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仓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771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矿仓减压装置,包括减压锥、第一冲气组和第二冲气组;减压锥架设在仓体内部,减压锥为中心高而周边低的锥形面板,且减压锥的中心厚而周边薄,减压锥与仓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冲气组由第一气管和气泵组成,仓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一圈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上安装了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与气泵连接,第一气管的管口对着减压锥;第二冲气组由第二气管和空气炮组成,仓体下端的锥体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上安装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与空气炮连接。此装置可减少矿料因矿仓高度而产生的冲击,避免矿料积压、结块、堵料,减少清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矿仓中心的冲料现象,避免对锥体及装载设备的冲击。装载设备的冲击。装载设备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仓减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料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矿仓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仓用于储存矿料和装载矿料的,是选矿必备的工艺配套设施,主要由圆形仓体和仓体下端的锥体组成。仓体的顶部具有进料口,可以安装进料装置。锥体的底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安装闸门,或者进一步可以安装出料输送装置。储存矿料时,进料装置将矿料输入仓体中进行储存。装载矿料时,矿料可以在锥体的引导下,在自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口自流卸出,方便自动装载,然后运输至指定场所,这样,可以减轻装载时的体力劳动,提高装载效率。
[0003]在实际使用中,矿仓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
[0004]一、矿仓一般具有相当的高度,储存矿料时,矿料在矿仓中会因高度产生很大压力,压实矿仓中矿料,造成矿仓的底部特别是锥体中出现物料积压,时间长了容易产生结块、堵料,必须人工进入矿仓进行清理,费工费时,影响工作效率;
[0005]二、卸载矿料时,矿料因高度产生的压力,容易在矿仓中心产生冲料现象,对锥体以及装载设备等造成冲击,影响后续作业。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对现有的矿仓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仓减压装置,以减少矿料因矿仓高度而产生的冲击,避免矿料积压、结块、堵料,减少清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矿仓中心的冲料现象,避免对锥体及装载设备的冲击。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9]矿仓减压装置,包括减压锥、第一冲气组和第二冲气组;减压锥架设在仓体内部,减压锥为中心高而周边低的锥形面板,且减压锥的中心厚而周边薄,减压锥与仓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冲气组由第一气管和气泵组成,仓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一圈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上安装了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与气泵连接,第一气管的管口对着减压锥;第二冲气组由第二气管和空气炮组成,仓体下端的锥体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上安装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与空气炮连接。
[0010]所述减压锥通过支架固定在仓体内,支架至少分为上层架和下层架;上层架由若干上层径向杆和上层环形杆连接而成,上层径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减压锥的锥面上和仓体的内壁上;下层架由若干下层径向杆组成,下层径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减压锥的周边和仓体的内壁上。
[0011]所述支架还具有中间架,中间架位于上层架和下层架之间;中间架由若干中间径向杆和中间环形杆连接而成,中间径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减压锥的锥面上和仓体的内壁上。
[0012]所述减压锥与仓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仓体内径的1/6,减压锥在仓体内的投影直径是仓体内径的2/3。
[0013]所述减压锥与仓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40厘米-60厘米。
[0014]所述减压锥的锥面与仓体中心轴的夹角为40-50度。
[0015]所述第一气管的管口向下倾斜,并对着减压锥的周边。
[0016]所述锥体侧壁上开设二至三圈第二进气口。
[0017]所述第二气管的管口向下倾斜,并与锥体侧壁的夹角为20-30度。
[0018]所述锥体的锥角为60-80度。
[0019]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0]一、储存矿料时,因为在矿仓内增加了减压锥,矿料在矿仓中受减压锥阻挡而降低高度产生的压力,避免矿仓中矿料压实,防止出现物料积压、结块、堵料的现象;
[0021]二、卸载矿料时,矿料因减压锥而降低高度产生的压力,避免在矿仓中心产生冲料现象,可以保护好锥体以及装载设备等,避免造成冲击而影响后续作业;
[0022]三、仓体侧壁上的第一冲气组和锥体侧壁上的第二冲气组,可以防止矿仓的底部特别是锥体中出现物料积压,避免产生结块、堵料,大大减少人工进入矿仓清理的次数,省工省时,提高工作效率。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5]图2是减压锥的安装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截面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一;
[0028]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二。
[0029]标记说明:
[0030]减压锥1,支架10,上层架11,上层径向杆111,上层环形杆112,下层架12,中间架13,中间径向杆131,中间环形杆132;
[0031]第一冲气组2,第一气管21,气泵22;
[0032]第二冲气组3,第二气管31,空气炮32;
[0033]仓体4,第一进气口41;
[0034]锥体5,第二进气口51;
[0035]间隙d,内径D1,直径D2;
[0036]夹角a1,夹角a2,锥角a3。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揭示的矿仓减压装置,包括减压锥1、第一冲气组2和第二冲气组3。减压锥1架设在仓体4内部,减压锥1为中心高而周边低的锥形面板,锥形面板既有利于减缓矿料的冲击,又有利于导引矿料下落,且减压锥1的中心厚而周边薄,中心厚的设计使减压锥1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高处落下的矿料冲击,避免出现被压塌的现象发
生;减压锥1与仓体4内壁之间留有间隙d,供矿料顺利下落。第一冲气组2由第一气管21和气泵22组成,仓体4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一圈第一进气口41,第一进气口41上安装了第一气管21,第一气管21与气泵22连接,第一气管21的管口对着减压锥1,通过气泵22供气,由第一气管21向仓体4中鼓气,气体作用在减压锥1上,可以冲击减压锥1,促使矿料下落,避免矿料积留在减压锥1上。第二冲气组3由第二气管31和空气炮32组成,仓体4下端的锥体5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第二进气口51,此实施例中锥体5侧壁上开设二至三圈第二进气口51,第二进气口51上安装第二气管31,第二气管31与空气炮32连接,空气炮32向仓体4下端的锥体5中输入高压气体,气流对锥体5中的矿料进行冲击,使矿料下落,避免矿料积留在锥体5而出现堵料现象。
[0038]本技术实际使用中,矿料进入矿仓后,因为在矿仓内增加了减压锥1,受减压锥1阻挡,可以降低高度产生的压力,避免矿料压实,防止出现物料积压、结块、堵料的现象。同时,在卸载矿料时,减压锥1减压后,可以避免在矿仓中心产生冲料现象,能够保护好锥体5以及装载设备等,避免造成冲击而影响后续作业。另外,第一冲气组2和第二冲气组3,可以防止仓体4的底部特别是锥体5中出现物料积压,避免产生结块、堵料,从而减少人工进入矿仓清理的次数,省工省时,提高工作效率。
[0039]其中,减压锥1在仓体4内的安装方式可以如图所示,但不限于图示结构,所述减压锥1通过支架10固定在仓体4内,支架10至少分为上层架11和下层架12,此实施例中还包括了中间架13;上层架11由若干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矿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锥、第一冲气组和第二冲气组;减压锥架设在仓体内部,减压锥为中心高而周边低的锥形面板,且减压锥的中心厚而周边薄,减压锥与仓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冲气组由第一气管和气泵组成,仓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一圈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上安装了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与气泵连接,第一气管的管口对着减压锥;第二冲气组由第二气管和空气炮组成,仓体下端的锥体侧壁上均匀分布地开设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上安装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与空气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锥通过支架固定在仓体内,支架至少分为上层架和下层架;上层架由若干上层径向杆和上层环形杆连接而成,上层径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减压锥的锥面上和仓体的内壁上;下层架由若干下层径向杆组成,下层径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减压锥的周边和仓体的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中间架,中间架位于上层架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敦沛苏建财苏木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丰新安德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