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98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主要由齿轮轴、供油轴段、供油端盖、轴封座、挡板、联接轴段、唇形密封圈、旋转接头、O型密封垫圈、螺纹销、油杯组成。离合器用工作油和润滑油通过管接头联接至供油端盖,供油端盖通过旋转接头、供油轴段将离合器用油输送至齿轮轴内部油路,并最终进入齿腹式摩擦片离合器中,在轴封座处布置有唇形密封圈以防止高压油外泄出齿轮箱。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在顺利联接传递误差测量器的同时,保证摩擦片离合器工作油及润滑油供油顺利,能在顺利联接传递误差测量器的同时,避免内部油液的外泄及外部污染物污染齿轮箱内滑油。滑油。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用双速齿轮箱是一种可实现两种速比传动的特殊齿轮箱,具有轴承支承跨度大,齿轮轴挠曲变形大,齿轮啮合易错位等特点,这就导致了齿轮传递误差较大,而齿轮的传递误差是齿轮系统振动和噪声的主要激励源。因此通过建立传递误差试验台,来精准的测量双速齿轮箱的传递误差,以便于对其传动动态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
[0003]船用双速齿轮箱一般采用齿腹式摩擦片离合器以节省空间并实现两种速比的切换。摩擦片离合器通过控制阀使高压油通过工作油路进入油缸,推动活塞压紧主、从动摩擦片,使从动部分运转,从而传递动力,此外当摩擦片离合器不工作时,需要润滑油来进行润滑,因此其供油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摩擦片离合器的工作状态。
[0004]目前这种齿腹式摩擦片离合器通常采用齿轮轴端部供油方案,齿轮轴端部采用供油端盖,既满足了供油要求,又满足了齿轮箱密封要求,但由于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端部需要联接编码器以测量齿轮传递误差,端部供油方案已经不可实现,为使摩擦片离合器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该装置采用轴头径向供油的方式以满足传递误差测量对编码器的联接要求,同时满足离合器供油及齿轮箱密封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包括:齿轮轴、供油轴段、供油端盖、旋转接头、O型密封垫圈、轴封座、挡板、唇形密封圈、油封隔环、联接轴段、油杯,其特征在于离合器用工作油和润滑油通过管接头联接至供油端盖,供油端盖通过旋转接头、供油轴段将离合器用油输送至齿轮轴内部油路,并最终进入齿腹式摩擦片离合器中,在轴封座处布置有唇形密封圈以防止高压油外泄出齿轮箱。
[000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这样一些特征:
[0009]为防止高压油、润滑油由于泄漏而导致离合器工作油、润滑油压力不足,需在供油轴段和齿轮轴的联接部分、旋转接头及供油端盖的配合部分设置O型密封圈。
[0010]为防止高压油泄漏出齿轮箱,造成齿轮箱漏油,同时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齿轮箱中污染工作油,在连接轴段处采用背靠背的形式布置有唇形密封结构,并在旋转接头处开有泄油通道和回油通道。
[0011]为在轴向定位旋转接头,在供油端盖上开有螺纹孔,在旋转接头处开有销子孔,装
配时,在供油端盖上将销子拧入,利用螺纹销将旋转接头与供油端盖轴向固定。
[0012]为保证供油轴段在旋转时不至于与静态的旋转接头磨损,供油轴段与旋转接头采用小间隙配合,旋转接头和供油端盖采用大间隙配合,工作时,高压油会在供油轴段及旋转接头之间形成油膜,避免旋转过热造成的磨损及抱死现象。
[0013]为防止唇形密封圈磨损,在轴封座处加装油杯,运转前需通过油杯注入黄油,黄油通过油封隔环进入轴封座内腔进行润滑。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能在顺利联接传递误差测量器的同时,保证摩擦片离合器工作油及润滑油供油顺利;
[0016](2)能在顺利联接传递误差测量器的同时,避免内部油液的外泄及外部污染物污染齿轮箱内滑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
[0018]图2是旋转接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由齿轮轴1、供油轴段2、供油端盖3、轴封座4、挡板5、联接轴段6、唇形密封圈7、旋转接头8、O型密封垫圈9、螺纹销10、油杯11组成。供油轴段2与齿轮轴1、供油轴段2和联接轴段6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相联接,试验时离合器用工作油和润滑油通过管接头联接至供油端盖3,供油端盖3通过旋转接头8、供油轴段2将离合器用油输送至齿轮轴1内部油路,并最终进入齿腹式摩擦片离合器中,在轴封座4处采用背靠背密封的形式布置有唇形密封圈7。
[0021]本实施例中,在供油轴段2和齿轮轴1止口处、旋转接头8及供油端盖3配合处均采用间隙配合,因此需加装O型密封圈9,以防止由于高压油、润滑油泄漏造成的离合器工作油、润滑油压力不足。
[0022]本实施例中,联接轴段6处采用背靠背的形式布置有唇形密封圈7,并在旋转接头8处开有泄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其中泄油通道处设置有环槽,以加快高压油流回齿轮箱的速度,见图2。
[0023]本实施例中,在供油端盖3上开有螺纹孔,在旋转接头8处开有销子孔,装配时,在供油端盖3上将螺纹销10拧入,利用螺纹销将旋转接头8与供油端盖3轴向固定,使供油轴段2旋转时,旋转接头8保持静止状态。
[0024]本实施例中,供油轴段2与旋转接头8采用小间隙配合,旋转接头4和供油端盖3采用大间隙配合,当齿轮箱工作后,高压油在供油轴段2和旋转接头8之间形成油膜,减少摩擦损失,避免出现“抱死”现象。
[0025]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唇形密封圈8磨损,在轴封座6处加装油杯,运转前需通过油杯注入黄油,黄油通过油封隔环9进入轴封座6内腔进行润滑。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主
要由齿轮轴1、供油轴段2、供油端盖3、轴封座4、挡板5、联接轴段6、唇形密封圈7、旋转接头8、O型密封垫圈9、螺纹销10、油杯11组成。离合器用工作油和润滑油通过管接头联接至供油端盖,供油端盖通过旋转接头、供油轴段将离合器用油输送至齿轮轴内部油路,并最终进入齿腹式摩擦片离合器中,在轴封座处布置有唇形密封圈以防止高压油外泄出齿轮箱。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在顺利联接传递误差测量器的同时,保证摩擦片离合器工作油及润滑油供油顺利,能在顺利联接传递误差测量器的同时,避免内部油液的外泄及外部污染物污染齿轮箱内滑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齿轮轴、供油轴段、供油端盖、旋转接头、O型密封垫圈、轴封座、挡板、唇形密封圈、油封隔环、联接轴段、油杯,其特征在于离合器用工作油和润滑油通过管接头联接至供油端盖,供油端盖通过旋转接头、供油轴段将离合器用油输送至齿轮轴内部油路,并最终进入齿腹式摩擦片离合器中,在轴封座处布置有唇形密封圈以防止高压油外泄出齿轮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其特征是,为防止高压油、润滑油由于泄漏而导致离合器工作油、润滑油压力不足,需在供油轴段和齿轮轴的联接部分、旋转接头及供油端盖的配合部分设置O型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速齿轮箱传递误差试验台摩擦片离合器供油装置,其特征是,为防止高压油泄漏出齿轮箱,造成齿轮箱漏油,同时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齿轮箱中污染工作油,在连接轴段处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宏志邵钢张润博张帆戴维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