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720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包括顶栏杆、框架、底栏杆和输料筒,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顶栏杆,顶栏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聚料斗,聚料斗的底端连接安装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连接安装在输料筒的外表面顶端,输料筒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轴座的内部,且第一轴座固定安装在顶栏杆的表面,所述输料筒的外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液压缸的输出端,液压缸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轴座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可移动的框架将输料筒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再利用液压缸推动其斜向升起,这样就方便工作人员直接将重晶石粉送到钻井等平台上,不用人工搬运,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省时力的效果。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省时力的效果。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省时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重晶石粉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重材料又称加重剂,由不溶于水的惰性物质经研磨加工制备而成。为了对付高压地层和稳定井壁,需将其添加到钻井液中以提高钻井液的密度。
[0003]目前的重晶石粉都是袋装,每件25kg,当钻井过程需加重晶石粉时,都是全靠人工将重晶石粉一袋一袋地扛到加重漏斗上,在加重漏斗上有一把锯刀,有两个工人用锯刀将重晶石粉袋子割开,重晶石粉就进入加重漏斗里。
[0004]但是这样的人工向上搬运输料比较费时费力,极耗人工资源,造成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包括顶栏杆、框架、底栏杆和输料筒,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顶栏杆,顶栏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聚料斗,聚料斗的底端连接安装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连接安装在输料筒的外表面顶端,输料筒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轴座的内部,且第一轴座固定安装在顶栏杆的表面,所述输料筒的外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液压缸的输出端,液压缸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轴座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轴座固定安装在底栏杆的表面,且底栏杆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内部底端两侧。
[0008]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端设有滚轮,且滚轮设有四个,四个滚轮呈矩形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凹口,框架的内部两侧表面设有橡胶垫。
[0010]优选的,所述输料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旋轴,螺旋轴的一端设有出料嘴,螺旋轴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马达。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轴,使通过波纹管输送至内的重晶石粉可以旋转输送至出料嘴处,达到了螺旋输料的效果,通过设置马达,使螺旋轴可以进行转动,达到了提供转动力的效果。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液压缸,使输料筒可以斜向升起,达到了根据需要输料的设备高度来进行调整配合的效果,通过设置滚轮,使本技术可以进行移动,达到了便于本技术对多个需要输料使用的设备进行移动至其地方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输料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聚料斗;2、波纹管;3、支柱;4、马达;5、第一轴座;6、顶栏杆;7、框架;8、滚轮;9、底栏杆;10、第二轴座;11、液压缸;12、橡胶垫;13、输料筒;14、出料嘴;15、螺旋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包括顶栏杆6、框架7、底栏杆9和输料筒13,框架7的内部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顶栏杆6,顶栏杆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3,支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聚料斗1,聚料斗1的安装使倒入至内的重晶石粉可以聚集送入到输料筒13的内部,聚料斗1的底端连接安装有波纹管2,波纹管2的安装使输料筒13在斜向升起时为其提供变形的余地,达到了预留的效果,便于输料筒13即使变形了也可以将聚料斗1内的重晶石粉材料送至其内,波纹管2的一端连接安装在输料筒13的外表面顶端,输料筒1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旋轴15,通过设置螺旋轴15,使通过波纹管2输送至内的重晶石粉可以旋转输送至出料嘴14处,达到了螺旋输料的效果,螺旋轴15的一端设有出料嘴14,螺旋轴15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马达4,马达4采用GH18-100型号,该型号马达4扭矩大,振动低,适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马达4,使螺旋轴15可以进行转动,达到了提供转动力的效果,输料筒1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轴座5的内部,且第一轴座5固定安装在顶栏杆6的表面。
[0022]输料筒13的外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液压缸11的输出端,液压缸11采用YG003型号,该型号液压缸11推动力大,控制精度高,适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液压缸11,使输料筒13可以斜向升起,达到了根据需要输料的设备高度来进行调整配合的效果,液压缸1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轴座10的内部,第二轴座10固定安装在底栏杆9的表面,且底栏杆9固定安装在框架7的内部底端两侧,框架7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凹口,凹口的开设使输料筒13在斜
向升起时对其后端安装的马达4提供移动的位置,达到了预留位置的效果,框架7的内部两侧表面设有橡胶垫12,橡胶垫12的安装使输料筒13在降下平行放置时让其底表面不直接接触框架7上,防止磨损和碰撞损坏,框架7的底端设有滚轮8,且滚轮8设有四个,四个滚轮8呈矩形分布,通过设置滚轮8,使本技术可以进行移动,达到了便于本技术对多个需要输料使用的设备进行移动至其地方的效果。
[0023]工作原理:本技术再使用前需要工作人员利用其底端的滚轮8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然后外接电源并使外接液压泵的液压缸11开始推动输料筒13斜向升起,待出料嘴14升至接料的机器平台时,工作人员停止液压缸11的动力,出料嘴14不能对着机器的入料口时,工作人员可额外连接管道至入料口,完成输料进程,完成输料筒13的斜向搭接时工作人员将袋装的重晶石粉撕开倒入聚料斗1的内部,由聚料斗1聚集通过波纹管2送入输料筒13的内部,而此时打开开关的马达4开始转动螺旋轴15,利用螺旋轴15将重晶石粉送到出料嘴14处,再由出料嘴14排出,从而完成便捷的送料,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节省实力提高效率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包括顶栏杆(6)、框架(7)、底栏杆(9)和输料筒(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的内部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顶栏杆(6),顶栏杆(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3),支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聚料斗(1),聚料斗(1)的底端连接安装有波纹管(2),波纹管(2)的一端连接安装在输料筒(13)的外表面顶端,输料筒(1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轴座(5)的内部,且第一轴座(5)固定安装在顶栏杆(6)的表面,所述输料筒(13)的外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液压缸(11)的输出端,液压缸(1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轴座(1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加重循环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飞李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铜峡市瑞通支撑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