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理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03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理瓶机。它解决了理瓶机出口处瓶子容易产生堆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瓶子通过进料口进入壳体内,并通过中心上凸的锥形板向锥形板外周滚落,并卡接进内环上相邻的两个推板之间,通过绕锥形板转动的内环带动推板推动瓶子转动,通过高度较高且自下而上与内环之间距离逐渐减小的导向板使瓶子翻过内环掉落进支撑板上且位于内环与外环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当瓶子移动至导向块处后,瓶子沿导向块进入输送管内,通过与内环之间间隙较小的导向板使内环在转动过程中只能依次将瓶子送入输送板内,多余的瓶子通过导向板远离内环的一侧掉落进锥形板内,有效避免瓶子在壳体内的堆积与堵塞,整理输送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理瓶机


[0001]本技术设备属于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理瓶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现有的社会对于各种各样的包装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而传统的生产线是通过人工将包装瓶依次排序,并通过传输带传送至下一个工位,通常在生产中通过理瓶机对散落的瓶子进行整理与输送,但现有的理瓶机通常通过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转盘将散落的瓶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至转盘的外周并按一定的方向进入输送带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瓶子在进入输送架的过程中,瓶身容易出现未与输送架对齐,导致大量的瓶子堆积在壳体上的出口处,大幅减低理瓶机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设备针对理瓶机出口处瓶子容易产生堆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理瓶机。
[0004]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理瓶机,包括壳体及多个固定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上固定设置用于下料的进料口,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一个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锥形板,该锥形板的外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活动设置有能够绕锥形板转动的转动架,该转动架包括内环与外环,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瓶子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该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内环与外环能够绕该支撑板转动并对瓶子进行输送,所述内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用于推动瓶子移动的推板,该推板位于上述锥形板的上方,相邻两个推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瓶子的长度,所述锥形板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提升瓶子高度的弧形导向板,该导向板与上述内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瓶子的半径且小于瓶子的直径,该导向板自下而上与内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板沿锥形板转动方向自下而上延伸,且弧形板的高度大于内环的高度,所述壳体内开设管连通至壳体外部用于将瓶子输送至后续加工工序的输送管,该输送管为位于上述锥形板转动方向上导向板的下方,该输送管位于上述内环与外环之间,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导向块,该导向块位于上述支撑板的端部与输送管之间,所述导向块的上端面与上述支撑板所处的平面重合。
[0005]作为优选,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挡块,该挡块位于上述输送管上导向块的另一侧。
[000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设置有四个。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挡板,该挡板与上述推板一一对应。
[0008]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推板分别设置有64个。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瓶子通过进料口进入壳体内,并通过中心上凸的锥形板向锥形板外周滚落,并卡接进内环上相邻的两个推板之间,通过绕锥形板转动的内环带动推板推动瓶子转动,直到瓶子移动至导向板上后,瓶子始终卡接在相邻的两个推板之间并通过随着锥形板转动方向自下而上延伸的导向板向上移动,直到瓶子的高度大于内环的高度时,通过高度较高且自下而上与内环之间距离逐渐减小的导向板使瓶子翻过内环掉落进支撑板上且位于内环与外环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挡板推动瓶子沿支撑板绕锥形板中心转动,当瓶子移动至导向块处后,瓶子沿导向块进入输送管内,通过与内环之间间隙较小的导向板使内环在转动过程中只能依次将瓶子送入输送板内,多余的瓶子通过导向板远离内环的一侧掉落进锥形板内,有效避免瓶子在壳体内的堆积与堵塞,整理输送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剖切视图;
[0013]图4为本技术中输送管处的剖切视图。
[0014]图中标记:1、壳体;2、支撑柱;3、支撑架;4、进料口;5、锥形板;6、转动架;7、内环;8、外环;9、支撑板;10、连接柱;11、推板;12、导向板;13、输送管;14、导向块;15、挡块;1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4所示,一种高效理瓶机,包括壳体1及四个固定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支撑柱2,所述壳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3,该支撑架3上固定设置用于下料的进料口4,所述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一个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锥形板5,该锥形板5的外周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活动设置有能够绕锥形板5转动的转动架6,该转动架6包括内环7与外环8,内环7与外环8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瓶子的支撑板9,该支撑板9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0,该连接柱10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内环7与外环8能够绕该支撑板9转动并对瓶子进行输送,所述内环7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用于推动瓶子移动的推板11,该推板11位于上述锥形板5的上方,相邻两个推板11之间的距离大于瓶子的长度,所述锥形板5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提升瓶子高度的弧形导向板12,该导向板12与上述内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瓶子的半径且小于瓶子的直径,该导向板12自下而上与内环7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板12沿锥形板5转动方向自下而上延伸,且弧形板的高度大于内环7的高度,所述壳体1内开设管连通至壳体1外部用于将瓶子输送至后续加工工序的输送管13,该输送管13为位于上述锥形板5转动方向上导向板12的下方,该输送管13位于上述内环7与外环8之间,所述内环7与外环8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导向块14,该导向块14位于上述支撑板9的端部与输送管13之间,所述导向块14的上端面与上述支撑板9所处的平面重合。
[0016]在使用时,瓶子通过进料口4进入壳体1内,并通过中心上凸的锥形板5向锥形板5外周滚落,并卡接进内环7上相邻的两个推板11之间,通过绕锥形板5转动的内环7带动推板
11推动瓶子转动,直到瓶子移动至导向板12上后,瓶子始终卡接在相邻的两个推板11之间并通过随着锥形板5转动方向自下而上延伸的导向板12向上移动,直到瓶子的高度大于内环7的高度时,通过高度较高且自下而上与内环7之间距离逐渐减小的导向板12使瓶子翻过内环7掉落进支撑板9上且位于内环7与外环8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16之间,挡板16推动瓶子沿支撑板9绕锥形板5中心转动,当瓶子移动至导向块14处后,瓶子沿导向块14进入输送管13内,通过与内环7之间间隙较小的导向板12使内环7在转动过程中只能依次将瓶子送入输送板内,多余的瓶子通过导向板12远离内环7的一侧掉落进锥形板5内,有效避免瓶子在壳体1内的堆积与堵塞,整理输送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
[0017]所述内环7与外环8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挡块15,该挡块15位于上述输送管13上导向块14的另一侧。使瓶子通过导向块14进入输送管13时通过挡块15阻挡瓶子,避免瓶子移动使速度较大脱离输送管13。
[0018]所述内环7与外环8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挡板16,该挡板16与上述推板11一一对应。所述挡板16与推板11分别设置有64个。能够同时输送数量较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理瓶机,包括壳体(1)及多个固定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3),该支撑架(3)上固定设置用于下料的进料口(4),所述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一个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锥形板(5),该锥形板(5)的外周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活动设置有能够绕锥形板(5)转动的转动架(6),该转动架(6)包括内环(7)与外环(8),内环(7)与外环(8)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瓶子的支撑板(9),该支撑板(9)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0),该连接柱(10)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内环(7)与外环(8)能够绕该支撑板(9)转动并对瓶子进行输送,所述内环(7)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用于推动瓶子移动的推板(11),该推板(11)位于上述锥形板(5)的上方,相邻两个推板(11)之间的距离大于瓶子的长度,所述锥形板(5)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提升瓶子高度的弧形导向板(12),该导向板(12)与上述内环(7)之间的距离大于瓶子的半径且小于瓶子的直径,该导向板(12)自下而上与内环(7)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峰刘祯祥吕国斌苏忠军王顺军黄伟国王超毅郑宋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