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91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板,包括壳体和集成电路板主体,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插条和两组固定柱,所述插条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滑条,所述滑条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柱的端部穿过的活动槽,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固定机构,便于对集成电路板主体进行固定,避免了传统的通过螺丝固定后需要进行打孔,打孔容易损坏集成电路板主体的表面和集成电路板主体上的电路情况,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路板


[0001]本技术属于集成电路板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路板。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板是载装集成电路的一个载体,集成电路板主要由硅构成,所以一般呈绿色,集成电路板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隧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
[0003]现有的集成电路一般都是安装在控制柜或壳体内部,然后通过螺丝对其进行固定,但是使用螺丝进行固定的时候,需要预先在集成电路板的边角进行开孔,开孔容易对集成电路板的表面造成损坏,导致集成电路板电路损坏,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成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集成电路一般都是安装在控制柜或壳体内部,然后通过螺丝对其进行固定,但是使用螺丝进行固定的时候,需要预先在集成电路板的边角进行开孔,开孔容易对集成电路板的表面造成损坏,导致集成电路板电路损坏,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板,包括壳体和集成电路板主体,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插条和两组固定柱,所述插条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滑条,所述滑条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柱的端部穿过的活动槽,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插条的端部穿入的嵌入槽,所述插条的正面设置有移动杆,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杆的端部穿过所述移动槽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的正面,所述插条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插座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座上设置有插头,且所述插头的背面可穿入所述插槽的内部,所述插头的上表面设置有多组连接线,所述插头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的正面还分别设置有多组芯片和晶体管。
[0008]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由硅构成。
[0009]优选的,所述芯片和所述晶体管上设置有多组引脚。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固定机构,便于对集成电路板主体进行固定,避免了传统的通过螺丝固定后需要进行打孔,打孔容易损坏集成电路板主体的表面和集成电路板主
体上的电路情况,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0012](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固定板、螺栓和安装板相结合,便于进一步对插头进行固定,避免了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导致连接线受到拉扯造成插头从插座中的插槽中脱离的情况,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块、滑条和安装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板、螺栓和安装板连接图;
[0018]图中:1、壳体;2、集成电路板主体;3、固定块;4、移动杆;5、移动槽; 6、安装块;7、插条;8、弹簧;9、活动槽;10、滑条;11、嵌入槽;13、连接线;14、安装板;15、插头;16、插座;17、插槽;18、固定板;19、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板,包括壳体1和集成电路板主体2,集成电路板主体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固定块3,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插条7和两组固定柱19,插条7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滑条10,滑条10的内部开设有供固定柱19的端部穿过的活动槽9,集成电路板主体2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块6的内部开设有供插条7的端部穿入的嵌入槽11,插条7的正面设置有移动杆4,固定块3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槽5,移动杆4的端部穿过移动槽5并延伸至固定块3的正面,插条7与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8,通过设计的固定机构,便于对集成电路板主体2进行固定,避免了传统的通过螺丝固定后需要进行打孔,打孔容易损坏集成电路板主体2的表面和集成电路板主体2上的电路情况,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00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集成电路板主体2的正面设置有插座16,插座16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板14,插座16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7,插座16上设置有插头15,且插头15的背面可穿入插槽17的内部,插头15的上表面设置有多组连接线13,插头15的正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板18,固定板18与安装板1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计的固定板18、螺栓和安装板14相结合,便于进一步对插头15进行固定,避免了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导致连接线13受到拉扯造成插头15从插座16中的插槽17中脱离的情况,简单实用。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集成电路板主体2的正面还分别设置有多组芯片和晶体管。
[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集成电路板主体2由硅构成,硅具有韧性,不易折断。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芯片和晶体管上设置有多组引脚。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0026]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握住移动杆4向外移动,带动插条7移动,插条7带动滑条10跟着向外移动,这时弹簧8受到滑条10的挤压开始压缩,当插条7向外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移动杆4,这时将集成电路板主体2放在壳体1上,并让嵌入槽11与插条7的端部位置相吻合,然后放开移动杆4,这时弹簧8回伸,推动插条7向内移动,随后插条7的端部便穿入嵌入槽11的内部,此时便可固定集成电路板主体2,当需要拆卸集成电路板主体2时,再次握住移动杆4向外移动,带动插条7跟着向外移动,随后插条7的端部便脱离嵌入槽11,此时便可将集成电路板主体2拆卸下来;
[0027]将插头15插入插槽17内,然后使用螺栓将固定板18固定在安装板14上便可对插头15进行进一步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再将螺栓拧开,然后将插头15 从插槽17中拿开便可。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板,包括壳体(1)和集成电路板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2)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插条(7)和两组固定柱(19),所述插条(7)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滑条(10),所述滑条(10)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柱(19)的端部穿过的活动槽(9),所述集成电路板主体(2)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插条(7)的端部穿入的嵌入槽(11),所述插条(7)的正面设置有移动杆(4),所述固定块(3)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槽(5),所述移动杆(4)的端部穿过所述移动槽(5)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3)的正面,所述插条(7)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8)。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绍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