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162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该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包括:(1)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进行压裂造缝,形成无限导流通道;(2)进行酸压施工;(3)酸压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放喷返排;(4)利用滑溜水压裂冲洗裂缝;(5)最后进行气举排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合理控制改造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极大的提高了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油气采收率。提高了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油气采收率。提高了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油气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是一种埋藏深、压力低、泥质含量高的致密灰岩储层。基质渗透率极低,无自然产能。表1示出了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全岩矿物分析成果数据表。
[0003]目前,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改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酸化:根据地层具体的岩性分析,注入酸性改造液体,对储层酸蚀,获得地层较高的渗透率。酸化的特点是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缺点是改造范围有限,效果较差。2、酸压:相当于大规模的酸化,酸液进入产层深部,刻蚀储层,形成导流能力较大的裂缝。缺点是由于裂缝没有支撑,储层泥质含量高,生产后期裂缝易闭合,导致措施有效期短。3、复合酸压:针对酸压的缺点,采用稠化酸或胶凝酸携砂,以求支撑人工裂缝,获得高导流能力裂缝。缺点是费用高,在目前的低油价背景下,很难获得较好的收益。而且地层压力低,返排困难,极易造成二次酸污染。4、体积压裂: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三轴实验测试显示,破裂后形成了相对单一的裂缝系统,心声发射kaiser测定地应力结果:三向主应力状态为σv>σH>σh,各向应力差异系数≥20%,远高于体积压裂13%的标准,说明水平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差异大,不易形成网缝系统,形成的裂缝为单一双翼裂缝。表2示出了岩心声发射Kaiser效应试验结果。上述实验表明,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不易形成体积裂缝。
[0004]表1
[0005][0006]表2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改造方法,提高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油气采收率。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该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包括:
[0010](1)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进行压裂造缝,形成无限导流通道;
[0011](2)进行酸压施工;
[0012](3)酸压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放喷返排;
[0013](4)利用滑溜水压裂冲洗裂缝;
[0014](5)最后进行气举排液。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的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针对储层特点,将压裂造缝、酸压施工、放喷返排和滑溜水压裂冲洗裂缝工艺相结合,利用各工艺步骤间的配合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油气采收率。
[0017]现有技术中针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常规改造方法,能够实现油气产量几千到3万m3,然而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改造方法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进行改造后,油气产量是常规方法的10倍以上。
[0018]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合理控制改造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极大的提高了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的油气采收率。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裂造缝后形成的无限导流通道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携砂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限导流裂缝和酸蚀裂缝系统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酸压施工曲线图。
[0026]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滑溜水压裂施工曲线图。
[0027]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滑溜水冲洗裂缝后排出的含有大量污泥的排出液图。
[0028]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滑溜水冲洗裂缝后的酸蚀产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该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包括:
[0031](1)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进行压裂造缝,形成无限导流通道;
[0032](2)进行酸压施工;
[0033](3)酸压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放喷返排;
[0034](4)利用滑溜水压裂冲洗裂缝;
[0035](5)最后进行气举排液。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压裂造缝的方法为: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进行多簇射孔,然后通过注入压裂液、脉冲加砂以及伴注纤维相结合方法进行压裂造缝。
[0037]本专利技术中,技术上采用多簇射孔+脉冲加砂+伴注纤维,通过“非连续柱形充填技术”在井筒与油藏间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网络通道,实现了无限导流,从而获得更高的油气产量。
[0038]本专利技术通过压裂造缝后形成的无限导流通道示意图见图2。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携砂示意图。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压裂液交联前的粘度不低于80mp.s,交联后的粘度不低于300mpa.s。
[0040]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任何满足本专利技术需要的常规压裂液,优选地,所述压裂液为胍胶类压裂液。
[004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以加砂量的重量计,纤维的加入量为6-7wt


[0042]本专利技术中,当向不同阶段携砂液中添加纤维时,每阶段纤维加入量为向该阶段携砂液中加砂量的6-7wt


[0043]本专利技术中,所用压裂液交联后粘度高,便于携砂造宽缝。
[0044]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砂(支撑剂)符合抗压要求即可;所述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50目,所用砂优选为石英砂或陶粒。
[0045]本专利技术中,伴注纤维利于束缚支撑剂,形成支撑剂柱,从而造出无限导流的主裂缝。
[004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簇射孔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多簇射孔工艺,优选地,所述多簇射孔每簇不大于0.5m。
[004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酸压施工为向所述无限导流通道中依次注入胶凝酸、自转向酸和闭合酸,注酸同时伴注液氮,最后注入第二顶替液;
[004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第二顶替液为滑溜水。
[0049]本专利技术中,酸液通过无限导流通道对裂缝壁面进行刻蚀,同时穿过裂缝壁面,深入内部,形成一个无限导流裂缝+酸蚀裂缝系统(见图4)。胶凝酸具有粘度高、延缓酸岩反应速度、穿透能力强等特点,适合灰岩深部酸压。自转向酸依靠体系自身“变黏、缓速、降滤、无伤害”的特性,实现储层纵向上一次作业、均匀改造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包括:(1)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进行压裂造缝,形成无限导流通道;(2)进行酸压施工;(3)酸压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放喷返排;(4)利用滑溜水压裂冲洗裂缝;(5)最后进行气举排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压裂造缝的方法为:对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进行多簇射孔,然后通过注入压裂液、脉冲加砂以及伴注纤维相结合方法进行压裂造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致密泥灰岩储层改造方法,其中,所述压裂液交联前的粘度不低于80mp.s,交联后的粘度不低于300mpa.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祥代俊清王勇军段华陈思安蒋人义范文星唐瑞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