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预热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干熄焦系统一般采用给水预热器作为循环气体的二次换热设备。目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热管式给水预热器和蛇形管式给水预热器。偏心热管受热段置于烟气通道内,烟气横向掠过翅片式热管并放热给外套管,加热外套管内的工质,使得工质吸热汽化,由于外套管内高度真空,工质吸热并迅速汽化并包裹内套管,将热量十分迅速地通过内套管传递给水。
[0003]热管式给水预热器的内套管内给水的整个加热流程不受烟气的直接冲刷影响,独自走管程。热管自适应换热装置通过中间介质传热,换热效果差,且当热管内介质失效、管壁积灰增厚时,换热效果会严重下降。热管效率低导致自适应换热装置烟气侧的排烟温度高达150℃以上(标准为130℃),排焦温度也达到200℃以上(标准为180℃),因此只能通过降低生产负荷来控制排焦温度,生产效率受到制约。易产生不凝性气体和工质泄露,导致换热效率衰减快。热管自适应换热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熄炉(1)、一次除尘器(2)、二次除尘器(3)和锅炉(4),干熄炉(1)的顶部与装焦装置(5)连接,干熄炉(1)的底部与排焦装置(6)连接,干熄炉(1)的两侧分别与一次除尘器(2)和自适应换热装置(7)相接,一次除尘器(2)的出口与锅炉(4)一端连接,锅炉(4)的另一端接在二次除尘器(3)的进口上,二次除尘器(3)的出口接在循环风机(8)上,循环风机(8)的另一端与自适应换热装置(7)相接,并且自适应换热装置(7)与锅炉(4)之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自适应换热装置(7)包括多组换热框(71)、循环气体进管(72)、循环气体出管(73),换热框(71)从下至上依次堆叠,换热框(71)的底部与循环气体进管(72)连接,换热框(71)的顶部与循环气体出管(7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框(71)对称的两侧加工有一一对应的通孔(711),蛇形管(712)呈“U”型穿过换热框(71)两侧的通孔(711),并且每排蛇形管(712)的端口插入汇流管(713)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换热框(71)与中段换热框(71)的汇流管(713)之间通过电磁阀K1连接,中段换热框(71)下方的汇流管(713)一端与进液管(10)连接,下段换热框(71)上方的汇流管(713)一端经过电磁阀K5连接至出液管(9),进液管(10)分别通过电磁阀K4与三通管连接,电磁阀K7一端接在三通管上,另一端与下段换热框(71)下方的汇流管(713)连通,并且三通管的剩余管口为进水口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德,李振东,谢能刚,李以则,谷从余,周开创,王义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能换热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