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823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包括给水预热器本体,所述给水预热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给水预热器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换热箱,给水预热器本体一端设置有循环风进口,给水预热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循环风出口,所述换热管道包括第一汇集水管、第二汇集水管和换热管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在给水预热器本体内设置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包括第一汇集水管、第二汇集水管和换热管本体,通过第一汇集水管和第二汇集水管可以顺流进水和逆流进水,通过风量测试仪测定循环风的流量,温度控制模块自动控制进水温度,这种自动调定过程,真正实现了不同负荷条件下进水温度的自动切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熄焦给水预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干熄焦给水预热器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干熄焦循环气体的温度,提高锅炉给水温度,起到降低能量消耗,提高干熄焦焦碳质量的作用。为了控制循环风的出口温度不会过低而影响给水预热器的使用寿命,人们设计了一种偏心式双层管热管换热器,该换热器的特点是当循环风的温度低于100℃时,换热器基本不启动换热,也就是只有当循环风的温度大于100℃时给水预热器才开始启动换热,但是其中的热管失效特别快,安装3个月后换热效果开始下降,2年后该热管式给水预热器基本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需要更换。
[0003]中国专利CN213977535U公开了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属于水预热器
,包括干熄炉、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和锅炉,干熄炉的顶部与装焦装置连接,干熄炉的底部与排焦装置连接,干熄炉的两侧分别与一次除尘器和自适应换热装置相接,一次除尘器的出口与锅炉一端连接,锅炉的另一端接在二次除尘器的进口上。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采取特定的运行方式克服了循环气中的水蒸汽对换热管的露点腐蚀,保证了蛇形管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实现自适应,满足干熄焦系统的不同工况间的运行切换和故障切换,可实现系统温度的自动控制,做到恒温运行,大大提高干熄焦的出焦产量。
[0004]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不能解决现有的以下技术问:1.当在最大负荷条件下运行时,循环风的出口温度达到了140℃左右,超出了目标值130℃
±
5℃的上限值,与改造目标不相符;2.循环气体的进管流量不能控制,没有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在给水预热器本体内设置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包括第一汇集水管、第二汇集水管和换热管本体,通过第一汇集水管和第二汇集水管可以顺流进水和逆流进水,通过风量测试仪测定循环风的流量,选定不同的顺逆流进水方式,且对应不同的循环风流量,温度控制模块自动控制进水温度,这种自动调定过程,真正实现了不同负荷条件下进水温度的自动切换,这种自动切换既保证了不会发生露点腐蚀又保证了循环风的出口温度始终在130℃
±
5℃;设置有电控调节阀,在低负荷情况下,循环风的出口温度低于130℃时,电控调节阀会自动关小,减小进水量,进而保证循环风的出口温度始终在130℃左右,保证出口位置的换热管外壁温度大于100℃,进而保证出口位置不会发生露点腐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包括给水预热器本体,所述给水预热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给水预热器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换
热箱,给水预热器本体一端设置有循环风进口,给水预热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循环风出口,所述换热管道包括第一汇集水管、第二汇集水管和换热管本体,换热管本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汇集水管、第二汇集水管连接,第一汇集水管和第二汇集水管的一端均贯穿给水预热器本体,且第一汇集水管和第二汇集水管置于给水预热器本体外部的一端与换热箱连接,所述换热箱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模块、电控调节阀、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风量测试仪,处理模块分别与温度控制模块、电控调节阀、显示模块、风量测试仪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换热器、气体进口温度传感器和气体出口温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换热器均置于换热箱内。
[0008]优选的,所述风量测试仪与循环风进口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汇集水管包括环状管道、连接管道和总管道,环状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总管道连接,环状管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环状管道的一侧与换热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总管道与电控调节阀连接,电控调节阀用于调节总管道的进水量大小,循环风进入到给水预热器本体内的风量整体较小时,可以通过电控调节阀控制进水量减小。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汇集水管与第一汇集水管结构相同,且第一汇集水管和第二汇集水管关于换热管本体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换热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逆流泵和顺流泵,逆流泵与第二汇集水管对应的总管道的一端连接,顺流泵与第一汇集水管对应的总管道的一端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的预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高温气体通过循环风进口进入到给水预热器本体内,风量测试仪测定循环风进口的入口风量,气体进口温度传感器测量气体进口温度,并上传至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显示实时风量大小和气体温度;
[0015]S2:处理模块根据风量的大小,控制温度控制模块进行水温调整,高温气体在给水预热器本体内与换热管本体完成热量交换,通过循环风出口排出;
[0016]S3:气体出口温度传感器测量气体出口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值130℃时,电控调节阀减小第一汇集水管的进水量。
[0017]优选的,所述S2中水温调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S21:风量测试仪测定循环风的流量大于15万m3/h,顺流进水情况下,温度控制模块自动调定进水温度为50℃;逆流进水情况下,温度控制模块自动调定进水温度为65℃;
[0019]S22:风量测试仪测定循环风的流量小于11万m3/h,只能顺流进水,温度控制模块自动调定进水温度为60℃;
[0020]S23:风量测试仪测定循环风的流量在11

15万m3/h区间内,只能顺流进水,温度控制模块自动调定进水温度为55℃。
[0021]优选的,所述顺流进水为顺流泵工作进水,逆流进水为顺流泵工作进水。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在给水预热器本体内设置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包括第一汇集水管、第二汇集
水管和换热管本体,通过第一汇集水管和第二汇集水管可以顺流进水和逆流进水,通过风量测试仪测定循环风的流量,选定不同的顺逆流进水方式,且对应不同的循环风流量,温度控制模块自动控制进水温度,这种自动调定过程,真正实现了不同负荷条件下进水温度的自动切换,这种自动切换既保证了不会发生露点腐蚀又保证了循环风的出口温度始终在130℃
±
5℃;设置有电控调节阀,在低负荷情况下,循环风的出口温度低于130℃时,电控调节阀会自动关小,减小进水量,进而保证循环风的出口温度始终在130℃左右,保证出口位置的换热管外壁温度大于100℃,进而保证出口位置不会发生露点腐蚀。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给水预热器本体内部结构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管道结构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包括给水预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预热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2),给水预热器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换热箱(3),给水预热器本体(1)一端设置有循环风进口(11),给水预热器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循环风出口(12),所述换热管道(2)包括第一汇集水管(21)、第二汇集水管(22)和换热管本体(23),换热管本体(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汇集水管(21)、第二汇集水管(22)连接,第一汇集水管(21)和第二汇集水管(22)的一端均贯穿给水预热器本体(1),且第一汇集水管(21)和第二汇集水管(22)置于给水预热器本体(1)外部的一端与换热箱(3)连接,所述换热箱(3)上设置有控制系统(4),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温度控制模块(41)、电控调节阀(42)、处理模块(43)、显示模块(44)和风量测试仪(45),处理模块(43)分别与温度控制模块(41)、电控调节阀(42)、显示模块(44)、风量测试仪(45)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41)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换热器、气体进口温度传感器和气体出口温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换热器均置于换热箱(3)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测试仪(45)与循环风进口(11)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集水管(21)包括环状管道(211)、连接管道(212)和总管道(213),环状管道(211)通过连接管道(212)与总管道(213)连接,环状管道(2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环状管道(211)的一侧与换热管本体(23)的一端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道(213)与电控调节阀(42)连接,电控调节阀(42)用于调节总管道(213)的进水量大小,循环风进入到给水预热器本体(1)内的风量整体较小时,可以通过电控调节阀(42)控制进水量减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东孙东德周开创谢能刚王义葳谷从余葛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能换热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