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774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属于输煤系统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轴承座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并分别输出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传输单元,响应于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并进行传输;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无线节点,响应于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无线网关,响应于无线节点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并以无线方式传输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DTU,响应于无线网关,并保持与GPRS/CDMA网络的连接以将温度检测信号、振动检测信号传递给终端单元进行显示和储存;终端单元,接收传输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并进行显示和储存;所述终端单元包括:移动通信设备,与DTU通过网络连接,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进行显示;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为可连接无线网络的手机或平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监测过程的客观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的效果。安全性的效果。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输煤系统设备监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电厂输煤系统所占区域面积约为全厂的1/3,线路长,设备众多。传统的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有:储煤场、给煤机、皮带输送机、滚轴筛、碎煤机、除尘器、采样装置、翻车机、斗轮机等。
[0003]输煤系统中转动类机电设备众多,由于长期运行,需要输煤系统设备的温度与振动进行监测,现有的监测方式为依靠工人日常巡检。
[0004]但是传统人工巡检耗时长,周期间隔长,对工人的技术水平、经验度以及责任心要求较高,监测效果不够可观准确,同时因现场作业环境恶劣,长期的日常点检、巡查工作,严重危害到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传统的人工巡检具有工作环境恶劣、人工劳动强度大、存在潜在职业病危害、监测过程不及时不准确、安全性较差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达到提高监测过程的客观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轴承座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并分别输出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传输单元,响应于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并进行传输;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无线节点,响应于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无线网关,响应于无线节点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并以无线方式传输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DTU,响应于无线网关,并保持与GPRS/CDMA网络的连接以将温度检测信号、振动检测信号传递给终端单元进行显示和储存;终端单元,接收传输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并进行显示和储存;所述终端单元包括:移动通信设备,与DTU通过网络连接,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进行显示;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为可连接无线网络的手机或平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轴承和轴承座是物理接触,轴承温度变化或发生振动时,轴承座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也会相应的同趋势变化,因此可以使用轴承座温度以及振动情况来反应轴承温度和振动情况。检测单元检测轴承座的温度以及振动,并将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传递给传输单元,传输单元响应于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并传输给终端单元进行显示和储存,因此本技术中,摆脱了输煤系统设备温度、振动监测依靠人工的传统作业方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潜在职业病的危害,避免了长期在恶劣环境作业的危害因素,并且对输煤系统众多设备做到了实时温度、振动远程监控,监测过程较为准确,当重大故障发生时可以获得更快、更直接的提醒,提高了
生产效率;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传递给无线节点,无线节点再将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递给无线网关,无线网关接收多个无线节点的数据后,再将数据通过DTU传递给终端单元进行显示和储存。通过无线监控,解放了传统监控人员的工作区域,同时也扩大了可监控的人群范围;移动通信设备能够异地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因此监控人员无需在特定的地点才能进行检测排查,克服了排查作业的区域限制性,使得工人不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巡检,防止现场的恶劣环境对工人造成人身伤害,提高安全性;移动通信设备采用手机或平板,具有较高的携带便利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于轴承座上且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振动传感器,固定安装于轴承座上且输出振动检测信号。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轴承座的工作温度,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轴承座的振动情况,进而间接检测轴承在工作时的温度和振动变化情况。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再通过传输单元传输给终端单元进行显示和存储,从而使得工人能够实现对输煤系统设备的远程监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终端单元还包括:云服务器,与DTU以及移动通信设备均通过网络连接,以响应于DTU传输的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进行存储,并将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传递给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显示。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服务器对检测数据进行存储后,然后再通过移动通信设备直接突显异常的点位,做到故障前报警,对生产维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维护的针对性,减少整体维护时间,延长了设备处理良好工作的状态,并且云服务器可以检测数据存储,使得检测数据的保留时间得到了保障。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线网关与DTU安装于同一数据箱内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网关和DTU集成设置于同一数据箱内,能够减少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同一轴承座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同一轴承座上,因此对应的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的关联度较大,对于输煤系统设备的监控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施例中旨在强调测温测振点的布置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施例中标准无线系统框架图。
[0019]图中,1、轴承座;2、检测单元;21、温度传感器;22、振动传感器;3、传输单元;31、无线节点;32、无线网关;33、DTU;4、终端单元;41、云服务器;42、移动通信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安装设置于待监测设备的轴承座1表面的检测单元2,检测单元2用于实时检测轴承座1
的温度以及振动变化情况,进而间接检测待监测设备的轴承温度和振动情况,检测单元2通信连接有传输单元3,以对检测数据进行传输,传输单元3网络连接有终端单元4,终端单元4对检测数据进行显示和存储。综上,本实施例中,对输煤系统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再通过网络传输方式传输数据,使得工人无需进入到现场,直接从使用层便可得到检测分析后的结果,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并且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检测过程更安全、可靠。
[0022]检测单元机包括温度传感器21和振动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1用于检测轴承座1的温度变化,振动传感器22用于检测轴承座1的振动情况,进而间接对轴承的温度变化和振动情况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21和振动传感器22安装于同一轴承座1上,因此不需要对现有的中控系统进行改造,对外部设备没有依赖性,非常适宜在已投产运行的工程中进行扩展监控,并且对于轴承座1的温度检测和振动检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0023]传输单元3包括无线节点31、无线网关32以及DTU33,无线节点 3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监控输煤系统设备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2),检测轴承座(1)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并分别输出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传输单元(3),响应于检测单元(2)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并进行传输;所述传输单元(3)包括:无线节点(31),响应于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无线网关(32),响应于无线节点(31)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并以无线方式传输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DTU(33),响应于无线网关(32),并保持与GPRS/CDMA网络的连接以将温度检测信号、振动检测信号传递给终端单元(4)进行显示和储存;终端单元(4),接收传输单元(3)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振动检测信号并进行显示和储存;所述终端单元(4)包括:移动通信设备(42),与DTU(33)通过网络连接,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和振动检测信号进行显示;所述移动通信设备(42)为可连接无线网络的手机或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刚方久文左亮杰马姗蔡冬升隋沐泽林继浩辛博王肖禹赵可心孙静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电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