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35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杆机,机架上有整体轮廓呈方形且立式布置的布杆板的一侧板面上有单元钉针,单元钉针以横列方式布置,布杆板上的单元钉针所对侧有横向布置的顶推杆,布杆板上的单元钉针与顶推杆之间有托杆板,托杆板上的齿形部上托撑的笔杆A与单元钉针的位置正对且笔杆A与单元钉针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顶推杆作往复式位移运动且抵推笔杆A钉置在单元钉针上。布杆板的单元钉针在横向方向上布置成横列,托杆板的齿形部上托撑的每根笔杆A正对着相应的单元钉针,顶推杆移动时顶推着笔杆A的一端,笔杆A的另一端则被钉在单元钉针上,这样就在托杆板的板面上悬置状布置了大量的笔杆。就在托杆板的板面上悬置状布置了大量的笔杆。就在托杆板的板面上悬置状布置了大量的笔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杆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笔杆集中钉置在板体上专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笔,是人类的一大专利技术,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笔在油画、化妆、书写等领域中用处极多。用于油画、化妆、书写领域中的笔的基本结构,一般可分为笔头以及笔杆部分,现有的制笔工序中,笔头及笔杆部分均有厂家进行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以及出售,笔杆制备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竹木原料,先成型再油漆,以供下游厂家实施笔头与笔杆的装配。笔杆制备过程中,尤其是油漆环节,笔杆数量巨大,目前尚无高效的油漆方案,如名称为“竹棒笔杆生产工艺”(文献号为CN103753673B),其中涉及笔杆油漆处理的步骤包括防水、底漆、色漆、清漆、验收步骤,其全文并未公开油漆过程中如何固定笔杆的具体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快捷地将笔杆钉置在布笔板上的布杆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布杆机,机架上有整体轮廓呈方形且立式布置的布杆板的一侧板面上有单元钉针,单元钉针以横列方式布置,布杆板上的单元钉针所对侧有横向布置的顶推杆,布杆板上的单元钉针与顶推杆之间有托杆板,托杆板上的齿形部上托撑的笔杆A与单元钉针的位置正对且笔杆A与单元钉针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顶推杆作往复式位移运动且抵推笔杆A钉置在单元钉针上。
[0005]上述方案中,布杆板的单元钉针在横向方向上布置成横列,托杆板的齿形部上托撑的每根笔杆A正对着相应的单元钉针,顶推杆移动时顶推着笔杆A的一端,笔杆A的另一端则被钉在单元钉针上,这样就在托杆板的板面上悬置状布置了大量的笔杆,如此便可以集中实施油漆了,彻底解决了人工作业的难题,本专利技术为了笔杆的浸漆作业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06]图1、2、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08]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布杆板上钉置有一列笔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2、3所示,布杆机的机架1上有整体轮廓呈方形且立式布置的布杆板10的一侧板面上有单元钉针11,单元钉针11以横列方式布置,布杆板10上的单元钉针11所对侧有横向布置的顶推杆20,布杆板10上的单元钉针11与顶推杆20之间有托杆板30,托杆板30上的齿形部31上托撑的笔杆A与单元钉针11的位置正对且笔杆A与单元钉针1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顶推杆20作往复式位移运动且抵推笔杆A钉置在单元钉针11上。
[0010]上述方案中的布杆板10的形状和尺寸依据需要设置成长方或正方形,如此可以布置至少一列单元钉针11,一般来讲会布置多列,即所述的单元钉针11构成的横列单元上自上而下布置多列,顶推杆20和托杆板30与布杆板10呈上下相对位移配合,顶推杆20和托杆板30与布杆板10之间上下相对位移时笔杆A的位置可分别对应于每列横列中的单元钉针11的位置。
[0011]由上述方案可知,单元钉针11布置成多列时,单元钉针11整体上呈矩阵式布置,为了将笔杆钉置在单元钉针11上,具体实施时采用一列一列钉置的方式进行,所以,顶推杆20和托杆板30与布杆板10之间需要满足相对位移的要求;所以,优选的方案是机架1上有安装架40,布杆板10与安装架40拆卸式固定连接,安装架40连接有升降机构41,升降机构41驱动安装架40作升降式直线运动。结合图5,首先让升降机构41处在最低位,也就是让布杆板10与安装架40均处在最低位,此时完成布杆板10上最上列的单元钉针11的笔杆钉置,然后升降机构41带动布杆板10与安装架40上升一个步进行程,一部步进行程等于上、下两列单元钉针11之间的间距,所以自上而下的第二列中单元钉针11处在与托杆板30上笔杆A的高度对齐的位置,随之顶推杆20进行顶推位移,完成第二列的笔杆A的钉置,布杆板10与安装架40再升高一个步进行程,最终将笔杆A钉置在每一列的单元钉针11上。升降机构41可以选用气缸或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机构。
[0012]托杆板30布置在水平向往复直线运动且可位移至布杆板10上的钉针11与顶推杆20之间以及布杆板10上的钉针11与顶推杆20所限区域的外部。该方案就是让托杆板30处在笔杆A钉置或离开钉置位而转位至接杆位,且在两位之间进行转位,在托杆板30离开钉置位、接杆过程及回程至钉置位的过程中,布杆板10与安装架40完成一个步进行程的抬升,这将进一步提高各部件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效率。
[0013]钉置笔杆的过程必然对布杆板10造成适度的冲击,所以,布杆板10需要适度可靠的固定,所以优选了以下方案,即安装架40上、下边沿处有上压杆42、下压杆43,上压杆42、下压杆43与安装架40的本体之间构成夹紧布杆板10的上、下的夹口44。上述开合口的设计,在水平向的一端可以预留出导入和抽取布杆板10的取放口,同时又能将布杆板10可靠的加固在夹口44处以便实施钉杆作业,松开夹口44时可以取放布杆板10。
[0014]以下详细说明构成夹口44的优选方案,上压杆42、下压杆43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40的上、下板边平行布置,上压杆42、下压杆43与安装架40之间有开合驱动机构,开合驱动机构驱动上压杆42、下压杆43其杆长作垂直于安装架40本体板面的靠近或远离的直线平动,上压杆42、下压杆43的截面为∟形,上压杆42、下压杆43与安装架40的上、下板边围合成开口向下、开口向上的槽型夹口44。开合驱动机构选用气缸即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0015]所述的托杆板30位移至布杆板10与顶推杆20所限区域的外部并与双联齿链50的落杆端衔接,所述的托杆板30上的齿形部31的个数与每横列种的单元钉针11的个数相符。该解决方案,就是如将笔杆A布设到托杆板30,即上游设置的双联齿链50用于输送笔杆A,托杆板30转位至双联齿链50的下游落杆端部位处承接笔杆A,接受笔杆A时,托杆板30在双联齿链50的下游落杆端也是步进式移动的,即每个齿口接受到一根笔杆A,托杆板30步进式位移一个齿距的行程,待托杆板30上的所有齿口部均布满笔杆A时,托杆板30一步位移至布杆板10与顶推杆20所在的钉杆位。
[0016]需要说明的是,图1、2、3中的托杆板30并非是两个同时存在,图示的托杆板30表示
的是其所在的两处位置。
[0017]由于双联齿链50的落杆端的笔杆A脱离双联齿链50的齿壁时至托杆板30之间有一定高度差,所以,即便是托杆板30上的齿形部31正对着笔杆A的抛落路径,笔杆A与齿形部31接触时由于冲击碰撞作用,笔杆A出现弹跳的现象无法避免,极易出现笔杆A无法卧入齿形部31的现象,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导引设置,即所述的双联齿链50的落杆端的后下方和下方分别设置导杆板61、挡杆板62,导杆板61、挡杆板62两者的下边收拢至托杆板30上的齿形部31的齿口处。双联齿链50的落杆端后下方的导杆板61的导引面611与托杆板30上的齿形部31的后齿壁顺齐,双联齿链50的落杆端下方的挡杆板62的下边临近至齿形部31的齿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杆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有整体轮廓呈方形且立式布置的布杆板(10)的一侧板面上有单元钉针(11),单元钉针(11)以横列方式布置,布杆板(10)上的单元钉针(11)所对侧有横向布置的顶推杆(20),布杆板(10)上的单元钉针(11)与顶推杆(20)之间有托杆板(30),托杆板(30)上的齿形部(31)上托撑的笔杆A与单元钉针(11)的位置正对且笔杆A与单元钉针(1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顶推杆(20)作往复式位移运动且抵推笔杆A钉置在单元钉针(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钉针(11)构成的横列单元上自上而下布置多列,顶推杆(20)和托杆板(30)与布杆板(10)呈上下相对位移配合,顶推杆(20)和托杆板(30)与布杆板(10)之间上下相对位移时笔杆A的位置可分别对应于每列横列中的单元钉针(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杆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有安装架(40),布杆板(10)与安装架(40)拆卸式固定连接,安装架(40)连接有升降机构(41),升降机构(41)驱动安装架(40)作升降式直线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布杆机,其特征在于:托杆板(30)布置在水平向往复直线运动且可位移至布杆板(10)上的单元钉针(11)与顶推杆(20)之间以及布杆板(10)上的单元钉针(11)与顶推杆(20)所限区域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布杆机,其特征在于:安装架(40)上、下边沿处有上压杆(42)、下压杆(43),上压杆(42)、下压杆(43)与安装架(40)的本体之间构成夹紧布杆板(10)的上、下的夹口(4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杆机,其特征在于:上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