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池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61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池结构及车辆。该车辆电池结构,弹性连接件将电池本体抵接在车身的左右两侧之间;电池本体设有滑动导块,安装梁上设有导向件;滑动导块上设有滑动导块抵接面和滑动导块导向面;导向件上设有导向件抵接面和导向件导向面;电池本体通过滑动导块抵接面和导向件抵接面抵接在安装架上;电池本体向车身的一侧偏移时,电池本体可沿滑动导块导向面和导向件导向面的贴合面向车身的一侧滑落,此时,电池本体与受碰撞侧的间隙增大,降低了受冲击风险,有效避免了着火泄露等风险;并且,由于电池本体向车身一侧滑落,电池本体的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减小,因此整车质心被降低,降低了车辆的侧翻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电池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池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的形势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动及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汽车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的储备着整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汽车电池的容量越大,电池的体积就越大,由于汽车上的布置空间有限,因此汽车电池只能放置于下车体前后轴之间。当发生事故导致侧碰时,很可能导致电池短路起火、泄露、侧翻等风险。而在现有技术中,汽车上的电池缺乏被动安全控制体系,仅完全靠电池和车身变形吸能来减轻电池所受的侧碰冲击,如此,当电池受到的侧碰冲击力过大时,势必会导致电池损坏严重发生短路起火、泄露等再发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受到的侧碰冲击力过大时,会导致电池损坏严重发生短路起火、泄露等严重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电池结构及车辆。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电池结构,包括电池本体、弹性连接件以及连接所述车辆的车身的安装架,所述弹性连接件将所述电池本体抵接在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之间;
[0005]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前端和后端的两侧设有滑动导块,所述安装梁上设有与所述滑动导块贴合的导向件;滑动导块上设有滑动导块抵接面和滑动导块导向面;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件抵接面和导向件导向面;所述电池本体通过所述滑动导块抵接面和所述导向件抵接面抵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0006]所述电池本体向所述车身的一侧偏移时,所述电池本体可沿所述滑动导块导向面和所述导向件导向面的贴合面向所述车身的一侧滑落。
[0007]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安装架包括前安装梁和后安装梁;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左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右侧的一端;
[0008]所述滑动导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前端的一侧的第一滑动导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后端的第二滑动导块;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安装梁上且与所述第一滑动导块贴合的第一导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梁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动导块贴合的第二导向件;
[0009]所述滑动导块抵接面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块上的第一抵接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块上的第三抵接面;所述导向件抵接面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的第二抵接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的第四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时,所述第三抵接面与所述第四抵接面抵接;
[0010]所述滑动导块导向面包括第一左导向面、第一右导向面、第三左导向面和第三右导向面;所述第一左导向面和第一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左导向面和第三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抵接面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件导向面包括第二左导向面、第二右导向面、第四左导向面和第四右导向面;所述第二左导向面和第二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抵接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左导向面和第四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且位于第四抵接面的相对两侧;
[0011]所述电池本体向所述车身的右侧偏移时,所述第一左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右导向面贴合,所述第三左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右导向面贴合,所述电池本体沿所述第二右导向面和所述第四右导向面向所述车身的右侧滑落;所述电池本体向所述车身的左侧偏移时,所述第一右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左导向面贴合,所述第三右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左导向面贴合,所述电池本体沿所述第二左导向面和所述第四左导向面向所述车身左侧滑落。
[0012]可选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左安装梁和右安装梁;所述前安装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安装梁的前端,所述前安装梁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安装梁的前端;所述后安装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安装梁的后端,所述后安装梁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安装梁的后端;所述前安装梁、所述后安装梁、所述左安装梁和所述右安装梁之间形成一安装所述电池本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左安装梁与所述电池本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右安装梁与所述电池本体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导轨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前安装梁上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凸块上,所述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左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右导向面均位于所述第一导轨支架上;和/或
[0014]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导轨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前安装梁上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凸块上,所述第四抵接面、所述第四左导向面和所述第四右导向面均位于所述第二导轨支架上。
[0015]可选地,所述前安装梁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电池本体的第一滑动导块向所述车身的一侧滑落的下滑高度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后安装梁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电池本体的所述第二滑动导块向所述车身的一侧滑落的下滑高度的第二限位部。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支架上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平行;
[0017]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支架上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平行。
[0018]可选地,所述电池本体的前端间隔排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滑动导块,所述前安装梁间隔排布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导块的数量相等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电池本体的后端间隔排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滑动导块,所述后安装梁间隔排布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导块的数量相等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导向件。
[0019]可选地,所述前安装梁上设置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靠近所述车身左侧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靠近所述车身右侧的一端;
[0020]所述后安装梁上设置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安装台和第四安装台,所
述第三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二导向件靠近所述车身左侧的一端,所述第四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二导向件的靠近所述车身右侧的一端;
[0021]所述第一导向滑轨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之间与所述第一导向件贴合,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前端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安装台以及第二安装台贴合;所述第二导向滑轨伸入所述第三安装台和所述第四安装台之间与所述第二导向件贴合,所述电池本体的靠近所述车身后端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安装台以及所述第四安装台贴合。
[0022]可选地,所述车辆电池结构还包括连接在电池本体和所述车身之间的顶部缓冲弹簧。
[0023]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电池结构,弹性连接件将所述电池本体抵接在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之间;所电池本体靠近车身前端和后端的两侧设有滑动导块,安装梁上设有与滑动导块贴合的导向件;滑动导块上设有滑动导块抵接面和滑动导块导向面;导向件上设有导向件抵接面和导向件导向面;在车辆受到侧碰冲击力时,若弹性连接件在侧碰冲击力作用下的压缩量均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弹性连接件以及连接所述车辆的车身的安装架,所述弹性连接件将所述电池本体抵接在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之间;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前端和后端的两侧设有滑动导块,所述安装梁上设有与所述滑动导块贴合的导向件;滑动导块上设有滑动导块抵接面和滑动导块导向面;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件抵接面和导向件导向面;所述电池本体通过所述滑动导块抵接面和所述导向件抵接面抵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电池本体向所述车身的一侧偏移时,所述电池本体可沿所述滑动导块导向面和所述导向件导向面的贴合面向所述车身的一侧滑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安装架包括前安装梁和后安装梁;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左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右侧的一端;所述滑动导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前端的一侧的第一滑动导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车身后端的第二滑动导块;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安装梁上且与所述第一滑动导块贴合的第一导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梁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动导块贴合的第二导向件;所述滑动导块抵接面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块上的第一抵接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块上的第三抵接面;所述导向件抵接面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的第二抵接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的第四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时,所述第三抵接面与所述第四抵接面抵接;所述滑动导块导向面包括第一左导向面、第一右导向面、第三左导向面和第三右导向面;所述第一左导向面和第一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左导向面和第三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抵接面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件导向面包括第二左导向面、第二右导向面、第四左导向面和第四右导向面;所述第二左导向面和第二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抵接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左导向面和第四右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且位于第四抵接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电池本体向所述车身的右侧偏移时,所述第一左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右导向面贴合,所述第三左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右导向面贴合,所述电池本体沿所述第二右导向面和所述第四右导向面向所述车身的右侧滑落;所述电池本体向所述车身的左侧偏移时,所述第一右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左导向面贴合,所述第三右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左导向面贴合,所述电池本体沿所述第二左导向面和所述第四左导向面向所述车身左侧滑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左安装梁和右安装梁;所述前安装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安装梁的前端,所述前安装梁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安装梁的前端;所述后安装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安装梁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来曾志新钟广桦王海波张剑钟灵贵陈玉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