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19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包括压裂车本体,所述压裂车本体包括底盘车,所述底盘车上安装有副大梁,所述副大梁上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一侧安装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部安装有液压系统,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柱塞泵,所述柱塞泵的一侧安装有高压管汇管汇系统,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与柱塞泵之间安装有操作平台,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的一侧安装有混酸罐,所述混酸罐上安装有搅拌系统,集酸化压裂功能和混酸配液功能于一体,实现一车多用,设备高度集成化、功能多样化,有效降低设备购买和维护成本,结构设计精巧、整体布局合理,易于制造。易于制造。易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田开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

技术介绍

[0002]酸化压裂作业是指将外接混配好的酸液通过压裂车台上所设卧式柱塞泵加压后,以高于地底破裂压力下注入井底,压破地层形成人工裂缝并利用酸液腐蚀裂缝,提高地层原油渗透能力。目前油田现场所使用压裂车均只具备液体增压注入这一单一作业工况,而不能满足酸化压裂所需酸液的连续混合、配比功能,无法实现一车多用。受制于传统作业工况及使用设备限制,酸化压裂现场作业时所需酸液均由外接单独配置的混酸设备提供,需要单独两套设备才能完成相应作业,而我国的油田油气施工多处在多山地区,井场的面积有限。一方面直接增加用户设备使用及维护成本,占用井场有限操作空间,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随着油田技术发展,施工现场迫切需要多功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的设备,这也是未来油田设备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使用的同时能够通过底盘车+发动机+变速箱+液压系统+柱塞泵+混合罐等组成,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符合油田设备未来集成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包括压裂车本体,所述压裂车本体包括底盘车,所述底盘车上安装有副大梁,所述副大梁上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一侧安装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部安装有液压系统,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柱塞泵,所述柱塞泵的一侧安装有高压管汇管汇系统,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与柱塞泵之间安装有操作平台,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的一侧安装有混酸罐,所述混酸罐上安装有搅拌系统,所述副大梁上安装有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安装在传动轴的底部。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系统的一侧安装有低压管管汇系统,所述副大梁的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离心泵。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动机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控制系统和电瓶箱。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柱塞泵的动力端润滑系统动力来源于所述变速箱取力器上设置的齿轮泵,液力端润滑采用电驱动黄油脂泵进行黄油润滑。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低压管管汇系统和混酸罐内壁采用硫化防酸处理。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酸罐上设置有刻度尺。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酸罐上设置有液压驱动的搅拌系统,用于混合和搅拌罐内酸液。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包括底盘车;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液压系统;柱塞泵;高压管汇管汇系统;混酸罐;副大梁;离心泵;低压管管汇系统;润滑系统;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电瓶箱;搅拌系统。
[0012]1.该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集酸化压裂功能和混酸配液功能于一体,实现一车多用,设备高度集成化、功能多样化,有效降低设备购买和维护成本,结构设计精巧、整体布局合理,易于制造。
[0013]2.该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混酸罐、离心泵、柱塞泵和低压管汇之间可通过阀门切换分别完成外接液体选择供液给混酸罐或者柱塞泵,实现液体排出、吸入、存储和混合,无需单独配置,有效减少整车部件及重量,增大现场操纵维护空间。
[0014]3.该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通过在混合罐上设置液压驱动的搅拌机构,用于混合和搅拌罐内酸液,通过雷达液位计实时传输仓内液位和酸液配比数据,实现连续自动配液,低压管汇和混合罐内壁采用硫化防酸处理,相比传统不锈钢管汇更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的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的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盘车;2、发动机;3、变速箱;4、传动轴;5、液压系统;6、柱塞泵;7、高压管汇管汇系统;8、混酸罐;9、副大梁;10、离心泵;11、低压管管汇系统;12、润滑系统;13、控制系统;14、操作平台;15、电瓶箱;16、搅拌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包括压裂车本体,所述压裂车本体包括底盘车1,所述底盘车1上安装有副大梁9,所述副大梁9上安装有发动机2,所述发动机2的一侧安装有变速箱3,所述变速箱3上安装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顶部安装有液压系统5,所述传动轴4的一端安装有柱塞泵6,所述柱塞泵6的一侧安装有高压管汇管汇系统7,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7与柱塞泵6之间安装有操作平台14,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7的一侧安装有混酸罐8,所述混酸罐8上安装有搅拌系统16,所述副大梁9上安装有润滑系统12,所述润滑系统12安装在传动轴4的底部。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系统5的一侧安装有低压管管汇系统11,所述副大梁9的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离心泵10。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动机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控制系统13和电瓶箱15。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柱塞泵6的动力端润滑系统动力来源于所述变速箱3取力器上设置的齿轮泵,液力端润滑采用电驱动黄油脂泵进行黄油润滑。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低压管管汇系统11和混酸罐8内壁采用硫化防酸处理。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酸罐8上设置有刻度尺,可人为观察和计量酸液容积,同时设置有雷达液位计,通过整车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和调整混酸罐内部酸液液面。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酸罐8上设置有液压驱动的搅拌系统16,用于混合和搅拌罐内酸液。
[0027]底盘车1用于承载和运输所有台上设备,同时也用于离心泵10液压驱动取力,副大梁9通过拉板和U型螺栓与底盘车1相连接连接,发动机2、变速箱3通过扁担梁和特制支座连接为一体后由螺栓和减震垫固定在副大梁9上,传动轴4一端与变速箱3输出法兰上刹车总成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与柱塞泵6输入轴上硅油减震器安装固定,柱塞泵6通过螺栓固定在焊接于副大梁9之上的泵底座,其输入轴同发动机2和变速箱3处于整车副大梁中心线部位,柱塞泵6通过螺栓一端连接高压排出管汇系统7,一端连接低压吸入管汇系统11,混酸罐8通过支座固定焊接在副大梁9上,搅拌系统16通过支座安装在混酸罐8中心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包括压裂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车本体包括底盘车(1),所述底盘车(1)上安装有副大梁(9),所述副大梁(9)上安装有发动机(2),所述发动机(2)的一侧安装有变速箱(3),所述变速箱(3)上安装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顶部安装有液压系统(5),所述传动轴(4)的一端安装有柱塞泵(6),所述柱塞泵(6)的一侧安装有高压管汇管汇系统(7),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7)与柱塞泵(6)之间安装有操作平台(14),所述高压管汇管汇系统(7)的一侧安装有混酸罐(8),所述混酸罐(8)上安装有搅拌系统(16),所述副大梁(9)上安装有润滑系统(12),所述润滑系统(12)安装在传动轴(4)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混酸功能的压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5)的一侧安装有低压管管汇系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奎梁峰朱元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油科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