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46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属于树脂制备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0~80份、无机硅10~20份、有机硅5~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氨基醇1~5份、稳定剂2~5份和接枝剂6~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接枝剂,由于无机硅有大量羟基,接枝剂能够快速分解醛基,使得甲醛快速分解;由于无机硅有大量羟基和接枝氨基有2个氨基头,可以再次跟醛基反应,就使得该产品有持续分解甲醛的能力;采用的原料绿色环保,减少污染。减少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属于树脂制备


技术介绍

[0002]树脂作为涂料的主要配料,现有的涂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醛,导致涂料使用后不能第一时间入住,需要放置半年或者更久的时间来散除多余的醛类污染物,影响使用,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除醛效果的树脂添加在涂料中达到除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5]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0~80份、无机硅10~20份、有机硅5~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氨基醇1~5份、稳定剂2~5份和接枝剂6~13份。
[0006]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5~76份、无机硅13~20份、有机硅5~13份、硅烷偶联剂1~3份、氨基醇1~5份、稳定剂2~5份和接枝剂6~12份。
[0007]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66份、无机硅16份、有机硅10份、硅烷偶联剂2份、稳定剂4份和接枝剂10份。
[0008]优选的,所述接枝剂为醇醚剂溶剂。
[0009]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MBS稳定剂。
[0010]优选的,所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制备方法如下:
[0011]步骤1:取无机硅和有机树脂混合后加热至50~90℃,加热混合时间为1~2h;
[0012]步骤2:向步骤1中的原料中添加有机硅和硅烷偶联剂,反应5~7h;
[0013]步骤3:继续添加接枝剂,反应20~45min后降温至30~46℃加入稳定剂,继续反应10~15min;
[0014]步骤4:向步骤3中的物料中加入氨基醇,提高转速在700~830r/s,反应1~2.5h后得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0015]优选的,在步骤2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后搅拌速度为280~350r/s,并保持温度为50~90℃。
[0016]优选的,在步骤4中,反应后得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粒径为5~13纳米。
[0017]优选的,所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在使用时,所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与水的添加比例为3:1。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无机纳米除醛树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机纳米除醛树脂,添加接枝剂,由于无机硅有大量羟基,接枝剂能够快速分解醛基,使得甲醛快速分解;由于无机硅有大量羟基和接枝氨基有2个氨基头,可以再次跟醛基反应,就使得该产品有持续分解甲醛的能力;采用的原料绿色环保,减少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本实施例提供的无机纳米除醛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0~80份、无机硅10~20份、有机硅5~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氨基醇1~5份、稳定剂2~5份和接枝剂6~13份。
[0021]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5~76份、无机硅13~20份、有机硅5~13份、硅烷偶联剂1~3份、氨基醇1~5份、稳定剂2~5份和接枝剂6~12份。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66份、无机硅16份、有机硅10份、硅烷偶联剂2份、稳定剂4份和接枝剂10份。接枝剂为醇醚剂溶剂。稳定剂为MBS稳定剂。
[0022]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制备方法如下:
[0023]步骤1:取无机硅和有机树脂混合后加热至50~90℃,加热混合时间为1~2h;
[0024]步骤2:向步骤1中的原料中添加有机硅和硅烷偶联剂,反应5~7h;
[0025]步骤3:继续添加接枝剂,反应20~45min后降温至30~46℃加入稳定剂,继续反应10~15min;
[0026]步骤4:向步骤3中的物料中加入氨基醇,提高转速在700~830r/s,反应1~2.5h后得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0027]在步骤2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后搅拌速度为280~350r/s,并保持温度为50~90℃。在步骤4中,反应后得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粒径为5~13纳米。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在使用时,无机纳米除醛树脂与水的添加比例为3:1。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制备方法如下:
[0030]步骤1:备料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0份、无机硅10份、有机硅5份、硅烷偶联剂1份、氨基醇1份、稳定剂2份和接枝剂6份;
[0031]步骤2:取无机硅和有机树脂混合后加热至50℃,搅拌速度为280r/s,加热混合2h;
[0032]步骤3:向步骤1中的原料中添加有机硅和硅烷偶联剂,反应7h;
[0033]步骤4:继续添加接枝剂,反应20min后降温至30℃加入稳定剂,继续反应10min;
[0034]步骤5:向步骤3中的物料中加入氨基醇,提高转速在700r/s,反应2.5h后得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制备方法如下:
[0037]步骤1:备料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60份、无机硅12份、有机硅8份、硅烷偶联剂2份、氨基醇2份、稳定剂3份和接枝剂7份;
[0038]步骤2:取无机硅和有机树脂混合后加热至60℃,搅拌速度为340r/s,加热混合1.5h;
[0039]步骤3:向步骤1中的原料中添加有机硅和硅烷偶联剂,反应6.5h;
[0040]步骤4:继续添加接枝剂,反应35min后降温至40℃加入稳定剂,继续反应12min;
[0041]步骤5:向步骤3中的物料中加入氨基醇,提高转速在750r/s,反应1.8后得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0042]实施例3:
[0043]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制备方法如下:
[0044]步骤1:备料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66份、无机硅16份、有机硅10份、硅烷偶联剂2份、稳定剂4份和接枝剂10份;
[0045]步骤2:取无机硅和有机树脂混合后加热至70℃,搅拌速度为310r/s,加热混合1.5h;
[0046]步骤3:向步骤1中的原料中添加有机硅和硅烷偶联剂,反应6h;
[0047]步骤4:继续添加接枝剂,反应35min后降温至42℃加入稳定剂,继续反应13min;
[0048]步骤5:向步骤3中的物料中加入氨基醇,提高转速在780r/s,反应2h后得到无机纳米除醛树脂。
[0049]实施例4:
[0050]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制备方法如下:
[0051]步骤1:备料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70份、无机硅18份、有机硅14份、硅烷偶联剂4份、氨基醇4份、稳定剂4份和接枝剂10份;
[0052]步骤2:取无机硅和有机树脂混合后加热至80℃,搅拌速度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0~80份、无机硅10~20份、有机硅5~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氨基醇1~5份、稳定剂2~5份和接枝剂6~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55~76份、无机硅13~20份、有机硅5~13份、硅烷偶联剂1~3份、氨基醇1~5份、稳定剂2~5份和接枝剂6~1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树脂66份、无机硅16份、有机硅10份、硅烷偶联剂2份、稳定剂4份和接枝剂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剂为醇醚剂溶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MBS稳定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纳米除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王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瓷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