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14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包括第一调度装置、第二调度装置、芯棒、毛坯管、进毛坯管流水线、芯棒循环流水线、流水线芯棒锁定装置、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轧机、出轧机流水线、进轧机流水线、成品管,第一调度装置、第二调度装置和轧机均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一调度装置和第二调度装置相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能有效解决轧机用的芯棒的自动上芯棒、自动毛坯管、自动涨紧、自动轧制、自动解锁、自动下成品管和自动芯棒循环的过程,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自动化程度。提升自动化程度。提升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
,尤其是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钢管生产中,轧机是一个必须的生产设备,但是芯棒式的轧机在生产中面临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芯棒在轧制之后抽取困难,芯棒的周转时间长,从而导致芯棒式轧机的轧制效率低下,能耗损失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包括芯棒、芯棒循环流水线和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芯棒循环流水线的左侧和右侧机架上左右均设置有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
[0005]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包括左右限位底座、齿轮动力轴、滚轮装置、过度装置、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第四压缩弹簧、滚轮装置底座和第五压缩弹簧,左右限位底座包括有右齿轮轴支撑架、左齿轮轴支撑架、左导向轴固定板和右导向轴固定板,齿轮动力轴包括第一皮带轮、齿轮转动轴、齿轮轴、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和流水线滚轮,第一皮带轮设置在齿轮转动轴的左端,齿轮轴设置在齿轮转动轴的中部位置,齿轮动力轴上的齿轮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左齿轮轴支撑架和右齿轮轴支撑架上,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导向轴固定板和右导向轴固定板上,过度装置包括有过度平齿轮、过度平齿轮轴和第一锥齿轮,滚轮装置底座包括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滚轮装置连接板、左侧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过度平齿轮轴转动设置在左侧连接板上,滚轮装置包括有限位滚轮、限位滚轮轴和第二锥齿轮,滚轮装置上的限位滚轮轴转动设置在滚轮装置底座的上顶部连接板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滚轮装置底座上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上,且过度装置上的过度平齿轮轴与齿轮动力轴上的齿轮轴啮合,第四压缩弹簧和第五压缩弹簧的两端均压触在左导向轴固定板右侧和滚轮装置底座左侧,且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上。
[0006]其有益效果是在流水线左右两侧均设置上此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可以使得芯棒或管子未在中心线上时,通过两侧的限位滚轮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中心线靠拢。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流水线滚轮为所有流水线自带的滚轮,且自身带有动力,第二皮带轮设置在流水线滚轮的一侧,且在流水线机架的外侧与第一皮带轮处于同一平面,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
[0008]其有益效果是流水线滚轮上的动力能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进行传递,从而使齿轮动力轴带有动力,通过齿轮轴与过度平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最终将动力传递给限位滚轮,使得限位滚轮也带有动力,从而使流水线滚轮打滑时,限位滚轮也能给运送件提供动力。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齿轮轴整根外圈均为外齿,中间固定设置在齿轮转动轴上,且表面光洁度高。
[0010]其有益效果是使得滚轮装置底座在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来回滑动时,齿轮动力轴上的齿轮轴能与过度平齿轮一直啮合,从而给限位滚轮一直提供动力。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限位滚轮表面为摩擦系数大、耐磨、耐高温的材料。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的表面光洁度高,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内孔的光洁度高。
[0013]其有益效果是使得滚轮装置底座在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上能无障碍来回滑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能有效解决轧机用的芯棒自动上芯棒、自动毛坯管、自动涨紧、自动轧制、自动解锁、自动下成品管和自动芯棒循环的过程,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循环流水线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轧制流水线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剖视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芯棒纵向剖视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芯棒转轴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套管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外圈局部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芯棒纵向剖视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调度装置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调度装置剖视图。
[0029]图15为本专利技术调度装置横向剖视图。
[0030]图16为本专利技术调度装置部分示意图。
[0031]图17为本专利技术调度限位装置示意图。
[0032]图18为本专利技术调度限位装置剖视图。
[0033]图19为本专利技术流水线芯棒锁定装置示意图。
[0034]图20为本专利技术流水线芯棒锁定底架示意图。
[0035]图21为本专利技术芯棒锁定扣示意图。
[0036]图22为本专利技术流水线芯棒锁定装置剖视图。
[0037]图23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示意图。
[0038]图24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部分示意图。
[0039]图25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部分示意图。
[0040]图26为本专利技术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4和图23

图26,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包括芯棒3、芯棒循环流水线6和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8,芯棒循环流水线6的左侧和右侧机架上左右均设置有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8。
[0042]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8包括左右限位底座81、齿轮动力轴82、滚轮装置83、过度装置84、第一导向轴85、第二导向轴87、第四压缩弹簧86、滚轮装置底座89和第五压缩弹簧88,齿轮动力轴82包括第一皮带轮821、齿轮转动轴822、齿轮轴823、第二皮带轮824、第一皮带825和流水线滚轮826,左右限位底座81包括有左齿轮轴支撑架812、右齿轮轴支撑架811、左导向轴固定板813和右导向轴固定板814,齿轮动力轴82上的齿轮转动轴822转动设置在左齿轮轴支撑架812和右齿轮轴支撑架811上,第一皮带轮821设置在齿轮转动轴822的左端,齿轮轴823设置在齿轮转动轴822的中部位置,且在左齿轮轴支撑架812和右齿轮轴支撑架811之间,流水线滚轮826为所有流水线自带的滚轮自带动力,第二皮带轮824设置在流水线滚轮826的一侧,且在流水线机架的外侧与第一皮带轮821处于同一平面,第一皮带轮821与第二皮带轮824通过第一皮带825连接,第一导向轴85和第二导向轴87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导向轴固定板813和右导向轴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位置调节结构的轧机用设备,包括芯棒(3)、芯棒循环流水线(6)和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8),芯棒循环流水线(6)的左侧和右侧机架上左右均设置有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8);芯棒左右限位滚动装置(8)包括左右限位底座(81)、齿轮动力轴(82)、滚轮装置(83)、过度装置(84)、第一导向轴(85)、第二导向轴(87)、第四压缩弹簧(86)、滚轮装置底座(89)和第五压缩弹簧(88),左右限位底座(81)包括有右齿轮轴支撑架(811)、左齿轮轴支撑架(812)、左导向轴固定板(813)和右导向轴固定板(814),齿轮动力轴(82)包括第一皮带轮(821)、齿轮转动轴(822)、齿轮轴(823)、第二皮带轮(824)、第一皮带(825)和流水线滚轮(826),第一皮带轮(821)设置在齿轮转动轴(822)的左端,齿轮轴(823)设置在齿轮转动轴(822)的中部位置,齿轮动力轴(82)上的齿轮转动轴(822)转动设置在左齿轮轴支撑架(812)和右齿轮轴支撑架(811)上,第一导向轴(85)和第二导向轴(87)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导向轴固定板(813)和右导向轴固定板(814)上,过度装置(84)包括有过度平齿轮(841)、过度平齿轮轴(842)和第一锥齿轮(843),滚轮装置底座(89)包括有第一导向孔(891)、第二导向孔(892)、滚轮装置连接板(893)、左侧连接板(894)和顶部连接板(895),过度平齿轮轴(842)转动设置在左侧连接板(894)上,滚轮装置(83)包括有限位滚轮(831)、限位滚轮轴(8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路坤叶寿喜谢舍东童秋明田超石付宗金伟建舒智广张杰新李祥陶宇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传播者金属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