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229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套设在加速器外侧的内循环水系统、石墨换热板和冷却水系统,所述内循环水系统固定设置在加速器上并随加速器同步旋转,石墨换热板和所述冷却水系统均固定在加速器底座上;所述内循环水系统包括沿加速器外侧圆周方向布设的内循环储水套管、设置在内循环储水套管一端内部的循环水泵、以及用于连接内循环储水套管与加速器中多个待冷却元件的冷却水流通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石墨换热板作为换热介质,换热效果好,效率高,巧妙的将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分隔开来,使加速器在整圈旋转时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之间的换热效果亦不受影响,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加速器的旋转角度一般为360
°
。在这种加速器中,一般将散热装置安装于一个专用的设备间内,通过水管将散热装置与加速器的水循环系统相连。水管通过盘线器从固定机架引导到旋转机架。
[0003]对于可连续旋转的医用加速器而言,使用水冷却时内外水均需使用旋转接头与旋转设备连接,但是旋转接头只能装在回转中心,而很多设备无法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不能满足该要求,此时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在加速器旋转机架上直接布置散热器,通过风扇直吹散热器。由于医用加速器的发热量很大,对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要求非常高,为了增大散热能力,需要使用多个高转速的风扇。这些高转速风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噪音。此外,加速器工作时的温度在35℃左右,与室温的温差较小,不易散热,且在加速器机壳封装后,加速器内部的热量更加难以散发出去。
[0004]因此,目前医用加速器的散热能力非常有限,并且由于环境的苛刻要求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亟需提供新的散热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石墨换热板作为换热介质,换热效果好,效率高,巧妙的将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分隔开来,使加速器在整圈旋转时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之间的换热效果亦不受影响,使用效果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在加速器外侧的内循环水系统、石墨换热板和与石墨换热板贴合且与所述内循环水系统交换热量的冷却水系统,所述内循环水系统固定设置在加速器上并随加速器同步旋转,石墨换热板和所述冷却水系统均固定在加速器底座上;
[0007]所述内循环水系统包括沿加速器外侧圆周方向布设且与石墨换热板贴合的内循环储水套管、设置在内循环储水套管一端内部的循环水泵、以及用于连接内循环储水套管与加速器中多个待冷却元件的冷却水流通管组,所述冷却水流通管组包括与内循环储水套管一端连通的内循环水进水总管、与内循环水进水总管连通的分水器和连接在分水器出水口上的多个内循环水进水支管,以及与内循环储水套管另一端连通的内循环水回水总管、与内循环水回水总管连通的集水器和连接在集水器进水口上的多个内循环水回水支管,内循环水进水总管远离分水器的一端穿过内循环储水套管管壁并与循环水泵连通,内循环水进水支管与待冷却元件上的进水口连通,内循环水回水支管与待冷却元件上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内循环储水套管内侧的周长小于加速器外侧的周长。
[0008]上述的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系统包括沿
加速器外侧圆周方向布设且与石墨换热板贴合的冷却水储水套管,冷却水储水套管上连接有恒温冷水机,冷却水储水套管的一端通过冷却水进水管与恒温冷水机的出水口连通,冷却水储水套管的另一端通过冷却水回流管与恒温冷水机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水储水套管内侧的周长小于加速器外侧的周长。
[0009]上述的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换热板沿加速器外侧圆周方向布设,所述石墨换热板的厚度为1cm~2cm;所述石墨换热板内侧的周长小于加速器外侧的周长,所述石墨换热板、冷却水储水套管和内循环储水套管远离加速器的一侧表面齐平。
[0010]上述的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储水套管沿加速器外侧圆周方向环绕形成的圆心角角度大于330
°
,所述石墨换热板沿加速器外侧圆周方向环绕形成的圆心角角度大于330
°

[0011]上述的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器周向设置有多个供内循环储水套管安装的连接板。
[0012]上述的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储水套管上与内循环水进水总管配合的位置开有安装孔,内循环储水套管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安装孔的端盖,内循环储水套管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穿过端盖,循环水泵与连通管一端连通,内循环水进水总管与连通管另一端连通,安装孔的孔径大于连通管的管径,端盖和内循环储水套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循环水进水总管将内循环储水套管的冷却水引出,并通过分水器输送至各个待冷却元件上,减少水冷资源在运输途中的损耗,保证冷却效果,同时减少内循环储水套管的开口数量,保证内循环储水套管的密封效果,防止内循环储水套管内部冷却液的流失,使循环水泵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0015]2、本专利技术使用石墨换热板作为换热介质冷却效果好,效率高,巧妙的将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分隔开来,使加速器在整圈旋转时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之间的换热效果亦不受影响,使用效果好。
[0016]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石墨换热板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在内循环储水套管与石墨换热板做相对旋转运动时还可以起到润滑作用,这是其他热交换器无法拥有的优秀性能,对于本系统这种分隔式的换热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性能。
[0017]4、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内循环水系统与加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随加速器同步旋转,使内循环水系统在与待冷却元件连接时无需使用旋转接头,在简化了安装的同时还保证了内循环水系统与待冷却元件连接时的密封性,减少元件的装配和使用。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石墨换热板作为换热介质,换热效果好,效率高,巧妙的将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分隔开来,使加速器在整圈旋转时内循环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之间的换热效果亦不受影响,使用效果好。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循环储水套管、循环水泵和内循环水进水总管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C处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加速器;
ꢀꢀꢀꢀꢀꢀꢀꢀꢀꢀꢀꢀꢀꢀ2‑
石墨换热板;
ꢀꢀꢀꢀꢀꢀꢀꢀꢀꢀ3‑
加速器底座;
[0027]4‑
内循环储水套管;
ꢀꢀꢀꢀꢀꢀ5‑
循环水泵;
ꢀꢀꢀꢀꢀꢀꢀꢀꢀꢀꢀꢀ6‑
待冷却元件;
[0028]7‑
内循环水进水总管;
ꢀꢀꢀꢀ8‑
分水器;
ꢀꢀꢀꢀꢀꢀꢀꢀꢀꢀꢀꢀꢀꢀ9‑
内循环水进水支管;
[0029]10

内循环水回水总管;
ꢀꢀꢀ
11

集水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在加速器(1)外侧的内循环水系统、石墨换热板(2)和与石墨换热板(2)贴合且与所述内循环水系统交换热量的冷却水系统,所述内循环水系统固定设置在加速器(1)上并随加速器(1)同步旋转,石墨换热板(2)和所述冷却水系统均固定在加速器底座(3)上;所述内循环水系统包括沿加速器(1)外侧圆周方向布设且与石墨换热板(2)贴合的内循环储水套管(4)、设置在内循环储水套管(4)一端内部的循环水泵(5)、以及用于连接内循环储水套管(4)与加速器(1)中多个待冷却元件(6)的冷却水流通管组,所述冷却水流通管组包括与内循环储水套管(4)一端连通的内循环水进水总管(7)、与内循环水进水总管(7)连通的分水器(8)和连接在分水器(8)出水口上的多个内循环水进水支管(9),以及与内循环储水套管(4)另一端连通的内循环水回水总管(10)、与内循环水回水总管(10)连通的集水器(11)和连接在集水器(11)进水口上的多个内循环水回水支管(12),内循环水进水总管(7)远离分水器(8)的一端穿过内循环储水套管(4)管壁并与循环水泵(5)连通,内循环水进水支管(9)与待冷却元件(6)上的进水口连通,内循环水回水支管(12)与待冷却元件(6)上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内循环储水套管(4)内侧的周长小于加速器(1)外侧的周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医用加速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系统包括沿加速器(1)外侧圆周方向布设且与石墨换热板(2)贴合的冷却水储水套管(13),冷却水储水套管(13)上连接有恒温冷水机(14),冷却水储水套管(13)的一端通过冷却水进水管(1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山川张金艳吴崧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明普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