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26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包括:内层套管、外层套管以及防振梁;所述内层套管的管腔内设置有换热管固定部,所述内层套管可滑动地嵌于所述外层套管内;所述防振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层套管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通过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的包衬支撑并可轴向滑动,从而保证支撑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适应冲击,避免直接磨损换热管,保证其工作状态。状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锅炉
,特别涉及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CPP余热锅炉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媒介,为强化换热,通常在换热管上缠绕开口型鳍片。在锅炉内的模块防振梁与换热管固定处,多层鳍片外通常由耐高温不锈钢套筒包衬支撑,同时套筒顶部焊接“月牙”型固定卡件。卡件在两层鳍片间隙处对换热管进行非焊接固定,为“点与面”接触固定。不锈钢套管外侧则与模块防振梁内孔焊接固定。大流量、高温、高流速旋转的燃机排气连续冲刷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排,极易造成迎烟面第一组换热模块的第一排、第二排换热管固定强度降低,换热管鳍片疲劳磨损并脱落,支撑套筒与“月牙”卡件撞损、移位。换热管在套筒内的活动间隙增大,换热管频繁撞击套筒顶部月牙卡件与防振梁内孔,形成“支点切割管壁”现象,进而造成管壁磨薄、管道磨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的固定结构易在高速排气冲击下固定间隙增大,强度降低,振动磨损,磨破换热管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包括:内层套管、外层套管以及防振梁;
[0005]所述内层套管的管腔内设置有换热管固定部,所述内层套管可滑动地嵌于所述外层套管内;
[0006]所述防振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层套管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层套管的外径1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层套管的外径1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换热管的外径1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套管包括:可扣合在一起的两块半圆弧板;
[0011]所述两块半圆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两块半圆弧板分别焊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套管的长度为锅炉最大蒸发量工况下换热管的垂直膨胀尺寸的1/2。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套管套在所述换热管外,并焊接固定。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通过可径向支撑,轴向滑动的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的嵌套结构,能够适应高速,高温排气的冲击,并通过支撑面间的相对滑动避免由换热管壁在冲击和振动条件下直接与防振梁固定件的摩擦,从而保证
换热管的状态,降低磨损磨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的固定结构易在高速排气冲击下固定间隙增大,强度降低,振动磨损,磨破换热管的技术问题。
[002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参见图1和图2,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包括:内层套管2、外层套管3以及防振梁4;
[0022]所述内层套管2的管腔内设置有换热管固定部,装配时,换热管1固定在所述内层套管2内,所述内层套管2可滑动地嵌于所述外层套管3内;从而使得所述换热管1振动或者热膨胀时,内外层套管的相对滑动,保护所述换热管1避免其直接接触摩擦其它结构,从而保护其状态,降低磨损磨漏风险。
[0023]所述防振梁4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层套管3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从而使得所述换热管1和防振梁4形成一个整体,保证固定的可靠性。
[0024]一般来说,为了便于装配以及焊接固定,所述固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层套管3的外径1mm;所述外层套管3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层套管2的外径1mm;所述内层套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换热管1的外径1mm。
[0025]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套管3包括:可扣合在一起的两块半圆弧板;所述两块半圆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从而便于装配操作;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楔子以固定内外层套管。
[0026]本实施例为了保证固定的可靠性,所述两块半圆弧板分别焊接在所述固定孔内;相类似的,所述内层套管套在所述换热管外,并焊接固定。
[0027]进一步地,为了适应换热管的膨胀过程,所述外层套管3的长度为锅炉最大蒸发量工况下换热管1的固定部的垂直膨胀尺寸的1/2。
[0028]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通过可径向支撑,轴向滑动的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的嵌套结构,能够适应高速,高温排气的冲击,并通过支撑面间的相对滑动避免由换热管壁在冲击和振动条件下直接与防振梁固定件的摩擦,从而保证换热管的状态,降低磨损磨漏的风险。
[0030]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套管、外层套管以及防振梁;所述内层套管的管腔内设置有换热管固定部,所述内层套管可滑动地嵌于所述外层套管内;所述防振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层套管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层套管的外径1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层套管的外径1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CPP余热锅炉模块换热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套管的内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延良曾宪虎王涛梁占林梁飞郭建新郭永鹏王恒田冬明王铁民王文顺张庭钰庞森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