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数据传送指挥协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48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实现传送数据的方法的系统、方法、服务和程序存储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计算机网络中安排多个对等系统;将优选地包括数据的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耦合于所述多个对等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对等系统包括第一对等系统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所述第一对等系统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将所述数据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协作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将来自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所述多个对等系统优选地是网格使能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般涉及网络计算,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基于网络的 数据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数据从一个系统到另 一个系统的传送是网络计算的重要方面。随着对文件分布的网格(grid)和局部化指挥协调(orchestration)的出现,数据 从笫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传送(即,对等数据传送(peer-to-peer data transfer))已显著增加。网格系统中的数据传送请求一般是由很多系统实 现的服务。然而,数据传送的这些方法一般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对等体 (peer)是带宽受限于其到网络的连接技术或配置的。对等体是参与到联 网环境中的计算系统。大多数对等体受限于到网络的单一连接(例如,以 太网端口、无线等)。将对等体连接至较大的对等体网络的路由器和桥接 器常常作为其连接的中间人。即使对等体碰巧是具有到多个网络的多个连 接的主机(mainframe), —般也存在对可以传送至该对等体的数据量的 限制。具体而言,每个网络连接通常仅可以维持最大传送速率,并且这对 于网络集线器、交换机以及桥接器来说都是成立的。其次,现有系统通常针对指挥协调服务器(orchestration server)。 从服务器端角度处理问题优化了从一个服务器到多个服务器的数据传送负 载。这为接收数据的客户机对等体提供了最优的负载分布和较高的传送速 率。然而,客户机通常具有关于其在任何一个时间可以下拉(pulldown) 多少数据的限制。随着网格技术的普遍复兴,对分段数据传送的采用已经成为在杠杆作用于对等网络(peer networks )方面的焦点。常规方法的缺点一般包^ifr 求系统的有限数据传送资源。图1说明了基本的数据传送场景,其中,将数据从数据服务系统(第 二系统/客户机)100传送至请求系统(第一系统)101。在该数据传送场景 中,例如,第一系统101请求来自客户机100的1,000MB文件,并且当前 客户机100受限于lMB/秒。使用局域网(LAN) 103,在最好的情况下该 文件将在大约17分钟内传送。数据传送还取决于第二系统100正确传送数 据的能力、位置等。为了完成该任务,数据传送将要求来自第一系统101 的几乎所有的可用带宽。最好的情况与单次传送(single transfer )相同, 并且甚至可能由于开销而更糟。最好情况常常是不可能的,并且在17分钟 内对l,OOOMB的最初传送4艮可能发生在83分钟内(以0.2MB/秒传送); 增加了 80%的时间。业界一般已经将分段数据传送建立作为用于较之常规的单线程传送而 增加效率的普遍方法,如图2所说明的。分段数据传送将多个数据源100 访问至服务段(service segment) 101。该方法的局限在于给定服务器的可 用带宽的固定特性。诸如图3中所说明的网络的对等应用和体系结构提供了一种方法,该 方面标识出通常来自多个源160的数据并且传送该数据,以便获得分段文 件传送的好处。再则,该方法通常受限于分配给请求服务器165的网络带 宽的物理配置。因此,对于克服常规解决方案的局限性的新颖的对等数据 传送技术仍然存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述内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系统,其包括安 排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多个对等系统(peer system);以及包括了数据并且 耦合于所述多个对等系统的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对等系 统包括第一对等系统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对等系统适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将数据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协 作传送至所述第 一对等系统,并且其中所述至少 一个第二对等系统适于将 来自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所述多个对等系统优选地是网^f吏能(grid enabled)的。此外,所述第 一对等系统 优选地适于创建数据传送计划,其适于标识数据资源和所述至少一个笫二 对等系统中每一个的传送带宽能力,其中所述^t据传送计划可以包括统一 资源标识符(IJRI)、对等体标识符(peer identifier),以及与所述至少 一个笫二对等系统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字节范围。此外,所述第一对等系 统可以进一步适于标识将要传送的数据,标识能够传送部分所述数据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以及创建数据传送计划;并且其中,所述至少 一个第二对等系统适于将所述数据传送计划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以及向所迷第一对等系统提供状态消息。另外,在所述第一对等系统 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Web服务发生。此外, 所述第一对等系统可以进一步适于重构所述数据。所述数据传送系统优选 地进一步包括适于将所述多个对等系统彼此连接的对等体目录(peer directory )。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数据的方法、 一种传送数据的月i 务,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的程序存储设备,其有形地体现了可由所述计算 机执行以实现传送数据的方法的指令的程序,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计算 机网络中安排多个对等系统;将优选地包括数据的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耦 合于所述多个对等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对等系统包括第一对等系统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所述第 一对等系统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 统将数据从所迷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协作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将来自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传送至 所述第一对等系统。所述多个对等系统优选地是网格使能的。所述方法优 选地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对等系统创建数据传送计划以及标识数据资源 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中每一个的传送带宽能力,其中所述数据传 送计划可以包括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对等体标识符,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字节范围。此外,所述方法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对等系统标识将要传送的数据,标识能够传送部 分所述数据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以及创建数据传送计划;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将所述数据 传送计划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以及向所述第一对等系统提供 状态消息。另外,在所述第一对等系统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之间 的通信可以通过Web服务发生。所述方法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对 等系统重构所述数据,以及使用对等体目录将所述多个对等系统彼此连接。 优选地,对所述数据的重构是通过使用压缩来传送所述数据而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其包括计算机网络; 包括了数据并且耦合于所述计算机网络的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耦合于所 述计算机网络的网^f吏能的第一对等系统;耦合于所述计算机网络的多个 网格使能的第二对等系统;以及适于将所述第 一对等系统和所述多个第二 对等系统彼此连接的对等体目录,其中所述第一对等系统适于指示所述至 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将数据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协作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对等系统适于将来自所述至少 一个数据服 务器的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并且其中所述笫一对等系统进一步 适于标识将要传送的数据,标识能够传送部分所述数据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以;s^创建数据传送计划;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适于将所述数据传送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送系统,其包括:安排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多个对等系统;以及包括了数据并且耦合于所述多个对等系统的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其中所述多个对等系统包括第一对等系统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对等系统适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将所述数据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协作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等系统适于将来自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对等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D古德曼JW鲁尼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