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53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前框,所述侧入式光源固定在背壳的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组件依次叠设在背壳内,所述前框固定在背壳上,并且将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固定在背壳内;所述前框背面设置有长条形的压筋,所述压筋夹设在导光板外侧壁与背壳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前框背面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压接在背壳侧壁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在前框与背壳间设置防止摇晃异音的安装结构,可以避免背光模组前框摇晃异音,从而保证背光模组结构的稳定性及发光的视觉效果的均匀。性及发光的视觉效果的均匀。性及发光的视觉效果的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等被动发光显示器中的一部分,通过背光模组为不能自主发光的被动发光显示器提供光源。常见的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及前框,背壳一般采用金属冲压成型的结构,前框采用注塑成型的塑胶结构,前框一般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在背壳上,并且将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压固在背壳内;但是塑胶的前框由于质软,并且为框状结构,在背壳上安装时容易发生摇晃,摇晃时容易产生异音,影响背光模组的使用体验,而且会导致背壳与前框安装的不稳定,致使导光板及膜片组件无法在背壳内稳定的固定,从而影响背光模组结构的稳定性及发光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前框在背壳上安装时容易发生摇晃产生异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前框,所述侧入式光源固定在背壳的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组件依次叠设在背壳内,所述前框固定在背壳上,并且将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固定在背壳内;所述前框背面设置有长条形的压筋,所述压筋支撑在导光板上;所述前框背面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压接在背壳侧壁的顶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背壳侧壁顶部设置有插块,所述前框背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块与插槽相适配,所述插块插接在插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背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包,所述凸包抵接在前框的内侧壁上。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软胶垫,所述软胶垫粘接或插接固定在背壳的内侧壁上,所述软胶垫卡在导光板与背壳之间,将导光板固定在背壳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软胶垫包括L形胶垫和一字型胶垫,所述L形胶垫设置在背壳的拐角内侧,所述一字型胶垫设置在背壳的侧壁内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包括下散光膜、增光膜和上散光膜,所述下散光膜、增光膜和上散光膜依次叠设在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下散光膜、增光膜和上散光膜上均设置有定位开口,所述定位柱插接在定位开口内;所述前框背面设置有避让槽,所述定位柱插接至避让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散光膜和增光膜上设置有错位的粘接开口,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下散光膜、增光膜和上散光膜均粘接在台阶结构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散光膜、增光膜和上散光膜外侧均设置有定位凸耳,所述背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豁口,所述定位豁口与定位凸耳相适配,所述定位凸耳插接在定位豁口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框上设置有多个缩水槽,并且前框注塑成型时通过多个进胶口进胶。
[0013]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背光模组的前框背面设置有长条形的压筋,背光模组组装时压筋支撑在导光板上,增强背光模组的承重能力,也使得前框安装的更加稳定,避免前框摇晃产生异音。前框背面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压接在背壳侧壁的顶部,使得前框在背壳上安装的更加稳定,避免前框摇晃产生异音,也可以增强背光模组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背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下散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前框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前框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L形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阅图1~7,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在前框与背壳间设置防止摇晃产生异音的安装结构,可以避免背光模组前框摇晃异音,从而保证背光模组结构的稳定性及发光的视觉效果的均匀。背光模组包括背壳1、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前框5,背壳1为上侧开口的壳体结构,一般采用冲压成型的金属件。侧入式光源2可以采用
侧入式LED灯条,侧入式LED灯条通过导热胶粘接在背壳1的内侧面上;侧入式LED灯条的伸出端21从背壳1的伸出孔14伸出到背壳1外部,方便与外部的电源连通;侧入式LED灯条的伸出端21通过胶条22粘接在背壳1外侧,保护侧入式LED灯条的伸出端21,可以通过美纹胶来粘接,美纹胶与背壳粘接处带胶,与伸出端21粘接处不带胶。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依次叠设在背壳1内,前框5通过卡扣结构卡接固定在背壳1上,从而将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固定在背壳1内。前框5与背壳1连接处外侧最好设置包边胶7,通过包边胶7进一步将前框5与背壳1粘接固定在一起,即可以更好的将前框5与背壳1粘接固定,也可以遮蔽前框5与背壳1连接处的漏光。
[0025]参阅图1和图5,前框5背面设置有长条形的压筋51,压筋51可以在前框上多侧设置,在侧入式光源一侧的压筋51压在导光板3上的留白位置,支撑在导光板上,增强背光模组的支撑能力。其他位置的压筋51可以夹设在导光板与背壳侧壁之间,防止前框在背壳上安装时发生外扒;压筋51的宽窄与导光板3到背壳1之间空隙的宽度一致,使得压筋51恰好夹设在导光板3外侧壁与背壳1的内侧壁之间,从而通过导光板3与背壳1将前框5夹固在背光模组中,来避免背光模组前框外扒,进而保证背光模组结构的稳定性及发光的视觉效果的均匀。压筋51可以在前框5注塑成型时一体成型。
[0026]参阅图2和图5,为了使得前框5在背壳1上安装的更加稳定,所述前框5背面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凸起结构53,所述凸起结构53压接在背壳1侧壁的顶部,从而可以使得前框5在背壳1上安装的更加稳定,可以防止前框5发生摇晃异音。凸起结构53最好设置成较矮的凸起,例如高度设置为0.05mm,来避免凸起结构53被背壳1剐蹭引起掉屑导致背光模组内产生异物影响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1)、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前框(5),所述侧入式光源(2)固定在背壳(1)的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依次叠设在背壳(1)内,所述前框(5)固定在背壳(1)上,并且将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固定在背壳(1)内;所述前框(5)背面设置有长条形的压筋(51),所述压筋(51)支撑在导光板(3)上;所述前框(5)背面还设置有长条形的凸起结构(53),所述凸起结构(53)压接在背壳(1)侧壁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侧壁顶部设置有插块(11),所述前框(5)背面设置有插槽(52),所述插块(11)与插槽(52)相适配,所述插块(11)插接在插槽(5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包(12),所述凸包(12)抵接在前框(5)的内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胶垫,所述软胶垫粘接或插接固定在背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软胶垫卡在导光板(3)与背壳(1)之间,将导光板(3)固定在背壳(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垫包括L形胶垫(61)和一字型胶垫(62),所述L形胶垫(61)设置在背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姚志图罗增昌刘启玉彭环洋李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