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84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包括基底、第一结构层、架桥层、粘接层、第二结构层、表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一结构层堆叠设置在基底的上表面,所述架桥层位于第一结构层的顶部,所述粘接层分别位于架桥层的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结构层、架桥层、粘接层、第二结构层、导电区、架桥区和导电连接区的设置,具有安全稳定性高,可以防止导电膜出现短路,有效增加了导电膜的导电效率,进而能够延长导电膜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导电膜使用的层间架桥结构的导电性和安全性较差,通过引线区将两层导电层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导电层的引线区裸露在外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导电膜
,具体为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透明导电膜是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可见光波段高透光率的一种薄膜,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光伏器件、触控面板和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导电膜是一种具有导电功能的薄膜。导电薄膜的荷电载流子在输运过程中受到表面和界面的散射,当薄膜的厚度可与电子的自由程相比拟时,在表面和界面的影响将变得显著,这个现象称为薄膜的尺寸效应。它等效于载流子的自由程减小,因此与同样材料的块体相比,薄膜的电导率较小。
[0003]目前导电膜使用的层间架桥结构的导电性和安全性较差,通过引线区将两层导电层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导电层的引线区裸露在外容易出现短路,从而会造成导电膜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稳定性高,可以防止导电膜出现短路,有效增加了导电膜的导电效率,进而能够延长导电膜使用寿命的层间架桥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具备安全稳定性高,可以防止导电膜出现短路,有效增加了导电膜的导电效率,进而能够延长导电膜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导电膜使用的层间架桥结构的导电性和安全性较差,通过引线区将两层导电层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导电层的引线区裸露在外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包括基底、第一结构层、架桥层、粘接层、第二结构层、表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一结构层堆叠设置在基底的上表面,所述架桥层位于第一结构层的顶部,所述粘接层分别位于架桥层的上下两侧,且架桥层通过粘接层与第一结构层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第二结构层位于架桥层的顶部,且第二结构层通过粘接层与架桥层之间粘接,所述导电区堆叠设置在第二结构层的上表面,所述绝缘层分别位于基底的下表面和表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结构层的内部嵌设有导电区,所述架桥层的内部嵌设有架桥区,所述第二结构层的表面嵌设有导电连接区,所述导电连接区贯穿至表层的顶部。
[0006]优选的,所述基底和表层采用透明玻璃制成,所述基底的表面粘接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分别位于基底和表层的四周,且密封层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层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导电区凹槽,且导电区凹槽呈阵列分布,所述导电区凹槽的内部填充有导电材料,所述导电区之间设置有引线,且导电区之间通过引线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导电连接区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导电连接区呈对称分布,所述架桥区的表面开设有架桥区凹槽,且架桥区凹槽与导电连接区的位置对应,所述架桥区凹槽的内部填充有导电材料。
[0009]优选的,所述粘接层为UV胶层,且UV胶层的厚度1

5μm,所述绝缘层为涂设在基底和表层表面的绝缘涂层,且绝缘涂层采用陶瓷微粒高温成膜物。
[0010]优选的,所述架桥区分别与导电区和导电连接区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且架桥区分别与导电区和导电连接区之间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第一结构层、架桥层、粘接层、第二结构层、导电区、架桥区和导电连接区的设置,具有安全稳定性高,可以防止导电膜出现短路,有效增加了导电膜的导电效率,进而能够延长导电膜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导电膜使用的层间架桥结构的导电性和安全性较差,通过引线区将两层导电层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导电层的引线区裸露在外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一结构层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架桥层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中:1、基底;2、第一结构层;3、架桥层;4、粘接层;5、第二结构层;6、表层;7、绝缘层;8、导电区;9、架桥区;10、导电连接区;11、密封层;12、导电区凹槽;13、引线;14、架桥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包括基底1、第一结构层2、架桥层3、粘接层4、第二结构层5、表层6和绝缘层7,第一结构层2堆叠设置在基底1的上表面,架桥层3位于第一结构层2的顶部,粘接层4分别位于架桥层3的上下两侧,且架桥层3通过粘接层4与第一结构层2之间紧密贴合,第二结构层5位于架桥层3的顶部,且第二结构层5通过粘接层4与架桥层3之间粘接,导电区8堆叠设置在第二结构层5的上表面,绝缘层7分别位于基底1的下表面和表层6的上表面,第一结构层2的内部嵌设有导电区8,架桥层3的内部嵌设有架桥区9,第二结构层5的表面嵌设有导电连接区10,导电连接区10贯穿至表层6的顶部,通过第一结构层2、架桥层3、粘接层4、第二结构层5、导电区8、架桥区9和导电连接区10的设置,具有安全稳定性高,可以防止导电膜出现短路,有效增加了导电膜的导电效率,进而能够延长导电膜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导电膜使用的层间架桥结构的导电性和安全性较差,通过引线区将两层导电层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导电层的引线区裸露在外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基底1和表层6采用透明玻璃制成,基底1的表面粘接有密封层11,密封层11分别位于基底1和表层6的四周,且密封层11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制成,通过设
置密封层11,可以增加导电膜的安全性能,防止导电膜进水造成损坏。
[0021]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第一结构层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导电区凹槽12,且导电区凹槽12呈阵列分布,导电区凹槽12的内部填充有导电材料,导电区8之间设置有引线13,且导电区8之间通过引线13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导电区凹槽12和引线13,可以降低导电膜连接外部控制器的数量,且能够增加导电膜的导电效率。
[0022]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示,导电连接区1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导电连接区10呈对称分布,架桥区9的表面开设有架桥区凹槽14,且架桥区凹槽14与导电连接区10的位置对应,架桥区凹槽14的内部填充有导电材料,通过设置架桥区凹槽14,可以增加第一结构层2和第二结构层5之间的绝缘性,降低导电区8与导电连接区10之间出现短路。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粘接层4为UV胶层,且UV胶层的厚度1

5μm,绝缘层7为涂设在基底1和表层6表面的绝缘涂层,且绝缘涂层采用陶瓷微粒高温成膜物,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增加架桥区9与第一结构层2和第二结构层5之间粘接强度,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包括基底(1)、第一结构层(2)、架桥层(3)、粘接层(4)、第二结构层(5)、表层(6)和绝缘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2)堆叠设置在基底(1)的上表面,所述架桥层(3)位于第一结构层(2)的顶部,所述粘接层(4)分别位于架桥层(3)的上下两侧,且架桥层(3)通过粘接层(4)与第一结构层(2)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第二结构层(5)位于架桥层(3)的顶部,且第二结构层(5)通过粘接层(4)与架桥层(3)之间粘接,导电区(8)堆叠设置在第二结构层(5)的上表面,所述绝缘层(7)分别位于基底(1)的下表面和表层(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结构层(2)的内部嵌设有导电区(8),所述架桥层(3)的内部嵌设有架桥区(9),所述第二结构层(5)的表面嵌设有导电连接区(10),所述导电连接区(10)贯穿至表层(6)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膜的层间架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和表层(6)采用透明玻璃制成,所述基底(1)的表面粘接有密封层(11),所述密封层(11)分别位于基底(1)和表层(6)的四周,且密封层(11)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制成。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生王士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线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