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铭勇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20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该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包括龙门架、移位车、两个上层小车、两个下层小车以及第二驱动部;移位车沿龙门架的第一轨道梁横向滚动且交替进入两个储料器上方;两个上层小车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移位车的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一个;两个下层小车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的另外一个;第二驱动部的第一同步带上层段固定上层小车且下层段固定下层小车,第一同步带运行时,使两个上层小车、两个下层小车交替进入生产工位上方、储料器的上方;上层小车、下层小车下均连接若干个升降取料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物料上下料速度快,生产速度快的效果。生产速度快的效果。生产速度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状物料上下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快速发展,生产线速度需要不断提高,而影响提高生产速度重要关键点是生产线的上料、下料设备的作业速度,目前传统上、下料设备每次取放物料时,在取料位固定物料,移动至放料位释放物料,然后空载返程移动至去取料位,该流程中每次取料都存在一个空载行程,上、下料速度慢,物料拥挤放置在上料区、下料区,因此只得降低生产线的运行速度,这严重影响了生产线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包括龙门架、移位车、第一驱动部、两个上层小车、两个下层小车、第二驱动部以及若干个升降取料部;生产线的进料端或出料端为一个生产工位,生产工位横向两端边侧分别对称设有一个储料器;
[0005]龙门架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龙门架的两根第一轨道梁垂直于生产线的运行方向且横向跨越三个工位设置;
[0006]移位车沿第一轨道梁横向滚动,移位车的移位框架两侧分别安装一组两根横向布置的小车轨道梁;
[0007]第一驱动部的两个横移气缸行程等于两个工位的中心横向间距,两个横移气缸的缸筒横向固定在移位框架中央,且两个横移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连接龙门架一端的上梁,在横移气缸输入压缩空气后,移位车沿第一轨道梁横向往复移动中心横向间距,从而使移位车交替进入两个储料器上方,使取料工位和待料工位转换;
[0008]两个上层小车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一个;两个下层小车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的另外一个;
[0009]第二驱动部包括两条正反交替往复移动的第一同步带,两条第一同步带的上层段的同一位置分别固定一个上层小车且下层段的同一位置分别固定一个下层小车,上层小车和下层小车的中心横向间距等于中心间距,当两个上层小车位于生产工位上方,同时两个下层小车进入取料工位上方;第一同步带运行时,第一同步带上层段和下层段,分别带动上层小车和下层小车等速度、反方向横向运行,第一同步带往复移动中心间距,从而使两个上层小车、两个下层小车交替进入生产工位上方、取料工位的上方;
[0010]上层小车、下层小车下均连接若干个升降取料部,升降取料部能够向下移动固定物料抓取或释放物料。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两根小车轨道梁分别为间隔设定距离的外侧梁、内侧梁,外侧梁和第一轨道梁为同一梁,即公用梁,公用梁两端分别垂直于支撑门架的中间部位,组
成一个空间立体矩形龙门框架,移位车沿公用梁横向滚动;
[0012]每组内侧梁安装在移位框架中间,两个上层小车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的公用梁或内侧梁;两个下层小车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的另外一个。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包括龙门架、移位车、第一驱动部以及上层小车、两个下层小车、第二驱动部以及若干个升降取料部;生产线的进料端或出料端两个生产工位,每个生产工位一侧分别设有分别设置一个储料器;
[0014]龙门架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龙门架的两根第一轨道梁平行于生产线的运行方向且纵向跨越四个工位设置;
[0015]移位车沿第一轨道梁纵向滚动,移位车的移位框架两侧分别安装一组两根横向布置的小车轨道梁;
[0016]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以及两个纵向设置的第二同步带,两个第二主动轮以及两个第二从动轮分别安装在龙门架的上梁,每个第二主动轮和一个第二从动轮呈直线对应,每条第二同步带两端分别绕过一个第二主动轮和其直线对应的第二从动轮,两条第二同步带分别固定在移位框架两侧,第二驱动电机运行时,移位车能够沿第一轨道梁纵向移动两个生产工位的中心纵向距离;
[0017]两个上层小车纵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一个;两个下层小车纵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小车轨道梁两根中的另外一个;
[0018]两个上层小车、两个下层小车、第二驱动部以及若干个升降取料部的结构、位置摆布、连接关系和权利要求中相同。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位车驱动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和第二支座,两个上梁两端均连接第二支座,其中一个上梁中间固定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轴中间驱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上,第二主动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两个第二支座,另外两个第二支座上分别安装一个第二从动轴,两个第二从动轮分别轴套在一个第二从动轴上,第二主动轴与两根第二从动轴平行,都平行于小车轨道梁,两条第二同步带从上面分别向上绕过两个第二主动轮和两个第二从动轮,然后两条第二同步带的两个端头分别与安装在移位框架的两端纵向支梁上的四个牵引支座相连接,两条第二同步带分别形成闭环。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位车包括移位框架、四组第一滚轮以及四根小车轨道梁,四组第一滚轮对称安装在移位框架四角下,四组第一滚轮的轴线与小车轨道梁垂直,每侧两组第一滚轮放置在一根第一轨道梁上,且能够沿第一轨道梁横向滚动;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轨道梁截面结构为方型钢管,并转动45
°
菱形垂直放置,移位车的第一滚轮是一对倾斜45
°
放置的滚轮。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轴、第一主动轮、第一同步带、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轴和第一支座,放置中间的第一驱动电机和两个第一同步带套在第一主动轴在上,第一主动轴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支座,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支座都安装在移位框架一边的纵向梁上,两个第一从动轮各一根套在第一从动轴上,每个第一从动轴两端各安装一个第一支座,并安装在移位框架另一边的纵向梁上,第一主动轴与两根第一从动轴平行,都垂直于小车轨道梁,两个第一主动轮分别一直线对应一个第一从动轮,两条第一同步带从上面分别向上绕过两个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
[0023]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和运行时,将通过第一同步带上层段和下层段,分别带动上层小车和下层小车等速度、反方向横向运行实现两个小车的往复运动功能。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层小车包括小车架、两组小车滚轮以及牵引支架,小车架上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小车滚轮,小车架一端上方安装一个牵引支架,牵引支架与第一同步带上层段连接,
[0025]下层下车和上层小车的组成相同且结构基本相同,唯一区别为:下层下车的小车架一端下方安装牵引支架,牵引支架与第一同步带下层段连接。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车滚轮放置于相应的小车轨道梁上,从而使上层小车、下层小车沿小车轨道梁横向移动;
[0027]升降取料部包括垂直轨道、升降气缸和升降支架以及取料器,每个小车架两端下方各垂直对称安装两个垂直轨道,垂直轨道上滑动配合有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移位车(2)、第一驱动部(3)、两个上层小车(4)、两个下层小车(5)、第二驱动部(6)以及若干个升降取料部(7);生产线的进料端或出料端为一个生产工位,所述生产工位横向两端边侧分别对称设有一个储料器;所述龙门架(1)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所述龙门架(1)的两根第一轨道梁(12)垂直于生产线的运行方向且横向跨越三个工位设置;所述移位车(2)沿所述第一轨道梁(12)横向滚动,所述移位车(2)的移位框架(21)两侧分别安装一组两根横向布置的小车轨道梁(23);所述第一驱动部(3)的两个横移气缸(30)行程等于两个工位的中心横向间距,两个所述横移气缸(30)的缸筒横向固定在所述移位框架(21)中央,且两个所述横移气缸(30)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连接所述龙门架(1)一端的上梁,在所述横移气缸(30)输入压缩空气后,所述移位车(2)沿所述第一轨道梁(12)横向往复移动所述中心横向间距,从而使所述移位车(2)交替进入两个所述储料器上方,使取料工位和待料工位转换;两个所述上层小车(4)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所述小车轨道梁(23)两根中一个;两个所述下层小车(5)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所述小车轨道梁(23)两根中的另外一个;所述第二驱动部(6)包括两条正反交替往复移动的第一同步带(64),两条所述第一同步带(64)的上层段的同一位置分别固定一个所述上层小车(4)且下层段的同一位置分别固定一个所述下层小车(5),所述上层小车(4)和所述下层小车(5)的中心横向间距等于所述中心间距,当两个所述上层小车(4)位于所述生产工位上方,同时两个所述下层小车(5)进入所述取料工位上方;所述第一同步带(64)运行时,所述第一同步带(64)上层段和下层段,分别带动所述上层小车(4)和所述下层小车(5)等速度、反方向横向运行,所述第一同步带(64)往复移动所述中心间距,从而使两个所述上层小车(4)、两个所述下层小车(5)交替进入所述生产工位上方、所述取料工位的上方;所述上层小车(4)、所述下层小车(5)下均连接若干个所述升降取料部(7),所述升降取料部(7)能够向下移动固定物料抓取或释放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两根所述小车轨道梁(23)分别为间隔设定距离的外侧梁、内侧梁,所述外侧梁和所述第一轨道梁(12)为同一梁,即公用梁,所述公用梁两端分别垂直于所述支撑门架(11)的中间部位,组成一个空间立体矩形龙门框架,所述移位车(2)沿所述公用梁横向滚动;每组所述内侧梁安装在所述移位框架(21)中间,两个所述上层小车(4)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所述小车轨道梁(23)两根中的所述公共梁或所述内侧梁;两个所述下层小车(5)横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所述小车轨道梁(23)两根中的另外一个。3.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移位车(2)、第一驱动部(3)以及上层小车(4)、两个下层小车(5)、第二驱动部(6)以及若干个升降取料部(7);生产线的进料端或出料端两个生产工位,每个所述生产工位一侧分别设有分别设置一个储料器;所述龙门架(1)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所述龙门架(1)的两根第一轨道梁(12)平行于生
产线的运行方向且纵向跨越四个工位设置;所述移位车(2)沿所述第一轨道梁(12)纵向滚动,所述移位车(2)的移位框架(21)两侧分别安装一组两根横向布置的小车轨道梁(23);所述第一驱动部(3)包括第二主动轮(33)、第二从动轮(35)以及两个纵向设置的第二同步带(34),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轮(33)以及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35)分别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的上梁,每个所述第二主动轮(33)和一个所述第二从动轮(35)呈直线对应,每条所述第二同步带(34)两端分别绕过一个所述第二主动轮(33)和其直线对应的所述第二从动轮(35),两条所述第二同步带(34)分别固定在所述移位框架(21)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运行时,所述移位车(2)能够沿所述第一轨道梁(12)纵向移动两个生产工位的中心纵向距离;两个所述上层小车(4)纵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所述小车轨道梁(23)两根中一个;两个所述下层小车(5)纵向相对设置且分别滚动连接在两组所述小车轨道梁(23)两根中的另外一个;两个所述上层小车(4)、两个所述下层小车(5)、所述第二驱动部(6)以及若干个所述升降取料部(7)的结构、位置摆布、连接关系和权利要求1中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位往复式双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车驱动(3)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1)、第二主动轴(32)、第二从动轴(36)和第二支座(37),两个所述上梁两端均连接所述第二支座(37),其中一个所述上梁中间固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所述第二主动轴(32)中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上,所述第二主动轴(32)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两个所述第二支座(37),另外两个所述第二支座(37)上分别安装一个所述第二从动轴(36),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35)分别轴套在一个所述第二从动轴(36)上,所述第二主动轴(32)与两根所述第二从动轴(36)平行,都平行于所述小车轨道梁(23),两条所述第二同步带(34)从上面分别向上绕过两个第二主动轮(33)和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35),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铭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