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采摘喂食前取样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05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采摘喂食前取样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涉及家蚕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明确桑叶需采摘取样的叶位,确定取样的叶位后,根据桑园的分区规划确定取样范围;在取样范围的边缘部分均匀设置边缘采样点,且每两个边缘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米,在取样范围边缘以内均匀设置中部采样点,相邻两中部采样点之间和中部与边缘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米,在确定的边缘采样点和中部采样点处进行取样,用快速检测包对取样桑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确定了针对性的取样方法,避免了广泛取样的缺陷,取样对象检测便捷,检测结果辨识简单,便于实现桑叶上农药残留的快速取样检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采摘喂食前取样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蚕养殖
,具体为一种家蚕喂食前对采摘桑叶的农药 残留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的养蚕业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也是曾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行业,当前中国蚕茧、丝绸的生产量 以及贸易量在世界上仍高居首位。以规模以上丝绸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大力 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养蚕模式在各养蚕区兴起,但在蚕桑产业规模快速增加, 蚕农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养蚕环境却因为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上自然环 境、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而逐渐恶化,从而逐步加大了对蚕农、丝厂利润的侵 蚀。
[0003]近年来,由于农药的不规范使用,桑园周边其他作物使用高毒、长效及生物 农药的影响以及大型喷药机、无人飞机、大型飞机等高压、高空喷药器具的普 及,农药作用时效大幅延长、作用范围更是数十倍扩大。如:敌敌畏、乐果、 甲基对硫磷等残毒期一般在15d以内,而甲胺磷、喹硫磷、水胺硫磷、锐劲特 等长效药的残毒期最高达50余天;用喷雾器对种植物手工喷洒农药,喷射的农 药高度和种植物的高度一致,一般只局限于作物园区内,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 100m,但无人机和大型飞机高空喷洒的农药可以随风飘到很远的地方,如果遇 到刮风天气,或者是当地地形为峡谷地带,风往同一个方向吹,农药可以随着 风飘到30km左右的距离。养蚕环境的恶化导致桑园预防桑叶受到农药污染的工 作越来越难以开展,家蚕农药中毒情况在各蚕区发生的报道也与日递增,浓度 高时会致使大批家蚕急剧死亡,浓度低时则会引起家蚕慢性中毒,导致不吐丝、 不结茧现象,给蚕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打击蚕农的积极性。家蚕农 药中毒现象是茧丝绸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0004]当前蚕业科研人员对于家蚕中毒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家蚕中毒后的表征分析、 归类,药物解毒与家蚕中毒后的处理及机理变化,针对家蚕中毒的预防方法、 措施则几十年没有变化,还是主要通过1.与桑园周边的单位或农户沟通,望其 打药时给予通知并尽量避开蚕期;2.采摘桑叶前,到采摘区域巡视,观察周边 是否打药和闻到农药味道;3.采摘桑叶后,随机取一些桑叶喂食挑选、淘汰的 弱小蚕、迟眠蚕进行试毒等方法进行家蚕桑叶农药中毒方面的预防,但这三种 方法各有不足之处。方法1难以预防较远处农田或林业部门的喷洒农药行为, 方法2与方法3存在对高浓度农药、急性农药中毒情况反映良好,而对微量农 药导致的慢性中毒情况则不能及时反映中毒情况的弊端。用于果蔬、茶叶等样 品的农药残留检测的快速检测试纸、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吸光光度法、液相 色谱法等方法、仪器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样品需要量少等优点,但还具有或检 测误差率高或步骤复杂或需要专业检测培训或费用高昂或检测周期长的缺点, 并不能适应蚕农普遍文化程度低、蚕期劳动力量大、蚕期喂食桑叶间隔时间短 等养蚕实际。
[0005]综上所述,因当前针对家蚕用桑叶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不适用,加之蚕农对 桑叶
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部分蚕农甚至相当一部分养蚕大 户均没有建立完善的家蚕农药中毒防御机制,家蚕是否会农药中毒完全看天意, 而一旦发生桑叶受农药污染从而导致家蚕中毒则损失惨重。桑叶受农药污染导 致家蚕中毒的现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桑叶采摘喂食前取样 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桑叶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存在缺陷的技 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桑叶采摘喂食前取样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取样和检测, 其中取样具体步骤为:
[0009]步骤1、明确桑叶需采摘取样的叶位
[0010]其中家蚕龄期为收蚁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2

3位叶,桑叶颜色为绿 中带黄;家蚕龄期为1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3

4位叶,桑叶颜色为将转 嫩绿色;家蚕龄期为2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4

5位叶,桑叶颜色为刚呈 浓绿色;家蚕龄期为3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5

7位叶,桑叶颜色为浓绿 色;家蚕龄期为4

5期时,其中四龄用止芯芽叶;五龄则伐条桑饲育,桑叶颜 色为浓绿色;根据需喂食的家蚕的龄期明确具体的取样叶位;
[0011]步骤2、根据桑园的分区规划确定取样范围;
[0012]步骤3、在取样范围的边缘部分均匀设置边缘采样点,且每两个边缘采样点 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米,在取样范围边缘以内均匀设置中部采样点,相邻两中 部采样点之间和中部与边缘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米;
[0013]步骤4、在确定的边缘采样点和中部采样点处进行取样;
[0014]步骤5、用快速检测包对取样桑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0015]进一步,所述快速检测包具体由溶剂A、试剂A、试剂B和取液管构成,其 中,溶剂A具体由密封包装的试剂瓶和装在试剂瓶内的检测液构成,其中检测 液具体为由23.80g无水磷酸氢二钾与6.40g磷酸二氢钾溶解于1000mL蒸馏水 中配制而成的pH8.0的缓冲溶液;
[0016]试剂A为由乙酰胆碱酯酶制成的白色药片,试剂B为由靛酚乙酸酯制成的 红色药品,且试剂A和试剂B每片均为独立铝膜密封包装。
[0017]进一步,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的具体步骤为:
[0018]将取样所得桑叶剪碎后,随机取两份200g样品碎片,两份均用500ml纯净 水充分浸泡10min,获得两份浸泡液,分别取5ml浸泡液,同时取5ml纯净水, 用取液管向三者内分别加入5ml溶剂A,然后分别加入一份试剂A,震荡混匀后 静置15min,分别加入一份试剂B,混匀静置2

3min后,两份由浸泡液所得的 混合液与纯净水所得的混合液进行颜色对照,判断农药残留。
[0019]进一步,取样的时间为早晨或傍晚等一天内气温最低的时间段,且每个取 样点取2

3片桑叶。
[0020]进一步,步骤5后还包括:
[0021]步骤6、对检测出有农药残留的取样对象,立即停止在该取样对象所在取样 范围内采摘桑叶,另择桑园采摘。
[0022]进一步,步骤6还包括保留样品,做农药种类、浓度的测定,从而排除取 样对象内
含有的次生物质造成的假阳性,且根据农药种类确定残留期,以在农 药残留期过后恢复对应取样范围内桑叶的使用,减少桑叶浪费。
[0023]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
[0024]步骤7、如没有检测出农药残留,则随机取一些取样所得桑叶进行喂食,对 若干被挑选淘汰的弱小蚕或迟眠蚕用取样所得桑叶进行喂食试毒。
[0025]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样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精准取样,针对所需喂养的家蚕所 处的龄期确定其所需采集的叶位,并针对性的对该叶位进行取样,避免了广泛 取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采摘喂食前取样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取样和检测,其中取样具体步骤为:步骤1、明确桑叶需采摘取样的叶位其中家蚕龄期为收蚁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2

3位叶,桑叶颜色为绿中带黄;家蚕龄期为1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3

4位叶,桑叶颜色为将转嫩绿色;家蚕龄期为2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4

5位叶,桑叶颜色为刚呈浓绿色;家蚕龄期为3期时,其所需喂食的叶位为5

7位叶,桑叶颜色为浓绿色;家蚕龄期为4

5期时,其中四龄用止芯芽叶;五龄则伐条桑饲育,桑叶颜色为浓绿色;根据需喂食的家蚕的龄期明确具体的取样叶位;步骤2、根据桑园的分区规划确定取样范围;步骤3、在取样范围的边缘部分均匀设置边缘采样点,且每两个边缘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米,在取样范围边缘以内均匀设置中部采样点,相邻两中部采样点之间和中部与边缘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米;步骤4、在确定的边缘采样点和中部采样点处进行取样;步骤5、用快速检测包对取样桑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采摘喂食前取样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检测包具体由溶剂A、试剂A、试剂B和取液管构成,其中,溶剂A具体由密封包装的试剂瓶和装在试剂瓶内的检测液构成,其中检测液具体为由23.80g无水磷酸氢二钾与6.40g磷酸二氢钾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配制而成的pH8.0的缓冲溶液;试剂A为由乙酰胆碱酯酶制成的白色药片,试剂B为由靛酚乙酸酯制成的红色药品,且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童晓琪秦凤石凉黄浩黄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