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82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包括有主杆,所述主杆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锚抓杆,所述环形槽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柱,所述套柱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锚抓杆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主杆的外表面且位于套柱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柱、转动杆、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使锚抓杆既可以处于撑开的状态,也可以处于收缩的状态,方便对其进行收纳,方便使用,再配合半圆卡块、第二弹簧、活动杆、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可以对套柱的位置进行限位,方便调整锚抓杆的状态。杆的状态。杆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


[0001]本技术涉及伞形锚
,具体是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

技术介绍

[0002]锚一般指船锚,是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把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稳。古代的锚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称为“碇”。碇石用绳系住沉入水底,依其重量使船停泊。后来有木爪石锚,即在石块两旁系上木爪,靠重量和抓力使船停泊。中国南朝已有关于金属锚的记载。中国古代帆船使用四爪铁锚,这种锚性能优良,至今在舢板和小船上仍有使用。
[0003]现有的锚一端的形状就像伞一样处于撑开的状态,但是在不使用锚的时候,其形状依然为伞状,不方便对其进行收纳存放,且其突出的锚抓杆对容易对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包括有主杆,所述主杆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锚抓杆,所述环形槽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柱,所述套柱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锚抓杆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主杆的外表面且位于套柱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主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环形槽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套柱内部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卡块,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环形槽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弹簧。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柱内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圆卡块活动安装在连接槽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挡块,所述连接挡块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柱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
[0011]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套柱、转动杆、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使锚抓杆既可以处于撑开的状态,也可以处于收缩的状态,方便对其进行收纳,方便使用,再配合半圆卡块、第二弹簧、活动杆、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可以对套柱的位置进行限位,方便调整锚抓杆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中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中套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中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中:1、主杆;2、环形槽;3、转动件;4、锚抓杆;5、套柱;6、转动杆;7、第一弹簧;8、第一限位孔;9、第二限位孔;10、活动杆;11、半圆卡块;12、连接槽;13、第二弹簧;14、连接挡块;15、把手;16、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包括有主杆1,主杆1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2,环形槽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件3转动连接有锚抓杆4,环形槽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柱5,套柱5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一端与锚抓杆4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主杆1的外表面且位于套柱5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主杆1的外表面且位于环形槽2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8和第二限位孔9,套柱5内部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活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卡块11,活动杆10的外表面且位于环形槽2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3。
[0019]其中,套柱5内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2。
[0020]其中,半圆卡块11活动安装在连接槽12的内部。
[0021]其中,活动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挡块14,连接挡块14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
[0022]其中,套柱5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6,可以通过推动杆16推动套柱5,方便操作。
[0023]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需要对锚抓杆4进行撑开时,通过推动杆16向上推动套柱5,再配合转动杆6的转动,将锚抓杆4进行撑开,当半圆卡块11移动到第一限位孔8相对应的位置时,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使得半圆卡块11自动卡在第一限位孔8的内部,当需要对锚抓杆4进行收纳时,拉动把手15,进而带动半圆卡块11朝着连接槽12的内部移动,使半圆卡块11退出第一限位孔8,并向下按压推动杆16,使得半圆卡块11卡在第二限位孔9的内部即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洋渔船便于回收的伞形锚,包括有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件(3)转动连接有锚抓杆(4),所述环形槽(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柱(5),所述套柱(5)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一端与锚抓杆(4)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主杆(1)的外表面且位于套柱(5)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主杆(1)的外表面且位于环形槽(2)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孔(8)和第二限位孔(9),所述套柱(5)内部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卡块(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涛姜传广傅琪耀于水香高勇王晓琳冯小宁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