冷却箱左右两侧,同时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塑胶模具,且第二塑胶模具设置在第一塑胶模具上方,同时第二塑胶模具下侧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输料孔开设在第二塑胶模具上,且输料孔设置在限位孔之间,所述第二塑胶模具上侧面设置有料斗,且料斗设置输料孔上侧面,所述循环冷却水箱设置在底座上侧面,且循环冷却水箱设置在液压缸右侧,同时循环冷却水箱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抽取管,所述第一抽取管左端设置有第一泵体,且第一泵体上侧面设置有第一输水管,同时第一输水管与冷却箱有侧面相连接,所述冷却箱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抽取管,且第二抽取管设置在第一输水管前下侧,所述第二抽取管右端设置有第二泵体,且第二泵体设置在循环冷却水箱上侧面,同时第二泵体通过第二输水管与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侧面设置有冷却箱,且冷却箱上侧面设置有第一塑胶模具,所述第一塑胶模具上侧面开设有模腔,且第一塑胶模具上侧面设置有限位块,同时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模腔左右两侧。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塑胶模具下侧面尺寸小于冷却箱内部尺寸,且第一塑胶模具上侧面尺寸大于冷却箱上侧面尺寸。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缸通过活塞杆与第二塑胶模具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伸缩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孔的位置与限位块的位置呈对应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斗下侧面的直径等于输料孔的直径。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输水管的直径等于第一抽取管的直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箱和循环冷却水箱,在使用该冷却装置对塑胶模具进行冷却时,通过把循环冷却水箱内部的水抽入到冷却箱内部,致使冷却箱能够对塑胶模具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塑胶产品的制作工作效率提高。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孔,在使用塑胶模具进行制作塑胶产品时,通过让限位块进入到限位孔内部,这样使得第二塑胶模具和第一塑胶模具相连接时密封性更好,致使第二塑胶模具和第一塑胶模具不容易发生错位的情况,从而让第二塑胶模具和第一塑胶模具制作产品时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的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冷却箱,3、第一塑胶模具,4、模腔,5、限位块,6、液压缸,7、活塞杆,8、第二塑胶模具,9、限位孔,10、输料孔,11、料斗,12、循环冷却水箱,13、第一抽取管,14、第一泵体,15、第一输水管,16、第二抽取管,17、第二泵体,18、第二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缸6、输料孔10和循环冷却水箱12,液压缸6设置底座1上侧面,且液压缸6分别设置冷却箱2左右两侧,同时液压缸6上侧面设置有活塞杆7,活塞杆7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塑胶模具8,且第二塑胶模具8设置在第一塑胶模具3上方,同时第二塑胶模具8下侧面开设有限位孔9,输料孔10开设在第二塑胶模具8上,且输料孔10设置在限位孔9之间,第二塑胶模具8上侧面设置有料斗11,且料斗11设置输料孔10上侧面,循环冷却水箱12设置在底座1上侧面,且循环冷却水箱12设置在液压缸6右侧,同时循环冷却水箱12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抽取管13,第一抽取管13左端设置有第一泵体14,且第一泵体14上侧面设置有第一输水管15,同时第一输水管15与冷却箱2有侧面相连接,冷却箱2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抽取管16,且第二抽取管16设置在第一输水管15前下侧,第二抽取管16右端设置有第二泵体17,且第二泵体17设置在循环冷却水箱12上侧面,同时第二泵体17通过第二输水管18与循环冷却水箱12相连接。
[0023]底座1上侧面设置有冷却箱2,且冷却箱2上侧面设置有第一塑胶模具3,第一塑胶模具3上侧面开设有模腔4,且第一塑胶模具3上侧面设置有限位块5,同时限位块5分别设置
在模腔4左右两侧,第一塑胶模具3下侧面尺寸小于冷却箱2内部尺寸,且第一塑胶模具3上侧面尺寸大于冷却箱2上侧面尺寸,液压缸6通过活塞杆7与第二塑胶模具8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伸缩连接,限位孔9的位置与限位块5的位置呈对应设置,料斗11下侧面的直径等于输料孔10的直径,第一输水管15的直径等于第一抽取管13的直径。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时,连接外部电源,启动循环冷却水箱12,循环冷却水箱12开始对内部的水进行冷却,同时启动液压缸6,液压缸6通过活塞杆7带动第二塑胶模具8向下移动,致使第一塑胶模具3上侧限位块5进入到第二塑胶模具8下侧限位孔9内部,使得第二塑胶模具8得到限位,同时启动第一泵体14,第一泵体14通过第一抽取管13把循环冷却水箱12内部的水抽入到第一输水管15内部,最后送入到冷却箱2内部,开始通过料斗11向输料孔10内部注入制作料,致使制作料进入到模腔4内部,同时通过冷却箱2内部水的冷却作用,使得第一塑胶模具3上模腔4内部的塑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缸(6)、输料孔(10)和循环冷却水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6)设置底座(1)上侧面,且液压缸(6)分别设置冷却箱(2)左右两侧,同时液压缸(6)上侧面设置有活塞杆(7),所述活塞杆(7)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塑胶模具(8),且第二塑胶模具(8)设置在第一塑胶模具(3)上方,同时第二塑胶模具(8)下侧面开设有限位孔(9),所述输料孔(10)开设在第二塑胶模具(8)上,且输料孔(10)设置在限位孔(9)之间,所述第二塑胶模具(8)上侧面设置有料斗(11),且料斗(11)设置输料孔(10)上侧面,所述循环冷却水箱(12)设置在底座(1)上侧面,且循环冷却水箱(12)设置在液压缸(6)右侧,同时循环冷却水箱(12)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抽取管(13),所述第一抽取管(13)左端设置有第一泵体(14),且第一泵体(14)上侧面设置有第一输水管(15),同时第一输水管(15)与冷却箱(2)有侧面相连接,所述冷却箱(2)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抽取管(16),且第二抽取管(16)设置在第一输水管(15)前下侧,所述第二抽取管(16)右端设置有第二泵体(17),且第二泵体(17)设置在循环冷却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佩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传递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