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21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极耳夹具、极耳检测机构、冲切机构和分拣机构,所述极耳夹具用于夹持极耳,包括上夹具、下夹具,所述极耳检测机构包括光源一、光源二、光源三、光源四、相机一和相机二,所述冲切机构包括冲切支架和设置在冲切支架上的冲具,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物料台、横向轨道、纵向轨道和极耳抓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集极耳检测、冲切、分拣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提高极耳检测精度及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用极耳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动力极耳生产过程中,极耳成型切断后是自然下落叠放在一起的,叠放完成后再进行分类检验等,这样易导致极耳导体表面小的碰伤,划痕等不良,同时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极耳夹具、极耳检测机构、冲切机构和分拣机构,所述极耳夹具用于夹持极耳,包括上夹具、下夹具,所述极耳检测机构包括光源一、光源二、光源三、光源四、相机一和相机二,所述冲切机构包括冲切支架和设置在冲切支架上的冲具,所述光源一设置在下夹具上,光源二设置在上夹具上,光源三、光源四设置在冲切支架上,所述光源一与极耳呈45

60
°
,光源二与极耳呈120

135
°
,所述光源三与光源一呈上下对称,光源四与光源二呈上下对称,所述相机一位于光源一、光源三之间空隙的正上方,所述相机二与相机一呈上下对称,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物料台、横向轨道、纵向轨道和极耳抓手,所述极耳抓手可沿横向轨道横向移动,极耳抓手可沿纵向轨道纵向移动。
[0006]所述机架设置有PLC电控系统箱,所述机架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本技术通过将极耳检测、极耳冲切及分拣集于一体,检测效率及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为:1

机架、11

PLC电控系统箱、12

万向轮、2

极耳夹具、21

上夹具、22

下夹具、3

极耳检测机构、31

光源一、32

光源二、33

光源三、34

光源四、35

相机一、36

相机二、4

冲切机构、41

冲切支架、42

冲具、5

分拣机构、51

物料台、52

横向轨道、53

纵向轨道、54

极耳抓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3]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4]如图1

2所示,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包括机架1、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极耳夹具2、极耳检测机构3、冲切机构4和分拣机构5,所述极耳夹具2用于夹持极耳,包括上夹具21、下夹具22,所述极耳检测机构3包括光源一31、光源二32、光源三33、光源四34、相机一35和相机二36,所述冲切机构4包括冲切支架41和设置在冲切支架41上的冲具42,所述光源一31设置在下夹具22上,光源二32设置在上夹具21上,光源三33、光源四34设置在冲切支架41上,所述光源一31与极耳呈45

60
°
,光源二32与极耳呈120

135
°
,所述光源三33与光源一31呈上下对称,光源四34与光源二32呈上下对称,所述相机一35位于光源一31、光源三33之间空隙的正上方,所述相机二36与相机一35呈上下对称,所述分拣机构5包括物料台51、横向轨道52、纵向轨道53和极耳抓手54,所述极耳抓手54可沿横向轨道52横向移动,极耳抓手54可沿纵向轨道53纵向移动。
[0015]所述机架1设置有PLC电控系统箱11,所述机架1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12。
[0016]实施时,极耳在冲切前由上夹具21、下夹具22夹住,四个光源分别从上下左右不同的位置对极耳进行补光,相机一35、相机二36分别从上下获取极耳的图像并基于视觉检测的软件对极耳的质量,再到冲切机构4处由冲具42冲切,再由极耳抓手54抓取冲切后的极耳,其中极耳抓手54可沿横向轨道52及纵向轨道53移动,从而调整到合适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集极耳检测、冲切、分拣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提高极耳检测精度及生产效率。
[0017]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智能检测分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极耳夹具、极耳检测机构、冲切机构和分拣机构,所述极耳夹具用于夹持极耳,包括上夹具、下夹具,所述极耳检测机构包括光源一、光源二、光源三、光源四、相机一和相机二,所述冲切机构包括冲切支架和设置在冲切支架上的冲具,所述光源一设置在下夹具上,光源二设置在上夹具上,光源三、光源四设置在冲切支架上,所述光源一与极耳呈45

60
°
,光源二与极耳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百事杰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