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向运动的压气式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93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双向运动的压气式灭弧室。可双向运动的压气式灭弧室,包括双动液压缸,双动液压缸包括缸体,缸体固定在静端组件处,缸体上设有内、外腔室:内腔室内设有静活塞杆,动、静活塞杆均包括塞体和杆体,静活塞杆的杆体包括直径相等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外腔室为环形腔室,环绕在内腔室外侧,内部设有动活塞杆;动端组件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以在分合闸时驱动动侧杆体和动侧塞体前后动作;静弧触头固定在静活塞杆上;双动液压缸的轴向两端均设有腔室连通通道,腔室连通通道用于将内腔室和外腔室的对应端连通,使得静活塞杆与动侧杆体联动并对动端组件进行缓冲。上述双动结构能够满足压气式灭弧室在高电压等级、强冲击工况中的双动。的双动。的双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双向运动的压气式灭弧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双向运动的压气式灭弧室。

技术介绍

[0002]灭弧室是高压开关断路器的核心零部件,对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可靠性、操作功、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灭弧室结构普遍使用单动与双动两种,单动型即灭弧室动端在驱动机构带动下运动,完成开合过程;双动型灭弧室不仅动端运动,而且灭弧室固定端的部分零部件也可运动。双动型灭弧室的优势在于,通过动静端的相对运动的形式,能够提高运动灭弧室的运动速度,优化断口动态电场分布,降低断路器的操作功,提高产品可的靠性稳定性,降低产品成本。所以,双动型灭弧室在高压开关领域得到大量工程应用。
[0003]国内外现有的双动结构,普遍采用机械结构连接灭弧室的动端与静端,用动端带动机械结构,机械结构带动静端,实现双向运动。常见的双动结构有两种。第一,采用拨叉的双动结构,这种结构为了实现动静端运动速度的匹配,零件多、结构复杂,存在卡滞风险,动作不稳定。第二,采用长连杆的双动结构,这种结构简单,但长连杆在运动中振颤变形问题明显,不利于在速度更高、冲击更强的产品中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双向运动的压气式灭弧室,包括:静端组件(11),静端组件(11)包括静弧触头(12),静弧触头(12)沿前后方向导向设置;动端组件(21),用于在操动机构的驱动下前后动作以实现分合闸,包括压气缸(28),所述压气缸(28)内设有压气室(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动液压缸(31),包括缸体,缸体固定在静端组件(11)处,缸体上设有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内腔室(34),为柱形腔室,其内设有静活塞杆(36),静活塞杆(36)包括静侧塞体,静侧塞体导向设置在内腔室(34)内,静侧塞体的轴向两侧设有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第一静侧杆体和第二静侧杆体的直径相等,分别从内腔室(34)的对应端伸出;外腔室(35),为环形腔室,环绕在所述内腔室(34)外侧,内部设有动活塞杆(37),动活塞杆(37)包括动侧塞体,动侧塞体导向装配在外腔室(35)内,动侧塞体靠近动端组件(21)的一侧连接有动侧杆体;所述动端组件(21)与动侧杆体传动连接以在分合闸时驱动动侧杆体和动侧塞体前后动作;所述静弧触头(12)固定在静活塞杆(36)上;双动液压缸(31)的轴向两端均设有腔室连通通道(38),所述腔室连通通道(38)用于将所述内腔室(34)和外腔室(35)的对应端连通,使得静活塞杆(36)与动侧杆体联动,同时对动端组件的运动进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运动的压气式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迎乾钟建英谭盛武姚永其张豪刘亚培王之军王文博郭学凤井琼琼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