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35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相互嵌合的上模和下模,以及顶芯;所述下模上设有顶芯通槽,所述顶芯穿设在所述顶芯通槽内,且顶芯在外力作用下沿顶芯通槽上下运动;所述顶芯的上端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凸出部,其用于形成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所述上模、下模和顶芯组装后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的塑料制品成型后,所述顶芯在外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以顶出塑料制品。塑料制品被顶出后,向横向方向移动,即可使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与所述顶芯的凸出部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能够成型具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安装孔的塑料制品,且其结构简单,脱模步骤少。脱模步骤少。脱模步骤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出于装配的需求,一些塑料制品上开设有安装孔。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一般是在注塑时利用模具的形状形成。当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与塑料制品脱模时的脱模方向不一致时,难以将塑料制品与模具分离。业界一般采用多组活动模具解决此类安装孔的成型问题,但是结构一般较为繁琐,模具制作成本很高,较为复杂的模具结构又会容易出现故障及需要更大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在成型后难以与模具分离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
[0004]本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相互嵌合的上模和下模,以及顶芯;所述下模上设有顶芯通槽,所述顶芯穿设在所述顶芯通槽内,且顶芯在外力作用下沿顶芯通槽上下运动;所述顶芯的上端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凸出部,其用于形成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所述上模、下模和顶芯组装后形成成型腔。
[0006]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上模、下模和顶芯组装后,通过注塑操作在所述成型腔内形成塑料制品,移除所述上模后,所述顶芯在外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以顶出塑料制品。塑料制品被顶出后,向横向方向移动,即可使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与所述顶芯的凸出部分离。本技术的注塑模具能够成型具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安装孔的塑料制品,且其结构简单,脱模步骤少。
[0007]进一步,所述顶芯通槽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顶芯上的凸出部的凸出方向相反。
[0008]由于所述顶芯通槽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顶芯插入所述顶芯通槽后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塑料制品成型后,所述顶芯通槽在外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所述凸出部随之向上移动的同时,还向第一方向运动,以使凸出部与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分离。
[0009]进一步,所述顶芯包括成型部和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下方的本体部,所述凸出部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上;所述本体部与所述成型部的呈一定角度,以使所述顶芯插入所述顶芯通槽后所述成型部垂直于水平面。
[0010]进一步,所述顶芯通槽为矩形槽,所述顶芯的本体部的横截面也为矩形。
[0011]进一步,所述注塑模具具有两个所述成型腔,所述两个成型腔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成型腔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顶芯通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成型腔下方的两个顶芯通槽的下端靠近、上端远离。
[0012]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U型槽,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
置有与所述U型槽相匹配的U型凸起。
[0013]进一步,所述下模的四
[0014]进一步,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上加强模和下加强模,所述上加强模和下加强模扣合后形成一容纳腔,所述上模和下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贴合;所述下加强模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与所述顶芯相匹配,所述顶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通孔上下运动。
[0015]进一步,所述顶芯的高度大于所述注塑模具的整体高度,且当所述注塑模具处于脱模状态时,所述顶芯的下端外露与所述下加强模的底部。
[0016]进一步,所述注塑模具组装完成后,所述上加强模和下加强模之间具有缝隙。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结构分解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顶芯的立体图。
[0021]其中,1、上模,2、下模,3、顶芯,4、塑料制品,5、上加强模,6、下加强模,11、U型凸起,12、弧形凹面,21、顶芯通槽,22、U型槽,23、弧形倒角面,31、凸出部,32、成型部,33、本体部,41、安装孔,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图1

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其包括相互嵌合的上模1和下模2,以及顶芯3;所述下模上设有顶芯通槽21,所述顶芯穿设在所述顶芯通槽内,且顶芯在外力作用下沿顶芯通槽上下运动;所述顶芯的上端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凸出部31,其用于形成塑料制品4上的安装孔41;所述上模、下模和顶芯组装后形成成型腔。
[0024]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上模、下模和顶芯组装后,通过注塑操作在所述成型腔内形成塑料制品,移除所述上模后,所述顶芯在外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以顶出塑料制品。塑料制品被顶出后,向横向方向移动,即可使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与所述顶芯的凸出部分离。本技术的注塑模具能够成型具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安装孔的塑料制品,且其结构简单,脱模步骤少。
[0025]所述顶芯通槽21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顶芯上的凸出部的凸出方向相反。图2中方向B为所述第一方向.
[0026]由于所述顶芯通槽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顶芯插入所述顶芯通槽后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塑料制品成型后,所述顶芯通槽在外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所述凸出部随之向上移动的同时,还向第一方向运动,以使凸出部与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分离。
[0027]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顶芯3包括成型部32和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下方的本体部33,所述凸出部31连接在所述成型部32上;所述本体部与所述成型部的呈一定角度,以使所
述顶芯插入所述顶芯通槽后所述成型部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本体部与所述成型部的呈一定角度,以使所述成型部在满足所述塑料制品的成型形状的同时,还能使所述顶芯与所述通槽相互配合。
[0028]所述顶芯通槽21为矩形槽,所述顶芯的本体部33的横截面也为矩形。所述顶芯通槽与所述顶芯间隙配合,顶芯在顶芯通槽内不能自转,使顶芯上顶时只有上顶的力,不会自转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保证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滑度。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具有两个所述成型腔,所述两个成型腔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成型腔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顶芯通槽21,从而能够使用所述注塑模具一次生产两个塑料制品。其中,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成型腔下方的两个顶芯通槽的下端靠近、上端远离。由此,所述顶芯3的下端可以连接在较小的连接件上,并通过连接件的移动同时使两个顶芯向上顶。
[0030]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下模的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U型槽 22,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相匹配的U型凸起11。所述上模1 和下模2扣合时所述U型槽和U型凸起充当导向结构,能使所述上模沿所述U 型槽平滑地扣合至所述下模上,且所述U型槽和所述U型凸起的相互配合限制了所述上模和下模在Y方向上的移动。
[0031]所述下模2的上端的左右两侧边为弧形倒角面23,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倒角面相配合的弧形凹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嵌合的上模和下模,以及顶芯;所述下模上设有顶芯通槽,所述顶芯穿设在所述顶芯通槽内,且顶芯在外力作用下沿顶芯通槽上下运动;所述顶芯的上端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凸出部,其用于形成塑料制品上的安装孔;所述上模、下模和顶芯组装后形成成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芯通槽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第一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顶芯上的凸出部的凸出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芯包括成型部和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下方的本体部,所述凸出部连接在所述成型部上;所述本体部与所述成型部的呈一定角度,以使所述顶芯插入所述顶芯通槽后所述成型部垂直于水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芯通槽为矩形槽,所述顶芯的本体部的横截面也为矩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具有两个所述成型腔,所述两个成型腔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成型腔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顶芯通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立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