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68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包括:支撑架;三相断路器本体,安装在支撑架上,各相横置且平行;三相拐臂箱,固定断路器本体端部;传动主轴,沿纵向贯穿三相拐臂箱且与拐臂箱转动配合;三相驱动拐臂,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位于拐臂箱内,驱动拐臂与断路器本体动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拐臂,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位于拐臂箱外;操动机构,横置在中间相断路器本体的下方,具有横向往复运动的机构输出端;拐臂安装座,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二传动拐臂,转动安装在拐臂安装座上,一端与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与第一传动拐臂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断路器重心低,振动小,整体结构紧凑、减少了传动环节路径,可提高断路器分合闸同期性。合闸同期性。合闸同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输变电线路控制精度的提高,要求三相线路中的断路器在分、合闸时尽可能同步动作,通常情况下,三相断路器的分、合闸同步动作多采用电气联动的方式实现,但是对于同期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尤其是断路器在作为选相合闸开关设备使用时,由于存在外界电信号干扰和断路器本身固有的特性差异,三相电气联动断路器动作的同期性不能可靠保证。
[0003]为保证三相断路器的分、合闸同期性,根据断路器的动作特点,采用一台操动机构通过机械连接带动三相断路器本体动作是最可靠的方式,在中、低压电力系统中,由于三相断路器相间距较小、结构紧凑、操作功较小,往往比较容易实现机械联动。
[0004]在高压电力系统中,因为断路器电压等级较高,分闸所需要的操作功较大,断路器筒体直径随着电压和绝缘等级升高而增加,导致断路器之间的相间距较大。三相机械联动结构的断路器最多应用到252kV电压等级,而且操动机构多为液压机构,为安装方便,液压操动机构通常安装在边相断路器一侧,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6583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高压断路器,整个操动机构处于悬臂状态,操动机构的输出力臂和边相断路器主轴连接,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其余两相断路器进行分、合闸动作。
[0005]由于操动机构自身重量较大,并且三相断路器竖置,导致整个产品的重心较高,断路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引起较大的振动,而且传动系统过长存在弹性变形,实际动作过程中,三相断路器的动作会出现一定的不同步情况,造成三相断路器分、合闸同期性出现一定偏差,不能保证相间线路同步开关和关合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振动、结构比较紧凑、提高断路器分合闸同期性的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包括:支撑架;三相断路器本体,安装在支撑架上,各相断路器本体均为横置且平行间隔布置;三相拐臂箱,分别固定在每一相断路器本体的端部;传动主轴,沿纵向贯穿三相拐臂箱且与三相拐臂箱转动配合;三相驱动拐臂,分别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位于每一相拐臂箱内,驱动拐臂与断路器本体的动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断路器本体的动端动作实现分合闸;第一传动拐臂,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位于拐臂箱的外部;操动机构,横置在中间相断路器本体的下方,操动机构具有横向往复运动的机构
输出端;拐臂安装座,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二传动拐臂,沿纵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安装在拐臂安装座上,第二传动拐臂的一端与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拐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第一传动拐臂传动连接,以使机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拐臂、连杆以及第一传动拐臂带动传动主轴转动,进而由传动主轴带动三相驱动拐臂动作。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三相断路器本体均为横置,并且操动机构横置在中间相断路器本体的下方,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重心,能够减小振动;机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拐臂、连杆以及第一传动拐臂带动传动主轴转动,进而由传动主轴带动三相驱动拐臂动作,使机构输出端的横向往复运动最终转化为断路器本体动端的横向往复运动,实现分合闸操作,并且第一传动拐臂直接安装在传动主轴上,第二传动拐臂位于靠近机构输出端的位置,整体结构比较紧凑、减少了传动环节路径,可以提高断路器分合闸同期性。
[0009]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机构输出端进行导向,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还包括用于对机构输出端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与机构输出端连接的拉杆、与操动机构固定连接的固定板、贯穿固定板设置的导向筒,导向筒的轴线沿横向延伸,拉杆的端部伸入导向筒内且与导向筒的内壁导向配合。
[0010]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拉杆和导向筒之间的导向配合,拉杆包括固定连接在拉杆端部的固定块,固定块伸入导向筒内且与导向筒的内壁导向配合,固定块和导向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耐磨环。
[0011]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拐臂,固定块和第二传动拐臂之间通过第一过渡连板传动连接,固定块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铰接第一过渡连板的铰接板,第一过渡连板的一端伸入导向筒内部,导向筒的内径大于第一过渡连板的宽度。
[0012]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动力传递至断路器本体的动端,驱动拐臂和断路器本体的动端之间铰接有第二过渡连板。
[0013]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动力的传递,第二传动拐臂的转动轴线位于传动主轴的转动轴线的正下方,第二传动拐臂、连杆以及第一传动拐臂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连杆的运动为直上直下运动。
[001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制造和安装,传动主轴采用三段分体式,各段传动主轴均贯穿拐臂箱且与拐臂箱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相邻的两段传动主轴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0015]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密封性,各段传动主轴与拐臂箱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轴承的内侧。
[0016]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调试,所述连杆为长度可调的可调连杆。
[0017]进一步的,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输出力的均匀性,使边相断路器动作特性对称,第一传动拐臂位于靠近中间相拐臂箱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二传动拐臂、连杆、第一传动拐臂以及拐臂箱的局部传动结构图;图4为图1中导向结构的局部结构图;图5为图2中传动主轴与拐臂箱的局部连接结构图。
[0019]图中:1

支撑架;2

断路器本体;21

断路器本体的动端;3

拐臂箱;31

轴承;32

第三密封圈;4

传动主轴;41

主轴段;42

万向节;5

第二过渡连板;6

驱动拐臂;7

第一传动拐臂;8

连杆;81

固定筒;82

螺柱;9

第二传动拐臂;10

第一过渡连板;11

拐臂安装座;12

导向筒;13

耐磨环;14

固定板;15

安装板;16

拉杆;161

固定块;162

铰接板;17

操动机构;171

机构输出端;18

第一密封圈;19

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三相断路器本体,安装在支撑架上,各相断路器本体均为横置且平行间隔布置;三相拐臂箱,分别固定在每一相断路器本体的端部;传动主轴,沿纵向贯穿三相拐臂箱且与三相拐臂箱转动配合;三相驱动拐臂,分别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位于每一相拐臂箱内,驱动拐臂与断路器本体的动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断路器本体的动端动作实现分合闸;第一传动拐臂,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位于拐臂箱的外部;操动机构,横置在中间相断路器本体的下方,操动机构具有横向往复运动的机构输出端;拐臂安装座,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二传动拐臂,沿纵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安装在拐臂安装座上,第二传动拐臂的一端与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拐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第一传动拐臂传动连接,以使机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拐臂、连杆以及第一传动拐臂带动传动主轴转动,进而由传动主轴带动三相驱动拐臂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还包括用于对机构输出端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与机构输出端连接的拉杆、与操动机构固定连接的固定板、贯穿固定板设置的导向筒,导向筒的轴线沿横向延伸,拉杆的端部伸入导向筒内且与导向筒的内壁导向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机械联动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拉杆包括固定连接在拉杆端部的固定块,固定块伸入导向筒内且与导向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辉王亚辉顾根泉李铁张全民李文华王晗程晓培孙玉山徐燕辉许莹曾光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